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次写观后感,都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电影中的艺术细节和创意构思,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90后抗疫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90后抗疫观后感篇1
抗击武汉疫情,要战在一线,“疫”不容辞。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强调,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本位主义严重,不敢担当、作风漂浮、推诿扯皮的将严肃追责问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的严峻局势,党员干部当充分发挥率带作用,叫响“跟我上”,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经受初心使命的“试金石”考验,以靠前指挥、战在一线做到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疫”不容辞,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抗击武汉疫情,要冲往前线,“疫”无反顾。“疫”战打响,虽无硝烟,却也是生死较量,前线战事吃紧,九千多万党员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叫响“我先上”,让党性在疫情斗争中得到锤炼。主动请缨求一战,是年过七旬还坚守在路口劝返集镇赶场的老党员,是不舍昼夜奔波在乡村道路巡查的党员先锋队,是义务为村落消毒、充当流动小喇叭、制作手工口罩捐献的无数普通党员,战“疫”一线党旗红,九千多万颗炽热的心,映红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疫”无反顾,为践行入党时那句庄严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舍命不惜。
抗击武汉疫情,要守住战线,“疫”战成名。疫情迅猛蔓延席卷,守住战线,就是守好百姓生命的防线。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战,以扎实工作坚守足下这片厚土,用血肉之躯堵住战线蔓延的势头,为身后百姓稳筑健康长城。是天寒地冻,守在村道口的劝导员;是不辞辛苦,挨家挨户的基层干部;是每日两次,按时上门体检的乡村医生……是无数英姿飒爽的身影死守战线,将病魔拒之门外。“疫”战成名,为了人民请战的英雄,人民也将永远铭记你。
你不是战神,却是有战召立回的战士,是抗“疫”一线的钢铁巨人,甘为民一战换取天下百姓平安!
90后抗疫观后感篇2
新民市兴隆镇古洞岗子村村主任__自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任务以来,不顾年事已高,始终坚守在交通检查站值守岗位,奋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把疫情拒之村外,确保一方平安,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古洞岗子村检查站很简单,一个简易的防风棚,一块写着“疫情防控、停车检查”的警示牌。那位站在寒风中,穿着绿色军大衣,头上系着一条蓝头巾的老奶奶就是村委会主任——__。每当看到有车辆驶近,她都会习惯性的拿起检查本迎上前去,“对不起,请您下车接受检查!”这句话不知道一天要重复多少遍。古洞岗子村检查站一共有八名执勤人员,__是年龄最大的一位,每天值守24小时,2个检查站,8个人轮班,登记来往车辆,劝返外地人员。每天中午__总是让别的值班人员回家吃饭,自己在卡点值守,一袋方便面就把午饭解决了。有的村民看她太艰苦,就把煮好的热鸡蛋给她送来,对她来说这是最好的褒奖。
__同志今年71岁了,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丈夫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且身体多病,家里还有一个不能自理的重残孙子需要照顾。可是当接到上级疫情防控指示后,为了全村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她义无反顾的投入到防疫第一线,为了确保防控任务落实落细,她主动承担起交通检查站设卡值班任务,从初期的防疫安全知识宣传到外来人口的排查登记。对于年轻人来说,在零下10几度的天气里,站上半天也受不了,何况她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呢。村民们劝她回家休息,她却说“有啥苦的,这都是应该做的,关键时刻村干部不冲上去,那还要你有啥用”,多么朴实的话语,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勇于担当、真诚为民的大无畏精神,让党的力量、党的声音体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
90后抗疫观后感篇3
亲爱的全国人民:
你们好!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风暴之眼,我们要保卫我们的武汉,保护我们的武汉人民。新春伊始,本是阖家欢喜、举杯团圆的日子,却变得压抑、黑暗、无助、空荡。病毒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拉开了“战争”的帷幕,开始让人猝不及防,让人失去希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总有人逆着人群向最危险的地方奔去。钟南山院士挤着春运餐车前往武汉,同济医院一批批志愿者满员,留美学子转机三次飞往武汉,天南海北不同科室的医生申请调往,无数的公益物资调运武汉。风波不断,大是大非前总有人站起来成为中国的脊梁。
面对着每天疯狂上涨的感染人数,面对着那些一块块被血色染红的地域,面对着那些还在疯狂逃窜的染病患者,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斥着恐惧。然而,此时,一群白衣战士出现了,写下了一封封“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领导批准”的字条。就这样,头也不回的走向了“战场”……带上口罩,穿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戴上医用手套,走上了“一线”。一面是亲人的呼喊心切,一面是病人的呼喊痛苦。这些医护人员一心热血、只管救人,把命都给了他们。站在抗议一线的“白衣战士”,每天每夜都是高强度的十几个小时工作,无数医护人员请愿,日夜兼程,星火驰援。这群拨开浓浓阴云的人正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自己的坚定誓言一个交代。
他们是下凡人间做客的天使,却当起了救死扶伤的职业;他们是散落人间的星星之火,却以燎原之势共抗疫情;他们是温暖人间的和煦春风,给人以醉人的光辉;然而他们也只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在和死神抢人。病毒面前有人提物卖价,而有人却把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都投给了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笔笔钱,一声声“我来”让这些“散落人间的星星”重新绽放光芒。在遥遥无边的宇宙中找到自己的轨道,慢慢地找到被黑暗隐藏光芒的月亮,让它们再次回到人间,赶走那夜晚无边的黑暗。在这其中让他们感受到,不止他们在奋斗,身后还有着十几亿同胞,还有中国!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纵然山河有恙,不敌世间盛情!愿所有中国人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有一份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我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们。
