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案的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

2.能排除物体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说出物体的.总数。

3.培养幼儿排除干扰,正确计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幼儿根据实物、直观教具等手段准确感知数与物体数量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让幼儿将实物与数建立起相对应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10个红辣椒,请幼儿一起点数;然后观察教室里有哪些可以用数字表示的物品?(如窗户、桌子等)

二、基本部分。

1.老师这里有一幅美丽的图画,小朋友想不想看?让小朋友仔细看画上都有什么?

2.大家再仔细数一数,它们各是几个?举手回答。

3.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摆雪花片的游戏好吗?老师拿出数字卡片,小朋友看上面的数字是几就在桌子上摆几个雪花片。

4.我们再来做一个补画糖球的游戏。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按照数字把缺少的补上吧

三、结束部分。

1.讲评作业。

2.请小朋友到院子里或回家看看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字表示?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小蝌蚪的特征。

2、乐意和教师一起表演,感知体验自由游动的小蝌蚪。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课件:趣味练习--养蝌蚪

【活动过程】

1、出示趣味练习卡,幼儿观察小蝌蚪。

师:画面上有什么?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2、认识小蝌蚪的特征

小蝌蚪的头长得什么样?

有几个黑油油的眼睛?

小蝌蚪的后面有几条尾巴?

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游的?

3、请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动作。

4、师:我们看看小蝌蚪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观察图片了解小蝌蚪长大后变成青蛙。

5、师: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们来画很多的小蝌蚪,把它们放在池塘里好吗?

6、幼儿画蝌蚪,用线条画出大大的脑袋,小小的.尾巴。

7、养蝌蚪,把幼儿的作品放在展板上(池塘)。

反思:

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在设计活动时我注意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演示法、游戏法及情景教学法,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多通道参与法及体验法。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玩一玩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鼻子闻出气味,发展嗅觉能力。

2.学习用鼻子闻气味的方法,会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感受。

活动准备:

1.密封但有气孔的果奶瓶若干,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风油精、醋、酱油、麻油等。

2.吹塑纸做成的"家"、小喷壶。

活动过程:

1.进入弥漫着香气的.教室,引出课题。

(1)提问: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是怎样闻出来的?

(2)提问:你的小鼻子在哪里?请指一指。

(3)幼儿说说自己鼻子的形状和用处。

2.闻气味瓶,感知鼻子的用处。

(1)提问:这是气味瓶,怎么才能闻出里面的气味呢?

(2)幼儿闻气味。老师引导幼儿尝试用鼻子闻,注意不让瓶子贴紧鼻子,也可对着瓶子用手轻轻扇动气味进入鼻子。

(3)提问:桌上有什么?这些气味瓶里装的事什么?怎么才能知道?

(4)幼儿闻气味,并同老师、同伴交流闻到的气味。

3、玩游戏:气味瓶找"家"

(1)认识气味瓶的"家"。

(2)请幼儿问出气味后,将气味瓶送回"家"中。

(3)师幼一起验证:气味瓶找到自己的家了吗?

我们的鼻子用处很大,能闻到很多气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篇4

一、活动名称:《海马爸爸生宝宝》

二、活动目标:

l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探索兴趣。

l培养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争辩的精神。

l引导幼儿了解海马独特的`繁殖方式。

三、活动准备:

l故事磁带。

l有关海马知识的图片、卡片。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组织好幼儿。

基本部分:

讨论:你是怎样出生的?你知道小动物是怎样出生的?猜一猜,有没有动物是爸爸生出来的?

教师把故事将一遍,提问:海马爸爸为什么能生小海马?了解海马的身体构造。

请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与教师一起讲故事

幼儿自由观看图书等资料,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注意搜集有关海马的图片和有关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篇5

[活动准备]

1、 幼儿实验用具每人一套:胶囊、铁球、一次性碗、其他实验材料(黄豆、小树枝、米粒、石头、碎布条)。

2、 记录实验结果用的表格、笔。

3、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引发猜想。

1、 教师准备普通胶囊和装有铁球的胶囊于幼儿碗内,让幼儿操作观察比较,发现装铁球的胶囊会翻跟头,普通胶囊只在碗内滚动。

2、 幼儿进行猜想。

(二)实验操作,探索胶囊内放什么会翻跟头。

幼儿尝试将不同的实验材料放入胶囊内,让胶囊翻跟头,幼儿记录操作结果,并根据记录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小结:胶囊内放入小铁球,会让胶囊翻跟头。

(三)再次实验操作,比较铁球与其他材料的不同。

幼儿用捏、摸、掂、看等方法,感知铁球与其它材料的差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过程结果。

小结:因为铁球是圆的、有一定重量的、可在胶囊内滚动、滚动时改变了胶囊的重心,引起胶囊翻跟头。

(四)观看课件,进一步感知重心转移原理。

(五)拓展思维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运用重心转移原理制作的物体。

设计意图:

一天早上,我班幼儿朱立辉带来了一件“麦当劳”小玩具,一个翻跟头的小丑,小朋友都围住他,让他一次又一次地玩。这时有个孩子问“它为什么会翻跟头,而且不停地翻?”大家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是因为朱立辉用手将爬竿翻上翻下;有的说是小丑身上有磁铁…怎样让孩子探究到这个科学原理呢?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会翻跟头的.胶囊》,主要是要他们探索物体重心的转移将改变物体的方向这一有趣的现象,并通过操作,让他们了解重心的专转移将收受到物体形状、大小、重量等的制约。

[活动目标]

1、 通过探索和操作,感知胶囊翻跟头的科学原理,从而喜爱科学活动。

2、 会使用简单材料进行实验,并根据操作记录结果。

3、 了解胶囊会翻跟头是重心转移的原理。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案5篇

小班科学有趣的冰教案5篇

科学教育幼儿园教案5篇

大班科学奇特的花草教案5篇

大班科学好玩的纸教案5篇

科学泥和沙教案参考5篇

找空气科学教案6篇

奇妙箱科学小班教案8篇

科学小实验教案7篇

中班科学沉浮教案8篇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