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6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增加教案的适切性,教案的灵活性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和决策,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6篇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篇1

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个单元的五课文《世界儿童和平条约》、《相片》、《将军与孤女》、《阳光下的皮肤》、《地球万岁》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设置的。

战争和和平是一个学生的话题,是孩子们不容易解开的谜,这组课文就是从儿童的`视角或用儿童的口吻表达了对和平的企盼。

二、每文章的主题及每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课后题为依托,复习巩固每课的主题。

1、学生自己先梳理2、全班交流

三、综合学习四

?北京和平宣言》《欢乐颂》,感受乐曲欢乐、自由的喜悦气氛,体会席勒对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追求。

四、本单元基础知识练习(一)根据拼音写字词,再用其中的2—3个词语写一段话。

yáoēncìzīrùnhàndàiérjiàng

()望()()()从天()

zhǐmùdǔshèxiǎngjiézhìchuíwēi

()望()()()生命()

(二)辨字组词。

蔼()骏()赐()鹰()眷()嗡()

竭()俊()惕()婴()捐()翁()

(三)用一个词语写出下列每组词语所表示或包含的共同意思。

1.瞻仰、目睹、端详——()2.徐徐、缓缓、渐渐——()

3.若、似、如——()4.俏丽、壮丽、秀丽——()

(四)造句。

1.吝啬(写一个关于环保的句子——2.吝啬(写一个关于乐于助人的句子)——

五、在国外的一些饭店用餐时,你可以随意点菜,但必须把食物吃完,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请你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你准备今后怎么做?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俗活泼的语言;

2、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

3、学会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统筹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以及通俗活泼的语言。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字词及文章结构;

2、了解统筹方法的定义,初步感知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由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导入。

二、示标。

三、结合课后注释,简介作者。

华罗庚,现代数学字,江苏人。

四、检查预习。

1、注音。

2、解词。

五、解题及理清课文结构。

1、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其衫范围。

2~15设置烧水泡茶的事例,并配以图表,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

16指出统筹方法应用的广阔前景。

六、学生自学课文。

1、划出统筹方法的定义,思考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在应用上有什么特点。

2、甲乙丙三种方法是按什么次序排列的?哪一种最省时,为什么?

3、你能理解设例子和举例子的区别吗?(p88)

4、三幅图表之间有什么不同?

生读课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边巡视边点拨引导。

七、师生讨论明确。

1、下定义:

统筹方法的性质:数学方法。

特点:安排工作进程。

实用价值:应用极为广泛。

2、合理——不合理的顺序。

第一次设例,表明安排好工序的好处在于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

第二次再次设例分析并将几个工序之间的关系归结为箭头图,据图解说,进一步指出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要抓主要环节(怎样应用)安排好工序的必要性。

第三次,举泡茶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次要环节可以合并。

说明统筹方法应用时,可以合并次要环节。

八、课堂小结。

九、练习。

见课课练。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

二、目标:

1、进一步学习设例子、配图表等说明方法的`应用;

2、领会语言通俗活泼的特点。

三、自学课文。

1、学生板演:画出三幅箭头图。

让学生结合图表讲述统筹方法的性质、特点及其原理。

2、精读课文16节。

统筹方法原理中要求“统筹”,我们的制度为此提供了前提条件。

3、结尾的作用。

点明了统筹方法在我国得到更加广泛应用的广阔前景。

四、全文小结。

1、本文在说明统筹方法的概念之后,设置烧水泡茶的例子,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了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及应用价值。

2、运用设例子、配图表、下定义等说明方法。

3、学生事速读课文,体会语言通俗活泼的特点。

五、练习。

1、日常生活举例

2、填空:

统筹方法是一种_____数学方法,应用统筹方法的目的是____,关键是____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篇3

复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运用。

2、辨析同音词,正确应用。

3、背诵《船长》一文的有关段落。

4、说话练习:学习采访。

5、作文:学会感恩。

复习过程:

一、字词:

(一)、强调:廉、庸、簸、薄的写法。

(二)、注意多音字:

着想、背着、呼号、给予、尽管。

(三)、辨析同音词:

先找学生说说辨析的方法,再进行强化训练。

1、休养、修养

(1)他经常读书,很有()。

(2)他在家()了一个月,便康复了。

2、截至、截止

(1)作文竞赛()到本周五。

(2)()八月底,本刊物已收到稿件几百篇。

3、反映、反应

(1)这篇文章()了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

(2)听了教师的提示,他没有任何()。

4、顷刻间是指再写四个这样的词

5、聚精会神形容再写四个这样的词

6、负荆请罪出自《史记》、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

二、课文重点。

廉颇是的人。

蔺相如是的人。

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有(两句)

负荆请罪意思是

形容知错就改的成语还有

学了这一课让我明白了

2、船长哈尔威是个的.人。

他的做人之道是

学了这一课我领悟到

本文的作者是他被称为,他的代表作有。

3、《爱之链》课题的意思是乔依是()的人,学了本文,我懂得了。你联想到有关的名言有。

4、默写〈〈船长〉〉有关段落。

5、根据〈〈我不期望回报〉〉仿写诗名。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

如果你是,我乐意是。仿写。

三、口语交际:

