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教师在准备教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数学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案篇1
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对图形有初步的认识,我利用卡纸做成各种图形宝宝,让幼儿根据卡纸做成各种的图形来辨别各种图形宝宝,使幼儿对图形有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目标
1、感受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了解它们主要特征。
2、通过找、说拼等一系列活动。
重点难点
1、用图形宝宝拼成物品。
2、让幼儿用卡纸做成各种图形宝宝。
活动准备
1、各色卡纸做成的颜色不一样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
2、挂图一幅。
3、固体胶。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
带领幼儿进教室,教师提出问题;
①教室里都有什么呀?
②它们长得什么样呀?
③什么颜色?等等。
2、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教师拿出自己的示范图形给幼儿看,请幼儿说说是什么?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逐个带领幼儿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如;拿出三角形宝宝,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呀?”(三角形)“三角形长什么样呀?”(三条边,三个角),请幼儿摸一摸,亲一亲,并让他们到黑板上面老找一找哪个是三角形,并指出来,最后请他们画出心中的三角形,同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也有这样的方法来认识。
3、发各色卡纸做成的颜色不一样的图形宝宝跟固体胶给幼儿,让幼儿用这些来拼成汽车、房子等等物品。这样通过游戏来可以满足幼儿游戏的欲望,既可以让幼儿对图形宝宝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很清晰,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图形宝宝来演示,因此整课堂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一个一个介绍图形宝宝时,感觉不怎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了,在这一点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希望今后的教学中活动去影响幼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一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难点:会比较几个物体的多少。
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同样多”、“多”、“少”儿童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并不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方法来比较多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书本上的图片,请学生讲讲图中的故事,引出比较。
二、激趣感知,掌握方法
1、观察图片,教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比一比,小兔和砖的数量谁多谁少?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讨论交流。
(2)汇报答案。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较同样多的方法。
(4)应用学习“同样多”。
2、观察图片,教师出示第二个问题:比一比,小猪和木头的数量谁多谁少?说说你的理由。
(1)学生交流问题。
(2)汇报结果。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1、教师出示问题:仔细看图,图中还可以比什么?快和小伙伴们说说吧!
2、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观察图片,学生动手摆一摆。
2、选择练习“同样多”、“多”、“少”。
3、画一画“同样多”、“多”、“少”。
五、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拿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再动手摆一摆同样多或一行多,一行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年级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课本91—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在具体情景中建立时间观念。
2、使学生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看整时,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会应用。
教具:实物钟表、钟表图片。
学具: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仔细听好了。
你早上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生:6点半、7点……)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
(生:听家长说的、看钟表的……)
要想知道这些时间我们就要学习认识钟表。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有关钟表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请优等生介绍:钟表上有数、有长针、有短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长针短针
谁还有补充?
(生:钟表上有大格、有小格……)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格小格
2、指导观察: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钟表。
拿出你的钟表。请仔细观察钟表上的数。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钟表上有12个数。还有学生会边说边比划数是按照这样的方向排列的。)
你知道钟表上的长针、短针分别叫什么吗?
长针叫分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分针。
短针叫时针,用手指一指你的钟表上的时针。
钟表上每两个数之间是一个大格,数一数钟表上共有多少个大格?
(生:有12个大格。)
你知道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生:共有60个小格。)
有关钟表上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
引导学生明确时针就是表示几时的。
3、认识时间:
出示钟面图:
8时3时6时
这几个时间你们认识吗?分别是多少?
你是怎么认识的?
想一想这些时间你在干什么?
仔细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分针指向几?
(生:都是指向12。)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是因为分针都是从12出发正好走了一圈,又指向12。)
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也就是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写时间:
你会认时间,会写时间吗?
我们来看第一个时间是8时,我们先写一个“8”再写一个“时”。
时间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电子表的显示方法。
这种表示方法是这样写的“8:00”。
你见过这种表示方法吗?在哪见过的?你可真会观察。
你想试试吗?
请你把后面的两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找两人板演,其他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认识钟表的方法是什么?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下面就我们对这些知识进行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师拨表学生报时:
现在我要观察一下哪个同学眼睛亮、嘴巴巧,我拨钟表你报时,抢答。
2、师报时学生拨钟表:
我们班的学生个个眼睛亮、嘴巴巧脑子转的快,现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灵活,准备好你的钟表我报时你拨钟表。
请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3、课本92页内容:
请同学们赶快收拾好学具,快速打开课本92页,请同学们独立用两种方法把图中的作息时间表示出来。
教师逐一批改及时反馈指导。
一年级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掷双色片,会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
3、能正确书写数字“8”和“9”。
能力目标
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情感目标
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掷双色片,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
2、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
教学难点:
对随机结果的认识和有序地猜测。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
1、每小组5个一次性水杯,其中一个写上“5”,其余的写上“7”。
2、双色片(教具)(若没有,可用红、蓝磁性贴代替)。
3、每小组一张工作表。
学生方面
1、双色片10片。
2、红、蓝彩色铅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
复习
师:小朋友们,上个星期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1234567的分与合,几个与第几个的区别
师:几个表示了什么?第几个表示了什么?
