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教案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早教班课程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早教班课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铃鼓,能控制好自己的乐器,不随意发出声音。
2、根据故事情节变化,探索铃鼓快速、慢速、中速的演奏方法。
3、积极参加打击乐探索活动,感受其快乐。
重难点:
1、重点:学习使用铃鼓,能控制好自己的乐器。
2、难点:根据故事情节变化,用铃鼓进行快速、慢速、中速的演奏。
活动准备:
铃鼓每人一个;手摇铃、串铃、木沙铃、沙锤若干;图形总谱;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带领幼儿做走跑游戏进入活动室。体会节奏的变化,为活动奠定基础。
二、展??
1、配图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发现三次喝粥的不同速度并运用声音表情表演。
提问:
(1)大狼都是在哪里喝粥的.?
(2)在姥姥家是怎样喝粥的?师生共同表演喝粥模仿烫嘴表情。(第一次喝得很快很快)
(3)在自己家是怎样喝粥的?师生共同表演喝粥模仿肚子疼表情。(第二次喝得很慢很慢)
(4)在幼儿园老师告诉大狼是怎样喝粥的?渗透日常饮食习惯,要不快不慢地喝稀饭。
师生共同表演喝粥模仿舒服的表情。(第三次喝得不快不慢)
2、学习使用控制铃鼓。
(1)学习使用铃鼓,指导练习摇、敲的动作。
拿铃鼓的方法:鼓面向上,四指并拢抓鼓边内侧,大拇指放在鼓边外侧。
摇:一手举起,转动铃鼓,发出声音。
敲:鼓面向上,一手握住铃鼓,一手轻敲鼓面。
(2)训练幼儿对乐器的控制。
常规:老师让铃鼓唱歌时,你就让他唱,不让他唱歌时,你就不能让小铃鼓发出声音。
3、根据故事情节变化,探索用铃鼓快速、慢速、中速的演奏方法。
(1)探索学习铃鼓的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
提问:我们怎样用铃鼓的声音来表演大狼快快喝粥呢?练习快速演奏。
我们怎样用铃鼓的声音来表演大狼慢慢喝粥呢?练习慢速演奏。
我们一起来表演大狼不快不慢喝粥吧!练习不快不慢演奏。
(2)结合完整的故事讲述,幼儿打击铃鼓表演故事。
4、出示其他四种打击乐,师生共同游戏。
幼儿自选一种乐器,再次到不同地方喝粥,感受快速、慢速、中速的不同演奏,体验玩打击乐的快乐。
三、结束
幼儿玩着打击乐自然走出教室。
早教班课程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手的主要部位(手心、手背、手指)及其功能。
2、明白保护手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过程:
1、经过做手指操,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此刻我们来做一套手操。请小朋友们跟着我把手指一个个伸出来。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小拇指睡了,无名睡了,中指睡了,食指睡了,大拇指睡了,大家都睡了。
2、引导幼儿了解收的结构。
(1)教师:大家看看,我们的小手长得什么样貌呢?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我们的手上有五个手指,他们长短不一样。手指下头的部分叫做手掌,手掌又分为手心和手背。
3、引导幼儿了解手的作用。
(1)教师:我们的小手能够用来做什么呢?
(2)幼儿回忆自我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手能够玩玩具、吃饭、洗脸、穿衣服、画画、并且还能用手去感知东西的大小、冷热、轻重。看来小手的用处可真大啊。
4、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保护自我的小手。
(1)教师:手能够为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应当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2)幼儿思考后回答。,(3)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让幼儿为正确保护小手的方法贴花。
(4)教师:刚才我们在书上看到了保护小手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呢
(5)教师在幼儿回答时用:"……会让手……,应当……保护小手。"的句型来整理幼儿的`答案。如刚烧好的饭菜很烫,会烫伤手,应当等它冷一点儿再端碗;寒冷的冬天会让手上的皮肤开裂,我们应当在手上涂些护手霜。'
5、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活动的资料,总结手的用途和保护手的方法。
教学评价:
1.明白3~4种手的作用。
2.明白2~3种保护手的方法(洗手后涂上护手霜、手脏时洗手、不用手碰插座、不咬手等)。
早教班课程教案篇3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家长与孩子间的.互动游戏,让广大家长了解和初步体验亲子园教育,感受亲子园教育给宝宝带来的重大影响。
2、让家长知道————金太阳幼儿园阳光宝贝早教亲子园正在招生。
二、活动运作:
预备活动:9月25日(周三)上午9:30——11:30或者下午5:30——6:30xxx广场,散发亲子游戏比赛活动邀请涵。
正式活动:9月27日(周五)上午9:30——11:30,——新广场。
三、比赛内容:(略)
四、活动准备:(见附表)
1、场地准备:
音响设备一套、麦克风2个、搭台、背景:
2、音乐:进行曲(比赛时用),欢快的歌曲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紫色圆圈标记各20个。
4、桌子、椅子、咨询台、签到处、奖品台
5、奖品:……
