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人生旅程中的宝藏,能够指引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经历中的成长和变化,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成长心得体会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成长心得体会篇1
今天有幸聆听了林伟老师关于《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的讲座。林老师任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领军人才、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首届课程改革专家、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苏步青教学奖”获得者等。
讲座中,林老师首先从雅斯贝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一句名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谈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影响生活的方式”,“教育不要刻意,也不要随意,但要注意,更要留意”。然后林老师从“素养修炼:提高综合能力”、“愿景修炼:不断追求卓越”、“学术修炼:提升学术素养”、“心智修炼:学会智慧思考”等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了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发展。最后林老师总结了教师个性化成长与教师高层次专业发展的14条卓越之路,并以“林伟单车哲学”为教师成长指明方向,然后以个人专著《林伟与思意教育》中的一句话结束了讲座:“生命因教育而快乐,生命因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而精彩。一个教育工作者,如能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注重感悟,学会感悟,坚持感悟,以无为的心态进行有为的追求,并将自己的所长、所爱、所变“聚焦”在自己爱做、能做且该做的事上,那是一种觉悟、一种智慧、一种幸福、一种精神、一种创造……”
谈到素养修炼方面,林老师关于“何谓教师?何谓名师?何谓卓越?”三个问题的探讨,促使我再一次的自我反思。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到自己与“名师”“卓越教师”的差距。同时深刻感到自己作为教师要走得路还有很远,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身边的名师、卓越教师学习,努力学习,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愿景修炼方面,林老师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教师专业成长目标等的阐述,使我更加清晰个人定位;同时,林老师还根据个人经历谈了卓越教师发展策略、教师发展的路径:“仿造、改造、创造”,即:“在做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借鉴,然后应用于教学实践,论证和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可行”“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化教学,并嫁接已有理论,在实践中做出成果”,为我们一线教师的个人提升指明了方法。学术修炼方面,林老师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谈到备课四种境界:抄教材、教教材、用教材、写教材,并指出阅读对于教师学术提升的重要性。林老师认为“读书让教学更有趣味和深度、读书让教育更智慧和温度、读书让人生更具质量与厚度”,同时林老师还很贴心地为教师推荐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教育类书籍,如雅斯贝斯的《什么是教育》、《蔡元培教育论选著》、《陶行知教育论选著》、《课堂观察》、《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写案例和论文》等。心智修炼方面,林老师首先谈了如何研究教材,然后从“磨学情、磨理念、磨目标、磨教材、磨流程、磨问题、磨活动、磨练习、磨细节、磨语言、磨特色”等十一个方面谈了“磨什么”,从“备学生要摸清已知点、备教具要选准穿插点、备教材要吃透潜在点、备目标要落实结合点、备情境要把握和谐点、备程序要巧绾过渡点、备教法要切中契合点、备问题要选准切入点、备活动要找准落脚点、备资源要抓紧相关点、备语言凸显精要点、备作业要强化重难点”谈了“备什么”,林老师细致入微的阐述,使我对备课有了更深层地认识,也深切感到自己平时备课还应做得更加细致深入一些,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改进。林老师在前述基础上介绍了自创的“思意教学”,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教学,林老师认为“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若由之以渔”,关于教学模型,林老师认为“无模之模乃为至模”,这两句话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和实践。关于专业写作,林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提了六条写作素材的获取途径:从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获取素材、从各类书刊中获得信息获取素材、从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从研究教法学法中获取素材、从课堂教学中捕捉素材、从研究考试和命题中捕捉素材,非常实用且有指导意义,为我这样的写作菜鸟级教师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长心得体会篇2
阜阳市第十八中学小孟同学听完侯艳老师的生命教育课之后,触动心灵,写下一段心得: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我们在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方面都不一样,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品质,那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东西。”
