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准备教案时,常常会参考同行的经验,以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具有包容性的教案能够关注每位学生的独特需求,促进公平与包容的学习环境,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一年级跑的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跑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教养目标:
1、学会声母bpm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准确拼读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认识三个生字,正确读词。
(二)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和认识汉字的兴趣。
(三)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
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
韵母带调拼音。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挂图、拼音卡片。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指导儿童看“情境图”,通过谈话引出有关声母。
2、师问:爸爸带着一个小朋友去看什么呀?(看大佛)对,这就是“大佛”的“f”,相机出示卡片“f”指着图上的山坡部位,问,他们看大佛,要先爬一段什么呢?(山坡)这就是“山坡”的.“p”,出示卡片“p”,这个小朋友看到大佛很好奇,就想——(用手去摸),这就是“用手去摸”的“m”,出示卡片“m”。这个时候旁边的大喇叭正在广播:“大佛是文物,我们要爱护文物,不要用手去摸!”这就是“广播”的“b”,出示卡片“b”。
二、教学发音
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口语语音,来体会声母的发音方法。
1、教学声母“b”
先让学生知道读音是“广播”的“播”,然后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变化,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发音。一定要读的又轻又短,也可以运用教材中“波浪”的的“波”。编口诀“帆船冲浪bbb”。
2、用同样方法学习“pmf”
编口诀为“猴子推车ppp,兔采蘑菇mmm,手扶拐棍fff。”
三、读语境歌
指导儿童练读语境歌。“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四、教学书写
先教笔顺,再描红,最后临写。
小学一年级跑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内容,培养观察能力。
2、能用几句话说出自己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3、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几句话说出自己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三、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小动物。带来喜欢的小动物的照片或者图片。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
这节课老师给小朋友带了小礼物呢,大家看:小影集
小影集里都有谁的照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展示页面:小猫、小狗、金鱼、乌龟、蝴蝶、蜗牛
边出示边提问:这是谁?这是什么?
展示完小结:这些个子小小的动物就叫小动物,你们喜欢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说说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板书课题。
(三)看图说话:
有三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可喜欢小动物啦!你们看,他们在干嘛?展示书中三张插图。
提问引导,指名说第一幅。
分组同桌互相说,然后指名说。
(四)延伸指导:
老师也养过小动物呢,老师可喜欢小狗了,以前老师家里就养过这样一只小狗……讲述一段例话。
那么,现在老师想听小朋友来讲一讲了,展示“讲一讲”页面。
你们养过小动物吗?
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呢?
为什么喜欢它呢?
谁愿意把喜欢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呢?
学生讲到什么动物尽量展示哪种动物的形象,师生补充评价。
(五)游戏指导:
猜一猜
大家都对小动物这么熟悉,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1、你说我猜,小朋友说动物的形象大家猜他说的是什么小动物。
2、你演我猜,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叫声或者模仿小动物的样子大家来猜是学的谁。
3、猜谜语。
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是喵喵喵。
黑夜巡逻眼似灯,粮仓厨房它放哨。
学生答对马上出示猫的图片,讲述图上猫的样子。
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猜出即出示蝴蝶图片。
(六)总结谈话。布置回家对父母说说喜欢的小动物或者今天这堂课。
可爱的小动物
小学一年级跑的教案篇3
1教学目标评论
1.知识与技能:有规律地整理加法算式,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加法算式的过程,回顾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数学算式的排列规律,初步渗透数学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规律美,在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2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有规律的整理加法算式,熟练地计算20以内加法。
教学难点:在观察比较中找到加法算式排列规律,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评论
1.知识与技能:有规律地整理加法算式,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加法算式的过程,回顾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数学算式的排列规律,初步渗透数学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规律美,在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3.1.2教学重点评论
有规律的整理加法算式,熟练地计算20以内加法。
3.1.3学时难点评论
在观察比较中找到加法算式排列规律,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直入评论
1.师: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每天走过哪些路?走这三种路有什么感觉?(课件出示:上楼梯、下楼梯,平路)
生随意回答。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总会遇到快乐与困难,你们能正确面对吗?今天我们就来复习20以内的加法,就像我们走这三种路一样,你们有信心吗?
