抗疫90后事迹参考6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的核心在于真实,杜撰内容不仅不负责任,还会影响公信力,写事迹材料时,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使材料更贴近读者的情感和期待,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抗疫90后事迹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抗疫90后事迹参考6篇

抗疫90后事迹篇1

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第二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1月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抗疫90后事迹篇2

单xx,现就职于洮南市人民医院,是一名有着14年工作经验的妇产科护士。3月吉林省出现了新冠疫情,长春市情况不容乐观,身为吉林省的医务人员对这次抗疫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的号召,参加援长医疗队,与同事们奋战在战“疫”一线。

出征第一天。午饭时,单xx接到支援长春的紧急通知,便以最快的速度的收拾好行李和同事一起到白城市集合出发。经过漫长的车程,她们于24日凌晨三点钟到达了长春。安顿好后通过五个小时的调整休息,在24日下午开始进行入仓前的岗前培训,穿脱防护服、基本操作以及考核。单xx一直在妇产科工作,思维缜密,行动敏捷,对操作任务十分熟练,所以被分到了感控组。单xx深知自己职责和使命,便暗自下决心一定做得精细准确,保证大家的安全。出征第五天。单xx说:“方舱医院之前只在新闻报道上见过,感觉离我的生活很远,但当我站在方舱门口的一瞬间,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防疫人员每天穿防护服七八个小时,结束工作恨不得马上脱下防护服,督促监督每一步脱得到位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记忆犹新的是两位年轻的小护士被我们啰嗦半天后,竟非常感动的对我们一再表示感谢,回到酒店还加我们微信给我们道谢,让我凭添了很多价值感”。出征第二十天。今天是她来到长春的第二十天,夜里工作时惊雷响彻云霄,下起了2024年的第一场春雨。从刚来时的大雪飘飘到现在的春雨润万物,她同方舱医院的患者们经历了很多,大家都说“春雷一响,黄金万两,疫情就快被我们打败了”。但是她对工作并不掉以轻心,时刻谨记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早日抗疫,成功让更多的患者回归家庭,让社会早日恢复正常的运转。转眼已经到了出征的第二十七天,随着社会面的清零,新增病例的减少,她们服务的'兴隆山方舱医院也马上进入关舱阶段,单xx觉得非常开心与自豪。在这次疫情中,她感受到了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让她变的更加的细心和耐心。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愿早日抵达抗疫成功的彼岸。

抗疫90后事迹篇3

新冠病毒,体积虽小,影响却一点也不小。它如一块巨石坠入水中,把我们平静的生活打破了。而此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批英雄不畏生死,逆流而上,冲在了一线。xxx就是其中的一位。

xxx,晋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主治医生,主动请缨加入了我市的援鄂队伍。在他刚到湖北开始加入急救工作时,身体极度不适,压抑的工作氛围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以及密不透气的工作服压得他几乎要趴下。因为每天至少要工作六个小时,而且在这期间,不能喝水,不能吃饭,不能上厕所,再加上严实的防护服使得他都感到呼吸困难,护目镜也相应地因这样的高温而被蒙上了一层薄雾,视线模糊,这样导致平常简单的操作都变得异常困难。但这些都没有把他吓倒,他坚持了下来,并为自己能在国家危难时机而尽力感到无比欣慰。

经过几天的适应,他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工作环境,但他又面临新的考验。医院重症患者90%都需要呼吸机的支持,而大多数患者又都是老年患者,他们精神萎靡,求生欲望极低,这既影响了医生的情绪,也不利于他们病情的早日康复。所以他不仅要监护病人的治疗工作,还得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他在日记中写道“进入病区的前几天,我整个人都是崩溃的'”,但是,他心中有信念,他把救死扶伤看作是一种高尚的事业,看作是自己应履行的职责。他始终工作在一线,他的誓言是“不胜不归”。

这就是今天我要称赞的抗“疫”英雄他。他大爱无疆、他医德高尚,他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隔离病毒,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恪尽职守。他是新冠病毒的克星,他是我们晋城人的骄傲。我们等着你的早日归来!