小孟同学说,这堂名为“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的思政课让他思考了很多,以前很多的自我怀疑好像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还在影响全世界,“中小学校要注重加强生命教育”成了共识。正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如何帮助让孩子们认识、珍爱和发展生命,追求让有限的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这门课的最重要的实践要求和社会意义。
用心感知生命的多彩构成
“生命教育和知识教育同样重要”,这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教师共同持有的观点。
各地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从课程改革入手,从学校课堂教育开始,形成了“处处有生命教育”的“大生命教育观”,社会、家庭通力协作,帮助孩子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
“一年前,北京冬奥会举行的时候,我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比赛直播。”阜阳市十二中体育老师邵振宇告诉记者,其中观看几项决赛的经历成为师生们共同的难忘记忆。“当时,谷爱凌第一轮失误、第二轮摔倒,但她顶住压力逆袭逆袭摘银。在非优势项目大跳台上,面对强手如云,她在第二跳出现失误后迎压而上,以从未跳过的难度完美一跳成功逆袭夺冠。”当时学生们都在喝彩,邵振宇乘势鼓励学生们也要发扬奥运精神,勇敢地去驾驭生命,而不是让生命去驾驭自己。“孩子们能从观看比赛中体会,磨难是生活正常的组成部分,重要的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邵振宇说。
“你看,这些运动员虽然身体残缺,但是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的顽强站起来,这就是生命的不屈与希望!”阜阳市刘锜小学的张得升老师在班会课上带着孩子们观看冬残奥会,告诉孩子们,在未来面对挫折、遭遇世事无常的时候,若能鼓起勇气,积极应对,那就是了不起的人。
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有面对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前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遭贬的韩愈并没有因仕途坎坷和个人的挫折磨难而一蹶不振,仍以自己的“衰朽残年”兢兢业业勤于政事;身处逆境的刘禹锡仍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之磊落豪情......在阜阳市十五中,丁丽萍老师的语文课特别受学生欢迎。课上,她喜欢带孩子们一起去品读经典文学名品,探寻作者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孩子们是最纯真最向善的,当语文课上的知识传授过程,饱含着人生珍贵的情感和生命的温度,谁能不爱呢?”丁丽萍说。她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感悟之余分享自身的生命体验,互相温暖。
新冠疫情期间,阜阳市南京路二小校长张艳曾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求助:说女儿精神高度紧张,不敢一个人独处,问人为什么会死。张艳就网上连线到这名学生,像网友般泡在网上为学生疏导了整整3天。“3天里,我听她倾诉心里的恐慌、给她讲关于生命的故事,还教她剪纸、绘制心理漫画、写记录心情的小纸条,慢慢帮她走出了负面情绪困扰。”张艳说。阜阳市东清小学教师在疫情期间开发了《珍爱生命,科学抗疫》系列课程,带领学生了解新冠病毒的常识,明白它对人类生命的危害性,正确疏导心理恐慌。
生命教育要从小开展,孩子越小接受的过程就越自然。阜阳市育才幼儿园设计了《与“生命”的相遇》项目式学习,鼓励孩子们学习和自然相处,走向更有深度的生命。在开展生命教育时,阜阳市颍州区各学段的老师们在授课中巧妙地融入青春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教育和校园其他活动中,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
不让“少年的烦恼”发展成“烦恼的少年”
青少年时时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为避免他们由“少年的烦恼”发展成“烦恼的少年”,阜阳市十五中专职、兼职心理咨询师轮流值班,以24小时“心理热线”为青少年成长撑起一片心灵蓝天。这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里,绿色的盆栽、彩色的玩偶、有趣的玩具沙盘、神秘的钟摆催眠仪......构成了一个幽静私密的交流空间,学生心理有疙瘩了随时可以过来找老师聊一聊。据统计,这里每年的常规心理咨询来访量近200人次。此外,学生们也喜欢网上找老师聊天。该校心理咨询师马玉告诉记者,自己微信上的学生粉丝近900人,成绩滑坡的、遇到感情问题的、为家庭矛盾苦恼的学生,都愿意在网上跟她谈谈心。马玉从学生的喜怒哀乐的表情、细枝末节的言行中,掌握他们的内心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化危机为赋能。
阜阳市红旗中学教师岳丽老师观察到,每次试卷发下去很多家长看到成绩后经常一味指责孩子“怎么名次又后退了”“这次考得这么差”,或只是简单鼓励一句“下次好好努力”,她认为这些都缺乏有效的正面教育和引导。“高考不仅是考生自己的事情,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在《让每个生命绽放光芒》家长公益讲座中,岳丽用了足足50分钟的时间,引导家长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心理波动的表象会影响到孩子的备考情绪,影响到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心理状态。“作为家长,不仅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更要关注孩子的情 绪、情感,家长眼中不能只有‘分’,更要有‘人’。”
面对低龄学生,一些学校抓住孩子们兴趣爱好来引导。“小猫咪爱吃鸡胸肉,每个星期都要梳毛。”阜阳市文峰小学二(6)班学生李子诺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养猫经验,“生命教育既具有显性教育,又有隐性教育。喂养宠物过程中培育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实践能力与耐心,更是对生命的责任感和尊重。我们的班会课不仅有如何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还注重引导孩子认知生命、尊重生命。”班主任亓颖介绍说。
校园专题宣传栏、校园广播、升旗仪式、班主任例会、班会、课堂教学、一对一心理辅导、急救技能培训、家长公益讲座......各种平台都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好地方。记者看到,很多学校都在积极推动将生命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为孩子们打造暖心的成长环境。
