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碰碰舞教案7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一篇详细的教案是能够看出教师的备课过程的,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碰碰舞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碰碰舞教案7篇

小班碰碰舞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歌曲《碰一碰》是一首表达朋友之间相互友好的情感,体现朋友之间其乐融融的氛围。它的歌词浅显易懂、易学易唱而且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唱、游戏。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时,都有一定的自我中心倾向,在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出如退缩、拒绝、远离等情绪倾向,与同伴之间还没有达成很好的沟通。为此,我设计了《碰一碰》这个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通过对歌词进行动作演绎,体验与同伴碰头、碰肩、碰手的快乐,初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身体不同部位创编不同的相互触摸动作,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感受2/4拍乐曲的节奏特点,练习一拍一下有节奏的动作。

3、认识、区别身体部位,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游戏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伴奏带、有唱词带)、身体各部位图片

活动前幼儿已熟悉歌曲《碰一碰》

用即时贴贴好的内外双圆形场地间隔20厘米。

活动过程:

一、听《碰一碰》音乐伴奏带拍手入场,走成一个圆圈。

我们的活动室里有两个圆圈,一个是大圆圈妈妈,它里面有个小圆圈宝宝。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走大圆圈妈妈吧!

二、游戏:与小圆圈宝宝碰一碰

1、我们的身体有许多不同的部位,这是(教师手指头部,幼儿回答),这是(教师伸出双手,幼儿回答),还有······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出示相应身体部位图片,请幼儿找出自己相应部位

3、我们小脚和大圈圈妈妈交朋友了,小圆圈宝宝也想和我们交朋友,你想把身体的哪个部位和小圆圈碰一碰,交个朋友呢?根据幼儿回答集体游戏,幼儿看身体部位图片游戏。

4、幼儿听音乐碰一碰进行游戏。(在音乐的最后一句与小圆圈碰一碰)

三、游戏:碰一碰

1、我们把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和小圆圈交朋友了,真有趣!

2、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游戏,想不想玩?怎么玩的,先来听一听。

3、你听到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引导幼儿讲述歌词内容。和谁碰一碰?碰哪里?(教师示范)

4、你想和哪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幼儿个别示范)

引导幼儿用不同部位替换歌词表演歌曲。如:鼻子碰鼻子、屁股碰屁股、脸碰脸、脚碰脚,并出示图片。

5、刚才的小朋友碰了哪些地方?(看图片)

6、幼儿分组、集体游戏。

四、结束活动

我们今天玩得真开心,走!我们去和别的朋友玩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附录

碰一碰

(动作)

游戏玩法:

两两结伴游戏。

1~8小节:一边唱歌,一边走路。

9~10小节:脸转向教师唱。

11~12小节:教师合唱:碰

13~16小节:两名幼儿将指定的地方碰在一起。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由于我采用了边唱边和幼儿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的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触、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赏”“碰触”的热情,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圆圈的动作、换朋友的动作我又是以游戏的形式在商讨中引导幼儿学习的,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由表现、自主创编的愿望,同时幼儿在艺术审美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

小班碰碰舞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橘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功感到快乐。

重点难点:

1..巩固幼儿对红、橘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主色是红、橘黄、绿三色的玩具若干。

2.油画棒卡片纸若干,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玩具的图案。

3.红、橘黄、绿色颜料,刷子、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玩具

1.出示玩具,请幼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教师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颜色,进一步认识红颜色、橘黄色、绿颜色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漂亮玩具,让我们一起玩吧

(2)在玩的时候看一看你玩的是什么玩具?这个玩具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绿色的天线宝宝

(1)快看,谁来了?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2)看看自己手中的玩具,有没有和它一样颜色的?

(3)谁拿的是红色(橘黄色)的玩具?

3.扩展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还有那些东西是绿色(红色)的?

二、游戏“照相“大家做个小小摄影师,为玩具拍张照片吧!

三、洗照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油画棒纸)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用形象的语言示范“洗照片”:“小刷子,喝点水,放在纸上轻轻刷”用刷子蘸上颜料轻轻的在纸上来回的刷,全部刷满颜料后相片洗好了。

(1)下面我们也来试一试洗照片。

(2)可以选一种你最喜欢的颜色洗相片。

2.辅导幼儿“洗相片”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小班碰碰舞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遇到高兴,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倾诉。

2、能体验他人情感,关注他人,愿意倾听同伴倾诉,分享他人的开心,不开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高兴和不高兴的事,会合理的布置画面,进行添画。

重点与难点:

自己遇到高兴,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倾诉。

活动准备:

1、幼儿记录自己不高兴、高兴的事的记录单。

2、录象

3、面具三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导入课题。

(1)每个人都有自己高兴和不高兴的事,昨天老师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回家帮你们记录了高兴和不高兴的事,你们愿意告诉大家吗?