2.揭示:其实,20以内的加法排列有很多规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搭建起这部分知识之间的桥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为整理复习下面的知识铺路搭石。)
活动2【讲授】师生合作,自主构建评论
活动一:先复习和是6的算式。
师:谁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说出和是6的算式?生不能完整说出,教师这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后组织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可能出现各种算式遗漏的情况。
(2)0+6=6 1+5=6 2+4=6 3+3=6 4+2=6 5+1=6 6+0=6
(3)6+0=6 5+1=6 4+2=6 3+3=6 2+4=6 1+5=6 0+6=6引导同学们发现,第一个加数逐渐增加,第二个加数随之逐渐减少,和不变。第一个加数逐渐减少,第二个加数随之增加,和也不变。初步感知加数、加数与和之间的变化规律。然后用课件把6的算式填在如书上106页的表中。
师:这些算式填在表中后,仔细观察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
生很快说出像楼梯。
课件展示上面的两种情况,就好像我们上楼下楼这两种情况一样。通过课件演示,感知规律。(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我设计先复习和是6算式开始,通过说--议--填,形象地发现算式的变化规律,就像我们走楼梯一样,能完整的说出和是6的算式。)
活动二:先小组合作完成和是8,和是10的算式。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和是6的算式,下面我们猜想和是8,和是10的算式有这样的排列规律吗?
小组合作后,师组织汇报。发现与和是6的算式规律一样,验证了猜想。
(设计意图:有了得数是6的算式的学习经验,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得数是8,10的算式。这样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给予学生发现创造的机会,感知数的变化规律,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活动三:独立填表完成和是11至20的算式。
(1)学生猜想和是11至20的.算式有这样的规律吗?
(2)选任意一组算式汇报,进行验证。组间相互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探究讨论、猜想验证、发现规律这一过程,组间相互补充完整。帮助学生巩固2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感知数的变化规律,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活动四:横、竖看,发现规律。
(1)指名三至五名同学自由选择横着读几排算式,发现加数、加数,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2)指名三至五名同学竖着读几排算式,发现规律师:读这几排算式排列时就像我们“走平路”一样,通过“走平路”练习,发现了什么规律?根据学生汇报后发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同学之间相互补充,逐渐完整,使学生知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逐渐增加或减少,和也随之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规律。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走平路”活动,将复杂的数学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不仅激起同学们探究的欲望,还有利于同学们发现规律,感知学习方法。)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应用规律评论
1.写出四个和是17的算式。
———————————— ————————————
2.把3、4、5、6、7、8、9、10、11、12填入方框里,每数只用一次。
□+□=□+□=□+□=□+□=□+□=15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发现加法算式的排列规律,使每位同学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达到了巩固练习的目的。
活动4【练习】畅谈收获,总结升华评论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这节课我们发现加法算式之间规律,下节课利用这种方法继续整理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梳理20以内加法的规律,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又提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使这节课的知识融入整体的知识结构中。)
小学一年级跑的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力,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
教学重点: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教学教具:儿童作品、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课本准备情况,稳定全班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导入课题,并板书。
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这些小朋友的画,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儿童画展览中获得过各种奖呢。
2、逐幅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
?手风琴》、《骑上创意脚踏车》、《大公
鸡》、《我和妈妈一起做运动》、《沙滩》、《吃草》、《风景》
a、教师演示讲解欣赏方法。
b、分组讨论。
小朋友们用笔记录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你喜欢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c、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学生讨论过程,教师辅导。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次的学习情况。
第2课:我的小画箱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使用画箱中的美术工具。
2、在制作、观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教学难点: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探究质疑——合作解答——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作业展示。
教学课时:两课时
作业要求:
运用折、剪、添画等方法制作一本小画册,注意每幅图中剪制合页处的巧妙衔接。教学注意事项
1、在剪制小画册时,可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多刀,勿剪断。添画时候应注意在画页剪开处衔接的形与色恰倒好处。
2、制作的示范小画册,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的绘画表现提供参考。
材料准备:
1、学生:白纸多张、剪刀、颜色笔、双面胶、书
2、教师:多媒体课件、示范画册、学生活动画册、剪刀多把、颜色笔多盒、双面胶、标题多张
小学一年级跑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若干小三角形、小圆片、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规律。(电脑分别出示两幅布置的教室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儿童节)对了,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正准备布置会场,有两种布置方法,假如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布置方法呢?