90后抗疫观后感篇4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十七年前的今天,非典爆发,全国上下皆陷入恐慌。如今战争再次爆发,我们必将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多少人不幸感染,生命垂危;又多少人勇敢上前,不畏牺牲。
病毒在武汉瞬间蔓延开来,无数市民相继中招。而且病毒已传向了全国各地,目前全国共报告新型肺炎病例1345例,死亡41例。这些数字令人震惊,看到这些数字,我们不禁发自肺腑地说一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尽管这样,我们也不曾退缩。一位即将出院的新型肺炎患者高兴地说:“家人的鼓励和支持,给了自己战胜病魔的信心。”尽管他仍戴着口罩,但仍掩饰不住他内心的喜悦。
成功治愈的消息无疑给了人们天大的喜悦:肺炎是可治的!这增强了中国人民战胜病毒的信心,这件事意义重大!一位老记者说。
在治愈成功的捷报传来时,还有一则更暖人心的消息传来:钟院士乘车抵达武汉。没错,就是抗非英雄钟南山院士!亿万人民高呼:他来了,他来了,他来了!
医者心父母心,医生们在此时此刻像个战士一样挺身而出,纷纷前往武汉去救治病人。他们放弃了假期,也不顾忌了自己的性命,义无反顾地奔向武汉。一位有着20多年工龄的医生在申请书中这样写到:“不记报酬,无论生死。”一句话,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士气概可见一斑。
记者采访了一位在武汉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记者问:你会有什么感受吗?护士回答:在走进监护室前肯定会有点紧张,甚至有点恐惧,但进去后就不会有这些心情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穿上了白大褂,就有一份医者的责任感在心中,就不会害怕了。”面对提问,护士坚定地说,双眸中闪着坚毅。此时此刻,她正披着白褂,握着拳,喘着气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有战士在前冲锋陷阵,我们一定要做好后勤防护工作。千万要少外出,出门要带口罩,抵住病毒的进攻,让我们的战士无后顾之忧。
90后抗疫观后感篇5
看完短片,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会泪目,是感动、是敬重,也是喜悦。过去的一段时间,感觉好像做了一个长长的噩梦,还好有惊无险。我从未想到,有一天宅在家里会是对祖国最好的贡献,也从未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透过短片,我们看到一张张布满勒痕的脸、一个个蜷缩在地上暂得休息的身影;我们看到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冲在前线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我们看到为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而日夜赶工,不计辛劳的工人,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我们看到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大喊“不问生死、不计报酬”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请缨,肩负起了身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何为“医者仁心”,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是冲锋“疫”线的“战士”,更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我们定会以她为榜样,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头,知重负重,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力量、发光发热。
还好,春回大地,一切都开始复苏了,我们的英雄们都胜利凯旋了。昨天,武汉离汉通道全部开放,封城76天的武汉也终于回来了。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像你我一样的无数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伟大成果。我为祖国骄傲,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年一代已经展示出了我们这一代顽强的斗志与高昂的热情,不管是在疫情阻击战还是决胜全面小康还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新一代的青年已经承担了许许多多的责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展现了当代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不仅肩负着政策的上传下达和有效落实的责任,也肩负着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重任,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漫长的“假期”就是考验我们定力和毅力的“试纸”,我们必须克服思想上的“厌战”情绪,以“疫情不退我们不休”之势继续做好“假期”里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必须克服心理上的“不满”情绪,以饱满的激情继续做好“假期”里的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必须克服行动上的“拖拉”状态,以雷厉风行之态继续做好“假期”里的森林防火等宣传工作;我们必须克服精神上的“萎靡”状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之势继续做好“假期”里的脱贫攻坚工作。我们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因为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告诉我们,我们的工作永远都没有“过去式”,它永远都是以“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在一直持续着。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的青年就应该像五四的青年一样,敢于站出来,能够肩负得起党和人民的希望,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90后抗疫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 90演讲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