(2)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单,讲述高兴和不高兴的事。

(3)请和好朋友说一说你还有哪些高兴和不高兴的事?

二、看录象第一段,引导幼儿讨论。

(1)他们为什么哭?(生气了)生气时是什么样子的?

(2)我们不高兴时是哭好呢?还是想办法好呢?那么不高兴时怎么办呢?

小结:我们不

高兴时,可以告诉老师,小朋友,让大家帮助你。

三、看录象

(1)他们为什么高兴?

(2)请再把高兴时的事画下来,画好后告诉我们。

(3)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高兴的事

四、游戏“猜表情”

教师与幼儿轮流带上面具做哭、笑的动作,让其他幼儿猜表情。

五、音乐游戏《表情歌》

活动评价:能倾听同伴倾诉,分享同伴的开心和不开心,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园活动:

家长帮助幼儿填写记录单,帮助幼儿进行录象的设置。

小班碰碰舞教案篇4

设计理念:

?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孩子所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需要。小班的幼儿对图形和色彩非常感兴趣,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我提供了幼儿喜欢的机器人形象,让幼儿帮图形宝宝穿衣服的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了解图形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心,并探索同一图形的多种组合方式,进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 巩固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 能将两到三个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3、 乐意参与操作活动,体验图形组合的变化。

活动准备:

1、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机器人人手一个。

2、 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 乘汽车,进行图形分类。

“今天机器人宝宝们准备举办一个化妆舞会,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机器人宝宝要去参加舞会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机器人)

“来接机器人宝宝的'汽车来了,它们会坐到哪辆车上去呢?请每个小朋友选一个机器人宝宝送它们上车。”

“你送的是哪个机器人宝宝?它做的是哪辆车?”

小结:“机器人宝宝都坐上了和自己形状一样的汽车。”

二、 选服装,感知图形组合的变化。

1、初次探索

“机器人宝宝们来到了舞会的化妆间,它们想给自己选一套漂亮的衣服,哇!这里的衣服可真多,可哪一件最适合自己呢?它们想请小朋友帮自己选一件适合它们的衣服穿上,好吗?”

2、幼儿操作

3、相互交流

“你是给哪个机器人宝宝穿的衣服,它们是由什么图形组合成的?”(幼儿讲述)

4、再次探索

“其实给一种机器人宝宝穿衣服的方法有两种,你们可以再去试一试用另一种方法给机器人穿一穿。”

小结:“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机器人宝宝都穿上了合适的衣服。”

三、 参加舞会,体验成功都快乐。

“机器人宝宝们非常开心,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舞会,你们愿意吗?”

“那我们就一起和它们跳个舞吧!” “小朋友,待会我们也来试验一下,听到警报声后,看看是不是能够按照我们刚刚总结出的方法快速而又安全地离开教室到外面集合,注意,先要找到我们的安全通道标志哦!”

小班碰碰舞教案篇5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和涂色活动,区分2—3样同类物体的长短,培养动手能力、比较能力。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蜡笔、纸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请幼儿观察桌上的不同实物,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二、比一比

1、同样两类物体进行比较

问:你觉得哪把尺长,哪把尺短?

追问: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长短?

2、师:老师手里的两条绸带哪一条绸带长,哪一条绸带短?

追问: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长短?

分别比较两把尺和两条绸带的长短,说说哪把尺长,哪把尺短;哪条绸带长,哪条绸带短。

3、三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师:我这里有3支蜡笔,哪一只蜡笔最长,哪一只蜡笔最短?

谁能来给蜡笔排排队,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

师:我还请来了管子,我们也来给他们比比谁最长,谁最短?

现在我们知道他们谁最长,谁最短了,谁能来帮它们按照顺序排排队?