生:我会选择第二种。
师:为什么?
生1(小声说):因为第二种比较整齐。
师:谁还想大声说说?
生2:我会选择第二种,因为第二种比较整齐。
生3:我会选择第二种,因为第二种有规律,很漂亮。
师:她的声音真响亮,表扬她。小博士班的小朋友也跟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选择第二种,请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观察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灯笼是一个紫色一个红色排下去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2:小花是一个绿色一个红色这样排的。
师:哦,你看到了小花。谁还想说?
生3:三角形是红黄红黄这样排的。
师:同意吗?声音怎么样?
生(大声说):同意,声音很响亮。
师:真棒,我们看到这些图形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今天练老师就带大家去找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生(齐读课题):找规律
(1)彩旗图中的规律。
师:今天老师把小博士班的彩旗带到了我们班的教室,想不想看看。
学生兴趣高涨并大声说:想。请看,彩旗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
生:彩旗是红黄红黄红黄红黄红黄红黄重复排列的。
师(追问):假如老师接下去排,下一个是什么颜色的旗?
生:下一个是红色。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还是红色。
师:大家认为呢?
生(齐答):红色。
(教师贴红旗)
师(追问):练老师再接着贴,下一个会贴什么颜色的旗吗?
生:黄色。
师(追问):再接下去呢?
生:红色。
师(小结): 同学们真棒,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它是以一红一黄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至少要重复2次以上,我们就说它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一组 重复)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找到了,那我们再来找找彩花的规律。
(2)彩花图中的规律。
师:彩花又有什么规律?谁来说说?
生1(小声说):是以绿色红色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纠正说法):是以一朵绿色的和一朵红色的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谁能再大声的说一说?
生2(大声说):绿红绿红为一组重复排列。
生2(大声说):绿红绿红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带着学生说):是以一朵绿色的和一朵红色的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追问):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
生(齐答):绿色。
(3)灯笼图中的规律。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再请大家看看灯笼又有什么规律呢?
生(大声说):以紫色、红色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说得好不好。掌声送给她。
生(齐鼓掌):好。它是以紫色、红色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下一个是什么颜色呢?
生:紫色。
师:真棒。
(4)小朋友的队形规律。
师:灯笼的规律也被你们找到了,还有什么规律呢?
生: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师:谁敢挑战一下自己呢? 小朋友的排列是什么规律?接下去是谁呢?
生:小朋友是以一男一女为一组重复排列的。下一个是女孩子。
2、小结:
师:同学们真棒,找到了这些事物的排列规律。在这里我们说的“一组”都是以几个为一组的呢?
师:2个。刚才的像小朋友的一男一女,灯笼的一紫一红、彩花的一红一绿、彩旗的一红一黄,我们都把它都叫做“一组”。象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练习:火眼金睛。
师:会找规律了吗?下面练老师想考考大家,行不行?(行)有没有信心?
生(兴趣盎然):有。
师:好,请看,看谁有火眼金睛?能很快说出来它的排列规律?下一个是什么?
生1:是以梨和苹果为一组重复排列。
生2:是以梨和苹果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追问):这两个同学的说法有没有问题?他们有没有说清楚是以几个梨和苹果为一组呢?
生:没有。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
生3:以一个梨和一个苹果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说得真好,下一个是什么呢?
生:苹果。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都有火眼金睛,再考考你,行不行。
生(信心十足地说):行。
师:谁来说说,它又有什么规律呢?
生:以一架飞机和一辆汽车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下一个?
生:汽车。
师:下一题谁来?