向更广范围播撒火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学生“八小时之外”的影响甚至更大。为将这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向更广范围传递,阜阳市颍州区教育局针对家长多次举办相关家校共育培训,近30万名家长受训,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为孩子筑起一道生命防火墙。“在培训家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有的家长比孩子更脆弱,更需要心理干预。家长心理健康、正向、强大,才是孩子最坚强的港湾。”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给孩子、家长们提供更强大的专业后援,颍州区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团队,吸纳心理健康专业医生、相关学生家长构建医教协同、家校协同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理论、业务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请进来”“走出去”活动,陆续开展针对中小学老师的线上线下培训60余场,受训3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颍州区教师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专业技术能力。
不仅如此,教育局还大力推进辖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成立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面向广大未成年人,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沙盘、催眠、团体辅导等服务,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到各个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面对面咨询。
“我们把生命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规划布局,教育局提供师资培养、资金来源等方面的支持;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包容生命等理念;家校共育中指导要家长意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各方协同重视,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颍州区教育局局长王惠介绍说。这一系列有益探索,遵循针对性、层次性、递进性的基本原则,已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辅导”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用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起平等的生命观和负责的人生观,唤醒学生生命成长的自觉。
■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刘银燕
成长心得体会篇3
本学期,我有幸参见了“国培计划——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远程培训”,通过视频观看和聆听了刘良华教授做的《教师专业成长》讲座,刘教授在这个专题里为我们讲述了好老师需要重点修炼的三项技能:授业、解惑、传道。在
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规划职业生涯;其次,培养其乐观心态,具有一颗宽容之心、赏识之心、激情之心;再次,教师还应具备情趣生活,具有丰沛的情感、游戏精神以及探究欲望。
通过刘教授的培训,我深刻感受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更需要在时间中磨练,认真反思,积极进取。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师德修养。
一个师德不高尚的人,很难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也很难对教育事业有什么追求和奉献。我将努力建立尊重、赞赏、宽容的师生关系。我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人人都能学好,个个都能成才。能善于发现和及时赞赏学生的成功及其闪光点,要学会宽容和等待。同时,对学生的发展和评价保持适度的宽容,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批评转化为期待,避免过多地苛刻地评价学生的“对”与“错”,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抓住教师培训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二、刻苦钻研,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人们都明白这么一个道理:要给学生能量,就必须不断充实自身的能量。因此,我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给学生以恰当的启发,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奋进的正确引导。
三、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研能力。
不断的磨练自己,在挫折中不断的成长、完善。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同时,做好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实践教学。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随时审视,随时修正。不断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总结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四、持之以恒,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
在这个学习型的社会里,不学习自然会落伍。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会抽时间读更多的书,让自己的底子再增加点厚度;另一方面,我会在业务上持续不断的学习,多吸收多借鉴,博采众长;更要在工作中多积累多砺练,笃学慎思,不断进步。