生:几个表示了物体的数量;第几个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
一、游戏引入
1、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数学好帮手“双色片”一起学习。
2、猜猜教师手中双色片的个数。
师:在我的手中有一些双色片,不满10片,谁知道我的手中到底有几片双色片?
3、将手中的双色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学生数一数共有几片。(向猜对的小朋友表示祝贺。)
二、探究新知
1、10以内数的分拆
师:请小朋友数一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在黑板上记录)
再随机扔掷双色片,依次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记录红蓝色个数,在黑板上做好板书记录。(哦,小朋友们,我们再来猜猜还有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呢)
师:小朋友们,我们看,我们掷8片双色片出现了几种情况?
生:9种
师:每一次掷双色片,我们是不是都很难猜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很随机的,这就叫做随机性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9种情况,我们怎样来排列能更容易记住呢?
左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右边一列有大到小排列(左边的树越来越大,右边的数越来越小)
或者左边一列由大到小排列,右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
小结
师:掷双色片时,可以用数字来记录红蓝双色片数目,投掷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
练习
计数
①在前面的双色片下面出示“”
问:这是什么意思?你看懂了吗?
②根据实际结果,与学生一起将数字填入空格。
③师:我们的小伙伴手中也有一些双色片,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记录他们手中的红、
蓝片各有几片吗?
出示书本第16页第1题,前两个小题集体讨论完成;中间两小题以同桌两人互讲悄悄话的形式完成;最后两小题独立完成,全班用拍手的次数来表示答案。
(2)操作(摆双色片)
师告诉学生要拿出的双色片的个数,由每位学生自己决定红、蓝片的个数。练习说话:我将()片双色片分拆成()片红色的和()片蓝色的。
2、掷双色片(5片)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确定与记录红、蓝片个数的方法,下面我们来做个“掷双色片”的游戏。(板书:在“双色片”前添上“掷”)
(1)教师示范
①操作:拿出5片双色片,放入标有“5”的杯子里。摇动杯子后,倒扣在实物投影仪上(如:2 3 )。
②记录:出示“工作表”
根据掷得的结果先将圆片涂色,再用红、蓝“︱”表示。
(2)学生操作(小组合作)
①宣布合作要求:每组4人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掷双色片,一人负责根据结果涂色,一人负责用红、蓝“︱”表示,还有一人负责监督。大家轮流。
②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各组汇报操作结果,师板演结果。(若有个别结果在学生操作时没有出现,可请学生想象:再操作几次,还可能有什么结果,该怎样记录?)
(4)讨论;什么情况经常出现?什么情况很少出现?
(5)小结:掷5片双色片,会出现6种情况,1红
4蓝、4蓝1红、2红3蓝、3蓝2红这些情况经常出现,而5片全蓝或5片全红的情况就很少出现。有的小组掷了好多次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每一次掷出的结果都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叫“随机”。我们平时掷骰子,出现的数字也是随机的。
(6)讨论:这些结果如何排列更整齐,利于统计?
结论:可将一种颜色的双色片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而另一种颜色双色片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7)师按照学生讨论的结果重新展示工作表。
3、再掷双色片(7片)
(1)请学生猜测掷7片双色片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师用双色片或磁性贴展示学生猜测的情况(有规律地排列)。
(3)每个学生独立验证大家猜测的情况,并用“︱”记录在练习册表内相应的位置上(师可先示范)。
(4)小结:掷7片双色片会出现8中可能,而每一种可能都是随机的。7片全红或全蓝很少出现。
三、学写数字
师:刚才我们用双色片学到了不少的本领,下面我们还要来学写数字。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写哪两个数字?(8和9)
(1)学写数字“8”
①师先请学生数一数书本17页下面的那朵花共有几片花瓣?(8片)
师:8片花瓣我们就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②师示范写“8”,并讲述书写要点。
③学生书空描写。
④在“田”字格上学写。
(2)学写数字“9”
(方法同上)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双色片伴随我们一起学会了许多新本领,大家的表现都很好。回家后把你今天的收获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
一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l0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进学校……,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同学踢足球,3朵红花,3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是3。请注意“3”的样子。
(板书“3”,全班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
(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跟读两遍)
(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
(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个数。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上,(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
(5)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6)巩固认数
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三、课堂总结
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
一年级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理解0表示没有的这一实际意义、会读,会写0,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2、能正确的书写0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个小玩意,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想
师:(拿出盒子)看!(摇一摇)你们知道里面放了什么吗?