三、涂一涂

1、师:我的纸上还有一些朋友需要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比出长短。

师:我们把长的尺和长的绸带涂上黄色,把短的尺和短的绸带涂上蓝色。

师:把最长的蜡笔和管子涂上黄色,把最短的蜡笔和管子涂上蓝色,剩下的就涂上红色。

2、请幼儿在练习纸上按要求涂颜色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的数学活动,活动的重点在于区分物体的长短。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都很浓厚,最后环节的操作完成度也还不错。活动中我通过出示不同的物体来让幼儿进行长短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我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长短的比较应该放在水平平面上,不应该竖着放,这样更适合比高矮。在出示绸带进行比长短的时候,由于操作纸上一条绸带是弯曲的,我选择了同样长短的绸带进行比较,孩子们不能很好的理解,应该选用长短不同的绸带,然后将长的绸带进行弯曲变长和短的绸带一样长,这样孩子们或许能更好的理解。整个活动,我缺少了让幼儿操作的环节,这样就缺少了趣味性和游戏性,操作也是一个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的过程,应该加入活动中。在选择比较的物体时也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这样孩子们在讲述时更容易也更清楚。

活动点评: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设计没有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没有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掌握比较的方法来掌握物体的长和短。本次活动,大多是教师在前面说教,而幼儿不是很主动的学。并且在活动中,教师对于比较的方法讲述的也不是很清楚,(重叠和长短排等)虽然在活动设计时体现出来,但是在活动中没有。在活动中,幼儿讲述的较少,教师讲的太多。这些作为新教师需要注意到的。

亮点:

1、教师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环节能层层递进。

2、材料的准备比较充分。

不足:

1、目标制定时,教师应考虑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什么。这次的活动是数学活动,让幼儿区分长短,应该让幼儿看卡,比较物体的长短。

2、对于数学活动,教师对于语句的概括一定要规范,正确引导幼儿。

3、材料的准备要考虑周全,如像比较长短,就要选择不同的颜色,使能力差的幼儿在同伴的启发下也能掌握。

建议:

1、在第二个环节因增加幼儿的操作机会,使幼儿掌握比较的方法。

2、操作纸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有机的进行调整。

小班碰碰舞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自觉地学习儿歌。

2、充分利用儿歌的节奏约束幼儿乱碰撞的行为,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3、理解、学习词:好脾气。

活动准备:

游戏票每人一张,票上写有1-6数字号码;羊角球6-7只。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猜谜语:请幼儿回答这是什么车?

什么车子真好玩, 你碰我,我碰你,

软软的车座碰不坏, 大家玩得笑嘻嘻。

二、出示玩碰碰车的图片,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为什么碰碰车你碰我,我碰你,不会发生危险?

2、为什么碰碰车有好脾气?或怎样才算是好脾气?

3、用儿歌来总结幼儿的回答。

三、通过简单游戏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老师边与幼儿游戏边示范朗诵儿歌。

2、请幼儿自觉学习儿歌,让学得好的幼儿,老师要求他一起参加游戏并奖游戏票一张。在自觉的游戏中,幼儿学会朗诵儿歌。

3、讲明简单的游戏规则,并用儿歌节奏约束幼儿碰撞行为。

四、运用有趣的直观玩具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充分游戏

1、出示准备好的羊角球当碰碰车,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欲望,并巩固对儿歌内容的掌握。

2、教师示范羊角球当碰碰车的玩法,要求幼儿尽量用羊角球去碰。

3、幼儿充分游戏。

4、小结鼓励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出。

小班碰碰舞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黄色和蓝色混合到一起是绿色。

2、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好奇心。

3、幼儿了解实验记录表的用法。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塑料杯、黄、蓝两色的皱纹纸、实验记录表、棉签、纸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欢迎来到天天向上实验室,今天尚博士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2、介绍实验要使用的工具:塑料杯,里面有纯净透明的水、黄色和蓝色的小纸条。

二、基本部分

1、进行实验:将黄蓝两色的皱纹纸先后放入水杯中搅动,请幼儿观察水杯中水的颜色变化。

2、介绍实验记录表:记录你使用的两种颜色的小纸条,变出了什么颜色,然后用棉签蘸着点在纸巾上。

3、请幼儿动手操作:老师观察幼儿的工具的正确使用以及记录表的正确记录。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拿着自己的实验记录表介绍自己的实验过程。

活动反思: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小班碰碰舞教案7篇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课教案优秀7篇

谁的脚印小班教案7篇

手工小班教案参考7篇

小班户外体育活动教案7篇

小班音乐小娃娃教案7篇

小班数学课教案参考7篇

云娃娃小班的教案最新7篇

小班你好教案7篇

防溺水小班安全教育教案7篇

小班活动三教案优秀7篇

小班碰碰舞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