学习采访:刘老师让同学们采访小作家张桐,请你列一下采访提纲。

四、作文:

题目:感恩的心

重点指导如何写细致。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篇4

一、设计思路

1 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新课标和大纲制定的有关六年级的各项要求,理解其中的每一项标准、尺度、重难点。

2学习教材课后练习和理解作者的编排的意图,理解每一项知识因材施教使得复习有针对性。

二教学目标

1是调查学生的心理状况。我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调查会,了解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和态度,了解他们对复习有什么要求:分析学生的心理层次,给学生一些精神食粮,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期末复习中来。

2是了解学生的知识状况。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漏洞,了解学生最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难题;分析学生的知识层次,我可以因材施教使得复习有针对性,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复习中有满足感,能较好的受到复习的效果。

三、复习计划

1、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依据教材和卷子、对本班的学生状况都做个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2、复习时间:我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我安排语文基础知识的单项复习,第二阶段我安排阅读和习作的复习,第三阶段我安排的是单元综合和模拟综合的测试。第四阶段我安排的自由复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3、复习方法:我采用的是集中复习和自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

4、复习内容:我把所有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基部分、阅读部分和习作部分、口语交际部分。

四、复习的'实施方法

我采用的是集中复习和自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第三阶段:习作部分--反复修改 写好日记由于我平时对学生的日记、读中学写、课后习作都抓得很紧,指导及时,讲评反馈比较到位,所以我班学生习作的复习重点不是反复的写作文,而是把重点放在反复的修改上。

1、组织修改一个方面:可以是作文中的重点段、可以是人物的一段对话、可以修改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2、欣赏日记:我让学生从四个一练习修改日记

(1)一事一议(练习写事的,把过程写清楚出示相应的习作篇目进行分析)

(2)一景一描(练习写景的,抓住景物特点出示相应的习作篇目进行分析)

(3)一人一写(练习写人的,要让人活起来出示相应的习作篇目进行分析)

(4)一感一想(练习想象的,想象事实结合出示相应的习作篇目进行分析)

3、日记交流:三至五个人进行日记交流,交流日记的方法是自己读、自己评、同学评、老师导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渐提高习作水平,而且不乏味。 据学生的实际,我把前边的单项复习进行综合检测,以集中审题和单独审题的方式进行检测,可以是整体检测,主要是做一些综合练习,(接把自助餐搬进复习课的内容出示相应的题目进行审题并进行口头作文)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学习文章巧妙构思,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

曲设计思路

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本文主要在于对学生审美阅读的启蒙的训练,培养学生

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进入课文,寻找

美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幸福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

的爱,进入《散步》牧歌式的情景你就会感受到这一点。(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

1.听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l。),

2.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不同的表述介绍文中的人物。 ‘

3.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生动形象感人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三、合作学习

1.找出文中有疑问的语句。

2.小组交流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2。) 、

明确:(①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②中年人的责任感。③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④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⑤互敬互爱的·家人。……)

(让学生从感情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只要能够谈出自己的观点即可,不能强求答

案的一致性。)

2.自由表述文中的人物给你的印象。

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

我的儿子:

明确:(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目的在于引导学

生感受人物形象。)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

明确:(此题在于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作品的写作内容,并能够分析其写作特点。)

五、研读赏析 ’

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回答问题。(出示课件3。)

1.理解句子,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为什么这

样说?

明确:(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和取向影响着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发

展。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

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

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达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

从他高大的父亲。”如何理解加点的词?

明确:(“早已习惯”:说明母亲和儿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已经比较长。.“还习惯”:说

明儿子因为年龄小,在许多方面尚未形成主见,往往照父亲的意见办事。)

2.回忆生活,叙述你们一家人的和美温馨的场面。

明确:(从生活中感受亲情,并珍惜亲情。)

六、梳理巩固

学生同位间交流本堂的收获。

七、拓展训练

(如有时间,在课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和“迁移延伸”部分。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篇6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的拼音与书写,会写22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

2.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本单元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5.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复习过程:

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自然景观”。

二、谈谈你最喜欢本单元中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三、复习《草原》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美丽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2.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原的美?课文从草原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远迎款待汉族同胞的人情美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美。

3.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

4.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5.积累描写草原的词语。

6.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复习《丁香结》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写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2.自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作者从丁香的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写,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

3.默读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丁香花?作者写了城里、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

4.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5.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6.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绿草如茵、黑白分明

五、复习《古诗词三首》

1.背诵《古诗词三首》。

2.《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突出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六、复习《花之歌》

1.积累描写花的四字词语:花枝招展、火树银花、姹紫嫣红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团锦簇

2.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七、复习《语文园地一》

1.背诵日积月累《过故人庄》。

2.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六年级工作计划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工作教学总结7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7篇

五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8篇

2023春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6篇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6篇

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8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