俗话说: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坚定了终身学习的信念。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在课堂教学中时常感觉知识储备缺乏,急需给自己充电。想想以前不管是读书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课本是“经”,老师和学生都是课本忠实的追随者,这就导致我在上课时总是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认认真真、方方面面的讲解;导致课堂教学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脱离了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通过这次培训。
成长心得体会篇4
最近,一篇网文《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在各大媒介火了起来。当然,作者的本意是对的,那就是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因为,孩子的成长也许就这几年的时间,等过了这段时间,你想陪着,他们还不一定愿意呢。
对于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笔者也是非常认同的。但是,这篇文章在转载的过程中,一些妈妈们的理解却出现了偏差。同事小a是一个漂亮的电台广播,光是高薪的工作就羡煞了很多人。在生了宝宝以后,产假一拖再拖,最后,和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在休产假的过程中,小a经常和同在休产假的我打电话聊天。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孩子的点点滴滴。
我明显能够感觉出她对孩子的溺爱。因为她除了自己,把孩子给谁带都不放心。其实,从客观条件来说,她的婆婆是退休医生,身体素质也很好,完全能够再她去上班的时候,帮她照看孩子。但是,她就是不放心。
孩子六七个月大了,我提醒她,要让孩子独立的玩耍,多爬爬,多运动运动。她说,孩子就想让我抱着,我还没有抱够呢。一个没有抱够这个词,让我意识到,可能不是孩子需要她,而是她需要孩子。
就这样,她的产假休完了,又一拖再拖,终于在去年底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当然,一开始,我们聊天的内容还是孩子,我想谈一些工作之类的,她也没有兴趣。慢慢的,有时,我谈起自己的工作来,她还是流露出想要再出去工作的念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都感觉到我们除了孩子,好像无话可说。
今年六月,她的先生升职加薪以后,工作骤然忙碌起来。我们聊天的内容,也不再是孩子,好像她已经对照顾孩子失去了兴趣。经常是她婆婆看着,自己在网上看视频聊天。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状态下,她给孩子的时间和照顾是多了还是少了。
孩子两岁了,我没有看到她本身有任何的成长。那个漂亮干练的女主播的影子已经很模糊了。前几天,我和她聊天,面对越来越心思敏感的她,我侧面告诉她,我的侄女幽幽在幼儿园里,经常显摆自己有个厉害的妈妈。幽幽的妈妈会写文章,会做蛋糕,会扎头发,还会给其他的小朋友准备礼物。
同事小a辞去了自己光鲜的工作,回家专心照顾孩子。她可是说是全职妈妈,但是她成功了吗?我想,她没有成功,因为她本身在两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的变化。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她却裹步不前。
所以,玻璃心的妈妈们,我们对孩子的爱不能阻碍我们自己的成长。
当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思维开阔的你能够让孩子玩的更尽兴!
当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事业已经初步有成的我们,或者说经济独立的我们,可能会是孩子的崇拜对象。
当孩子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越来越多样,跟孩子更有可能成为朋友,而不单单是母子和母女。也许,这种朋友关系能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反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当孩子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因为工作,从来没有与这个世界脱节。在他们面对人生的选择时,我们也许能为他们提供一点帮助。或者是,解决他们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孩子上大学的时候,走在大学的'校园里,我们也许会被别人说成,啊,这对母子真像姐妹或是姐弟!
时间还要继续,我们还要看着他们结婚、生子……
在这个说起来短,看起来却长的人生历程中,我们又为什么要纠结时间的范畴?再忙碌的父母,总有回家吃饭、睡觉的时间。把自己的时间拉长再拉长,把我们的耐心放缓再放缓,陪孩子的时间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短,只要我们真心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会慢慢的成长起来,我们也慢慢成长起来!
成长心得体会篇5
今天听了两位名师教育教学经验介绍,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让我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我”、“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我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
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爱,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爱”字。我想,我们做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通过交流,教会我作为人师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与奉献,在生活中如何投入与面对,如何使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体现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让我学会自省,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回过头来看过去。我愿意做“教师成长”中的一名成长教师。我想,不只是我,我们全校许多同事都将在这次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
以前我常忽略这样或那样的事情,通过学习后,让我了解到了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日益成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会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的教师!
成长心得体会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