(同桌互说)
生:以一只猴子和一只蝴蝶为一组重复排列,下一个是蝴蝶。
生(齐说规律):以一只猴子和一只蝴蝶为一组重复排列。
三、动手操作,应用规律 ,创造规律。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啊!再考考大家的`小手怎么样呢?行不行?
生:行。
1、涂一涂(课本中的例3)。
(师生齐读题目)
师:请大家拿出练习纸,迅速完成涂一涂这道题。先自己想想有什么规律,
再同桌说一说。
(学生同桌互说)
师:说完了,现在先请大家把两组图形中的一组圈出来。下面请大家把接下去涂出来。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告诉练老师第一题接下去该涂什么颜色?
生:涂绿色和黄色。
师:能说说它的规律吗?
生1:以绿色和黄色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下一题谁来呢?
生2:以蓝色黄色红色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大家一起说接下去是?
生:黄色、红色。
2、摆一摆(课本中的例2)
师:同学们真不错,小手也这么巧啊!老师还想再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敢)请看大屏幕。请看练老师是怎么摆的?
师:我接下去摆什么?
生1:圆柱。
师:为什么?能说说它的规律吗?
生1:以正方体和圆柱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下一题,我又有怎样摆的?
生2:以一红一黄一绿为一组重复排列。接下去是摆黄色的圆片和绿色的正方形。
师:刚才第一题同学说了形状的规律?这里有没有颜色的规律呢?
生3:有,以一蓝一红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第2题刚才说的是颜色的规律,谁能再说说形状的规律?
生4:以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和一个正方形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同学们,刚才看了练老师摆了,想不想自己试一下?
生:想。
3、小小设计师:用手中的图形设计花边。
师: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请大家做一名小小的设计师,请大家设计一条彩带装饰我们的教室。假如我们要摆的话,要先怎么摆呢?谁来说说?是不是随便乱贴就行了?
生:不是,要有规律的摆。
师(追问):你会先摆什么?
生(教师引导说):先摆出一组,接下去重复排列。
师:我们可以两个为一组,可以三个为一组,可不可以四个为一组?
(教师讲解一个例子后,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并挑选学生作品给予展示,学生都完成后,让学生并说说规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啊,小手真巧,设计了这么多有规律的排列。我们今天学了什么知识?
生:找规律。
四、生活中的规律。
师:是的,其实规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想不想去了解一下我们生活中的规律?(想)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要多用我们的眼睛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小学一年级跑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叶子,能分辨出它们的形状。
2、知道各种叶子的特点用途及变化。
3、会用几种叶子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以激发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知道各种叶子的形状及随季节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叶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新课,板书课题
二、读小诗
当叶子星星点点出现在枝头的'时候,
它告诉我们,
春天来了!
三、认识各种叶子
1、出示各种叶子
(1)说说自己收集的是什么树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2)用“---------的叶子像---------”练习说话
2、互相欣赏各自带来的叶子
3、说一说:
(1)这些美丽的叶子在不同的季节里,颜色一样吗?
有许多植物的叶子,到了秋天就会变色,并慢慢落掉,说出这些植物的名字,再画一画。
(2)还有一些植物,它们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说出这些植物的名字,再画一画。
四、巧手制作坊
1、方法:
(1)把卡纸上的两张个圆盘分别剪下来,并把圆盘上划有斜线的部分挖去。
(2)根据落叶树木的生长特点,把这些树叶在一年中的颜色变化用彩笔描画出来,剪下,贴在下圆盘的四个圆圈内。
(3)将上、下圆盘放在垫纸板上,用锥子在圆盘中心处钻孔,然后用揿扣把两圆盘整合在一起。
2、学生动手制作,师指导
五、操作与欣赏
1、用手指在做好圆盘缺口处拨动圆盘,看看一年四季中树叶的变化。
2、同桌比赛:看谁能准确、快速地把四季中树叶的变化找出来。
3、转的快的,说得好的奖励一颗五角星。
4、比一比,谁的星星多。
六、携手共享
这么美丽的叶子,能拼出许多漂亮的画面来,下面我们看一看谁的小手最灵巧。
1、用自己收集的叶子剪拼画面
2、作品欣赏。
小学一年级跑的教案精选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