抗疫90后事迹篇4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发,由点及面,很快波及全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投入到了与病毒抢夺时间、挽救人民生命的'伟大斗争中。同志们立下了神圣的誓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在这千千万万名抗疫战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许蓉蓉。

24岁的许蓉蓉2019年9月刚刚入职到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平时工作刻苦、勤奋,深得大家的赞许。

2019年11月,许蓉蓉被派往扬州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pcr技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020年1月30日,当她接到去扬州市疾控中心协助检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时,没有丝毫迟疑,收拾行装,立刻赶往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到。

在长达26天的时间里,她全程参与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任务,包括样本的前期处理、核酸检测体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4、5个小时,最长6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闷热、疼痛、饥渴,但她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兢兢业业地完成所有工作。

许蓉蓉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线,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给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们一边担心女儿的安全,一边又怕打扰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进了家门才会回房休息。虽然家在临近的邗江区,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作为检验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许蓉蓉积极主动地承担各项工作。“能干,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扬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老师们对她最多的评价。

在结束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调用工作后,她立即回到了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当中,开展疑似新冠肺炎样本采集、送检单汇总、样本的核对等工作。

当前,新冠肺炎还在肆虐之中,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有无数个象许蓉蓉一样优秀的医护人员、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抗疫90后事迹篇5

“你好!我是区疫情防控办的工作人员。根据我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区疫情防控办核酸检测点分工安排,从4月5日起,你将负责组织观海御林景苑核酸采集点工作,现通知你于今天上午7时15分前,到区委小会议室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接到这个不同寻常的电话已是凌晨2时28分,市医疗保障局电白分局副局长罗xx才刚刚入睡,此前他已在茂一职核酸采集点忙碌了一整晚。从接到通知那一刻起,他就扛起了观海御林景苑核酸采集点的点长职责。

该采集点在罗xx的调动和安排下,检测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从4月5日至10日,仅6天时间里,共完成核酸检测21030人次,检测人数在50多个采集点中位居前列,被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定为核酸采集试范点,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土瑞和市政府副厅级干部黄权在对该采集点指导工作时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政治站位高,扛起职责当好“逆行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罗xx没有退缩,也没有丝毫怨言,家园在后、胸膛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罗xx每天第一时间到点,提前组织志愿者摆放好桌、椅、帐篷、太阳伞等物料,提前准备好采集用品。每天采集工作结束后,最晚离开的也是他。工作人员采取轮值制,唯有他是全天值班,全程不离岗。有时候忙起来,甚至要到晚上八点才能吃上一口工作餐。正是他的担当作为、勇于奉献,该采集点的核酸检测工作才得到顺利高效推进。

善于沟通协调,攻坚克难当好“指挥者”

每天前来做检测的群众多达四千多,身为点长的罗xx深知其中不易,担心安排稍有不妥,便影响到总体的防控进度。为此,罗xx一方面积极协调该检测点挂点单位——霞洞镇政府、市医保局电白分局等单位的志愿者。每日开展工作前,召集全体志愿者进行一次服务动员,明确服务事项和强调服务纪律,将志愿者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同时主动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街道办、社区沟通联系,实时上报采集点检测情况,及时补充各项检测物资,保障检测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积极与附近商铺沟通,经努力争取到东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帐篷2个、拉通道警界线等物资一批。珍蜜堂店铺提供医务人员、志愿者吃饭和临时休息场所,并多次赠送医务人员、志愿者奶茶,免费提供夜间检测照明电源等。

抗疫有温情,用情用心用功当好“守护者”