生:(摇摇头)不知道!
师:那哪位小朋友敢上来把小手伸进这盒子里,摸摸,感受一下,这里面究竟放的是什么呢?
生:(踊跃举手)
师:你来!
生1:(把手伸进去。)
师:你摸到了什么?告诉大家是什么感觉?
生1:好像有几根小棒!师:哦,你说有小棒。好的,你也摸摸,摸到了什么?
生2:圆圆的东西!
师:圆圆的东西它是什么呢?你猜猜,大家也来帮他想想!你也上来摸摸。(再请一位学生)
生3:应该是棒棒糖!
师:你说是棒棒糖,那你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是不是的呢?
生3:(拿出一个)是的,老师,是棒棒糖!
师:哇,这位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那老师就把这个棒棒糖奖给你!
生3:谢谢老师。
师:(摇摇盒子)同学们,里面还有棒棒糖么?
生:有!
师:现在呢,老师把这它拿出来,(又摇摇,无声)现在还有么?
生:没有了。
师:那么老师一共在盒子里面放了几个棒棒糖?用什么数字来表示?
生:2个!
师:那现在呢?盒子里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那谁知道没有了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
生4:没有了用0来表示。
师:真棒!
这位小朋友肯定在家里的时候就已经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预习了,大家要向他学习!老师现在把这棒棒糖给你,作为奖励!今天我们就是要跟0交朋友,大家愿意么?(板书:0的认识)
生:愿意
二、提升巩固
师:好的!从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知道了,没有了就用……(提示大家一起回答)
生:0来表示。
师:非常好!大家看,老师的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三支!
师:是的,有三支铅笔。那我现在把这支借给这位小朋友,同学们再看,我手里,还有几支铅笔?
生:两支!
师:哦,两支。那如果老师把这两支铅笔都借给他了呢?那老师就没有铅笔了!那么……?(被打断)
生:用0来表示!老师现在有0支铅笔
三、0的写法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声音也很洪亮。那就是说,老师有……
生:0支铅笔(一起回答)
师:说了这么久,大家想知道,我们的好朋友0到底长什么样吗?
生:想!
师:(拿出卡片)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0,大家仔细想想,你们见过它么?是不是很像鸡蛋?(提示)
生:对,还像乒乓球、鸭蛋、鹅蛋……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现在拿出你们的小手来,跟着老师一起认真地学习写0。(老师边写边说)从上线中间起,碰左线腿着地,再转到右边,碰右线回到起点相交。我们再来写一遍,从上线中间起,碰左线腿着地,再转到右边,碰右线回到起点。同学们要注意了,0像鸡蛋圆溜溜,可不能把它写成了方形,也不能把它写成这样,有棱角(在黑板上作错误的示范),要把0写成椭圆形,圆溜溜的,这样,它就很漂亮了。大家都会了么?
生:会了。
四、动手练习,家庭作业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笔和纸,动动你的小手,试着自己写几个0,老师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够写得又快又好!
如果有同学不是很会写的话,请举手,老师来帮帮你。(学生写,老师下去走走,指导)看来同学们都写得不错!回家之后多练习几遍,给爸爸妈妈看看,下次课上,老师要请同学上讲台来展示!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一年级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探究两位数比较两位数的规律1。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总结两位数比较两位数的.规律。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练习法
学法:
讨论法、鼓励发
教具准备:
例4放大图两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教育
一、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课。
二、五月是份民族团结、所以经常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十位是8的两位数有
(80。81。82。83。84。85。86。87。88 。89)
2、比89多1的数是()
比89少1的数是()。
3、84是由()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同学们表现真棒,看来你们把昨天的数的顺序掌握的很好了,那么我们今天来学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新授。
教学例5。
(1)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
(2)出示小棒图2。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3、另一幅图创设情景,帮小乌龟回家: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2、击掌辨大小游戏:出示卡片,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比较两位数,十位相同,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两位数比较两位数,十位大的那个是就大。
五、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比较大小。
板书:比较大小
2337教学反思:
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反思如下:
学生语言表述不清楚,不流畅;这节课我主要训练学生会说谁和谁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学生表述比较费力,在后面的教学中必须加强训练。
一年级数学教案参考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