6、资料准备:宣传页300份、报名表100份、“亲子教育”专题讲座和免费亲子活动邀请函100份。
7、其它:笔10支,饮水、零食
五、活动程序:
1、开场白:
2、分组比赛并颁奖
6——10个月:开小船
11——13个月:爬行比赛
14——16个月:送小动物回家
17——20个月:推打球
21——24个月:推打球
2岁——3岁:运糖果
早教班课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加深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并能用简单语言表达。
(2)通过变魔术、找糖果、等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红黄蓝三色
难点:用语言表达三色
活动准备
盒内放彩色包装糖许多(红黄蓝三色)、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塑料瓶3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红黄蓝字卡图片、各种红黄蓝物品图片(苹果香蕉衣服)、红黄蓝积木、红黄蓝三色积木筐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教师出示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问幼儿,老师手里拿的什么?水里有颜色吗?今天老师当魔术师给小朋友变颜色。小朋友要和老师一起说摇摇摇,变变变。当老师变出红色时,教师问幼儿哪些物品是红色的。教师出示红色图片、红色苹果、红色字卡教幼儿认识红色。
2、教师请幼儿当魔术师变出黄色、蓝色。在幼儿变色时其余的幼儿要大师说摇摇摇,变变变。当幼儿变出黄色时教师问幼儿黄色物品都有哪些。教师出示黄色图片、黄色香焦、黄色字卡教幼儿认识黄色。当幼儿变出蓝色时,教师让幼儿说出蓝色物品都有哪些。教师出示蓝色图片、蓝色衣服、蓝色字卡、教幼儿认识蓝色。
3、教师出示糖果盒,让幼儿猜想里面可能有什么?找幼儿把手伸进盒内摸一摸里面有什么?当幼儿摸到糖时让幼儿把糖果拿出来,说一说拿到的糖是什么颜色的。
4、出示红黄蓝积木,告诉幼儿积木没有家,让幼儿把积木送回家。如把红色积木放入红色筐内。黄色积木蓝色积木如同。
5、结束活动:吃糖果。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糖果吃。
认识红黄蓝教学反思《红黄蓝》是一节色彩知识课,主要是让幼儿认识红、黄、蓝三色,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参与活动兴趣。本堂课的成功之处一、目标达成较好通过变魔术、动手操作等活动一堂课下来,幼儿认识了红黄蓝三色,基本能说清三色。二、教学环节丰富由于以前上的几堂公开课自己反思下来都觉得环节太简单,所以这堂课的设计在环节的多样性上我下了功夫,让幼儿感到新鲜、丰富参与积极性较高。三、注重学生自主体验自主体验是学习过程的归宿,一个人获得的知识、能力、情感,不经过自身的体验很难形成。本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自主体验的环节,一个是让幼儿自己在箱内摸出不同颜色的糖果,并说出红黄蓝三色名称。另一个体验是给玩具找家,找出红黄蓝玩具分别放入红黄蓝相应的筐内。活动中幼儿自我参与兴趣较高。
早教班课程教案篇5
这次给大家带来宝宝10到12月的早教教程
一、交往环节 教学目标: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及良好的礼貌习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认知身体的各部位; 教具准备:娃娃
教学过程:
1、教师首先做自我介绍,围着家长和宝宝一边唱hello歌曲一边走圆圈;
2、教师引导家长模仿老师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指导重点:要求家长帮助宝宝完成相关练习,并适当给以鼓励;
家庭延伸: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引导主动与他人打招呼、问好,培养宝宝的交往能力。
二、语言游戏——《turn around》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并加深对此儿歌的印象; 教具准备:娃娃
教学过程:
1、教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并用中文作解释每一个动作的意思;
2、教师用英文叙述儿歌,速度可以适当加快,引导家长跟随老师的动作一起进行;
3、教师请家长和宝宝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4、可以适当重复
指导重点: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候,速度要缓慢,表达儿歌的时候应清楚。
三、器械——木棒
教学目标:感知身体各个部位,以及锻炼触觉感知能力; 教具准备:节奏棒 小筐子
教学过程:
1、教师给每个宝宝发一对节奏棒;
2、教师将节奏棒放在身体各个部位滚一滚;
3、将节奏棒夹在下巴下面,对准筐子抬起下巴,让节奏棒准确地落入筐子里面; 指导重点:每做一个动作的时候,教师均应向家长说清楚活动的目的以及操作方法,教师的动作要标准;
了解更多:微信:v
四、精细环节
教学目标: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认知大小以及颜色的变化;
教具准备:大小以及颜色不同的扣子教具
教学过程:
1、教师首先将扣子握在手心里面,由小到大,最大的置与最上方,最小的置于最下方,首先让宝宝观察最上方的扣子的颜色,用另外一只手盖住扣子,并说:“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1、2、3……”用手将扣子拿开,藏到身后,露出另外一个颜色的扣子,逐一同上进行,直至完成所有的“魔术”游戏;
2、将所有的扣子从身后取出,从小到大依次排开,让宝宝认知颜色以及大小;
3、将扣子从大到小依次搭起来;