疫情攻坚战是一场无情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点长罗xx的带领下,该采集点处处见温情。在他忙碌的身影中,有着对志愿者时刻做好个人防护的叮嘱、有着对行动不便老者的搀扶。对于老、弱、孕妇等行动不便的群众,及时协调提供绿色通道,并专门引导检测。点点滴滴的细节温暖人心。每次医务人员到点或撤离时,罗xx都亲自迎送,让医务人员感受到温暖。每次工作餐,他都是与最后一批轮换的医务人员一起吃。在罗xx的用心用情下,大家高度配合,劲都往一块使,工作高效保质。

4月6日晚,在完成全天4410人次检测工作后,区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硬是将点长拉去合照留念,以表感谢。

他是一名普通群众,但他更是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他舍小家顾大家,每天一睁开眼就在检测点工作到夜晚。罗xx说“防疫工作仍在路上,我已鼓足信心,将继续戴着党徽勇往前行”!

抗疫90后事迹篇6

取药、打针、输液、监测、护理患者……在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xxx每天工作繁忙,忙得像一个陀螺。在患者看来,这是一个手脚麻利、热情热心的年轻姑娘,可很多人不知道,这名“90后”女护士是2020年逆行抗疫、冲锋在前的勇士,“岳阳市巾帼英才”,医院的“优秀护士”。

2020年春节,原本才回平江老家休年假的xxx,接到科室下午紧急召开会议的通知。她能想象到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场怎样的硬仗。在3岁女儿的哭声中,父母的叮嘱声中,她毅然收拾好行李,火速赶回了医院。在医院组织的培训过程中,她不敢有一点走神,生怕听漏一点重要信息,反复地练习穿脱防护衣。随即科室就接到通知,马上会转来两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xxx主动站出来申请上第一个隔离病房的夜班,护士长考虑到她生理期,穿防护衣时间较长不方便,便让她上外围夜班,负责接待病人和工作的调配。由于患者病情较重,需要采集动脉血标本,内围护士采了两次都未抽中。为了尽早完善病人检查,不耽误患者治疗,她主动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为患者采集血标本。头戴帽子、口罩、护目镜,身穿防护服,手戴双层手套,工作起来很笨重,也很吃力,她一开始很难摸到患者动脉搏动。“为了尽量减少患者穿刺的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我蹲在患者面前,甚至都感觉患者的呼吸拍打着我的脸,但是为了不耽误治疗,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下来、不能着急……”xxx跟病人简单地沟通之后,她取掉针帽将针头刺入患者皮肤,血慢慢地冒了出来,很快就达到了需要的采血量。她这才松了一口气。采血完后,她跟病人仔细交代了注意事项,又跟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后,才退出隔离病房,然后立即安排血液送检。

“岳阳市巾帼英才”xxx:“90后”女护士逆行抗疫冲锋在前绽芳华由于科室新人较多,第二天夜班xxx又主动申请带新人进入隔离病房熟悉工作流程和环境。虽然当时里面只有两个病人,但是她不敢有一点松懈,每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就会巡视一次病房,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直到第二天早上9:30,将患者治疗执行完,和下一班仔细交接好后才放心地走出隔离病房。

接下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主要负责科室外围的消毒隔离,处理新冠病人的医嘱及治疗,帮助内围护士穿隔离衣,协助护士长制定每班流程,及时补充防护用品等。在消毒的过程中,她每一个物件、每一寸角落都不放过,确保同事们的安全。

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日子,为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平常很爱美的xxx,还请毫无理发经验的同事剪去了齐腰的长发。为了不浪费防护用品,每次上班前她总是控制自己尽量少喝水,以免工作10多个小时里要上厕所。

“在和平年代,能以我的微薄之力为他人奉献,冲锋在前护他人周全,这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和财富。”xxx坚定地说。

抗疫90后事迹参考6篇相关文章:

90后励志的演讲稿通用6篇

90后职场工作总结最新6篇

90后员工培训心得体会推荐6篇

90后员工培训心得体会通用6篇

80后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参考6篇

90后辞职报告5篇

90后辞职报告通用7篇

90后辞职报告推荐5篇

90后辞职报告模板8篇

90后个人工作汇报范文5篇

抗疫90后事迹参考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