4、再将扣子逐一叠搭起来(一个扣子搭着另一个扣子的边缘),老师收回教具;
5、教师发给每一个宝宝一组扣子;
6、教师到每一个宝宝身边做指导;
7、收回教具,游戏结束;
8、将家长和宝宝的教具收回,并坐好,和老师一起一边打节奏一边说儿歌——三轮车;
指导重点:每一个环节的动作都要让宝宝自己操作,家长做适当指导。
五、感统活动室自由活动——爬行 教学目标:发展宝宝的大肌肉运动 教具准备:感统教室教具
教学过程:按照老师要求首先进行爬行练习指导重点:注意安全。
六、放松环节——脚铃
教学目标:培养宝宝感知节奏能力; 教具准备:脚铃,选用当月的曲子
教学过程:
1、将脚铃绑在宝宝的脚腕上面;
2、随着音乐老师首先做示范动作,家长握住孩子的脚腕并模仿老师的动作; 指导重点:按照节奏进行
七、游戏——踢龙球
教学目标:发展宝宝的脚部触觉能力; 教具准备:大龙球,娃娃
教学过程:
1、教师一只手抱着娃娃的胸部,另一只手托住娃娃的屁股;
2、引导家长模仿老师的动作;
3、用宝宝的脚部踢球; 指导重点:家长的动作要轻柔;
八、再见环节
教学目标:培养宝宝的礼貌习惯,以及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教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1、让宝宝和家长手拉手围成圈,边走边唱goodbye song
2、让大家反方向转圈唱goodbye song;
早教班课程教案篇6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及有意向就读家庭(电话联系确定)
三、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圣诞亲子同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体验庆圣诞迎新年的快乐,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会。培养幼儿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亲身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
四、活动地点:大教室
五、活动准备及人员安排:
六、教室布臵:
七、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幕词并宣布可爱的小朋友们入场。
2、热身活动:放背景音乐,主持人带领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活动一下自己的身体,跟着音乐节奏,自由放松,帮助提高活动气氛。(小毛驴、公共汽车)
3、亲子游戏活动
活动名称:袋鼠接力
活动准备:没有五官的人头像挂纸,两根带彩笔的接力棒
活动目的:
①增强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合作能力,增进亲子感情。
②增加幼儿的集体意识,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过程:
①把全班家庭分成甲乙两队,每队以8个家庭为一组。
②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 家长一只手拿接力棒,另一只手轻抱幼儿。
(2)家长站在起跑线以内,听到哨声后快速跑到对面用带材必的接力棒在人头像挂纸上画出五官(每位家长只能画五官中的一个器官,如一个耳朵一个眼睛),再跑回来把接力棒传给另一位家长,直至画出完整的五官为止。
(3)先画完的即为获胜组。 活动名称:抢椅子 活动准备: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7人一组进行游戏。音乐开始,家长和幼儿手拉手绕椅子转圈走。音乐停止,家长马上抱起宝宝抢到位子并坐好。没有抢到位子即被淘汰 规则:必须在音乐停止后才能抢椅子,坐椅子时宝宝必须坐在家长腿上。
4、圣诞老人出场,派发礼物 教师扮演圣诞老人出场,跟小朋友们打招呼,指导小朋友能正确说出: merry christmsa,并给小朋友发礼物。
5、疏散家长,引导报名(前5名报名者)
6、活动结束在《圣诞快乐》的歌声中结束活动。
早教班课程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打击椅子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声响,尝试创编椅子图谱并进行演奏。
2、通过尝试、比较等方法选则与乐曲节奏较为合适的椅子打击乐方案。
3、体验用椅子进行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录音机、乐曲、节奏图谱、指挥棒、椅子图片、笔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打击乐《巡逻兵进行曲》,已掌握x x|x x|x x|x o|、x x x|x x x|、x o|x o|三种不同的节奏。
活动过程:
1、整体节奏练习,继续感知x x|x x|x x|x o|、x x x|x x x|、x o|x o|三种不同节奏。
(1)出示节奏图谱幼儿随乐曲做拍手动作。
(2)启发幼儿分别为三种节奏型创编身体动作并演奏。
2、探索的打击椅子各部位发出的声响,通过尝试、比较,选择与乐曲合适的打击部位匹配,创编椅子图谱演奏。
(1)出示乐器——椅子。探索打击椅子什么部位能发出声响。
(2)幼儿交流打击方法,教师用椅子图片进行记录,并创编椅子图谱。
①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跪在椅子的后面休息。
②教师记录幼儿的不同方法。
③全体幼儿随示范幼儿进行模仿。
④将不同地方法匹配至节奏中。
(3)幼儿根据椅子图谱进行演奏。
(4)通过探索、尝试、讨论、比较等方法,选择与乐曲节奏较合适的打击部位匹配。
(5)分组演奏。
3、启发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其他声音。
早教班课程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