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每次写作文的机会是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的,事迹材料写作以优秀人物或集体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是重要的应用写作文本之一,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陶艺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陶艺的作文篇1
转过街角,看见陶艺店的招牌,闻见瓷土的清香,我停住了脚步。我走进了这家陶艺店,戴上围裙,卷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陶艺店的姐姐拿出了一块陶泥,开始在陶艺机上给我示范制作的方法。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手,竖起耳朵,听她为我讲解技巧。眼看着她很快就做出了一件半成品,我心里有些发痒,感觉还挺简单的,便迫不及待地接过她手中的泥,开始了“创作”。
我按照她的方法,用水把手沾湿,轻轻地放在泥上,找好重心,让它随着陶艺机转动。转了几圈后,我把一根大拇指放在陶泥的中间,不一会儿,就看到陶泥上开了一个小孔。我用手把小孔逐渐扩大,容器的侧壁就做成了。看着已经呈现出雏形的陶土,我心中十分高兴,正在这时,我的手突然歪了一下,陶泥的口马上就塌陷了,我连忙补救,可是陶泥就像个不听使唤的小孩子,在我的手中左摇右摆,重心也一下子不稳了。在一阵挣扎之后,它最终“光荣就义”,变成了一滩泥。我心中有些失落,心情就像一团乱麻,既郁闷又后悔。
陶艺店的那位姐姐又递给了我一块新的泥:“第一次都不太好上手,多试试就好了。”听了她的话,我决定重振旗鼓,再次进行尝试。我按照原来的方法,操作着手中的陶泥。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的手更加稳了,做每一步都不紧不慢,认真细致。终于,我的泥胚做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陶艺机上取下来,放在桌子上,并利用工具进行装饰。在历经了“艰险”后,我的作品终于大功告成。看着桌子上做好的成品,我心中有一种自豪与欣慰。
第一次做陶泥,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最终收获了成功的果实。这也让我明白,做事的过程中也许会有坎坷,但只要用心去做,不怕失败,就能最终成功。
陶艺的作文篇2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去神笛陶艺村游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一进大门,就看见几朵小花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旁边还有一排排的大树屹立不动像是守护陶艺村的卫兵。
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拉坯教室,观看泥塑、拉坯、影绘。看着陶艺村师傅熟练的做出了一个精致的花瓶,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心里想:这陶艺泥原来这么简单啊,我也要做一个。大家纷纷戴上围裙就开始了制作。我先把一块泥放在了转盘上,用手沾一点水把手放在泥上让它变的圆润一些,然后轻轻地按一下开关就开始了。我笨手笨脚的用手把泥围了起来,慢慢的陶泥露出一个小脑袋,我立刻伸出一个大姆指往它的脑袋中间按出一个洞,我正暗暗自喜的时候,由于旋转的时候没粘住,它们就像个顽皮的孩子,衬我没注意溜到缝隙里去了,这些小家伙真是既淘气又可爱。我立刻火冒三丈,小声说:我一定制服你们,看你们往哪跑。我继续做陶泥,慢慢地一个精致的花瓶出现在我的手里,我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看看周围的同学们,有的把泥坯弄成了盘子的模样,有的手里的泥坯变成了碗,还有的同学弄得满脸泥浆,跟个小猫似的大家看了,哈哈大笑。
午饭后,我们又去画盘子,随着讲解员叔叔的讲解,我们开始动手绘画,没想到画这个比画画还难,比如说瓷器上的颜料特别不爱干,很容易混色,虽然画错了能用纸擦掉,可我们补画了几次才做好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依依不舍得离开了神笛陶艺村。神奇而美丽的陶艺村之旅,带给我的不仅是第一次制泥塑的奇妙感受,更多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以及他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陶艺的作文篇3
上星期六,我和妈妈去了沙溪老街的“陶泥巴”做陶艺。
走进“陶泥巴”,只见一个短发阿姨坐在玩陶吧的位置上,原来,她就是这家店的.老板娘。她很热心地把我拉到位置上,给我示范起来。“你看,我这样一弄,它就变了形。”阿姨边说边做出一个烟灰缸。
我跃跃欲试,把手放在陶土上面用力的向里面摁,它就变得小小的,里面都快变成实心的了。我又用手把它用力地往外拉,它就变得大大的,里面全是空的。阿姨笑眯眯地问我:“你想要做什么样子的呢?”“我想要做上面有花边的小瓶子。”我指着边上已经做好了的小瓶子说。()
于是,在阿姨的帮助下,我把小瓶子形状给做了出来。她把电关掉,在上面挤出了美丽的花边,小瓶子雏形出来了。阿姨用一根细细的线把这一个小瓶子取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一张报纸上。她让我在上面贴上美丽的花纹,说:“如果泥太干的话,就把那个装水的黄色小瓶子摁一下,水就会喷在泥的上面。”
我开始贴花纹了,先用一些泥搓出了几个小圆球来,小心地贴在小瓶子上面,再用泥搓出来的线,弯弯曲曲地贴在小瓶子上面,最后我用泥做出来了一朵小花贴在小瓶子的上面。大功告成,我很满意。阿姨向我翘起了大拇指:“还不错!”
后来,一位叔叔叫我在一张小纸头上面写一下名字和电话号码,他小心地把它贴在小瓶子的上面,放在了一个架子上。他说老板娘什么时候打电话来,就去他们店里拿已经烧制好的小瓶子。
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今天我的收获真大。
陶艺的作文篇4
今天是星期五,我特别开心,因为我又可以去科技馆上课了,而且,我们还换了一个区域,体验不同的'手工,心里又紧张又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我的心里充满了好奇。
下午三点,我早早的来到科技馆,一到科技馆,我就和同学一起来到陶艺区域,看到陶艺区域是那么的漂亮,都是各种各样的陶艺装饰,今天,我们就要制作好看又好玩的陶艺作品了!
老师说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可以自己尝试着玩一玩,老师先教我们怎么打开机器,还教我们应该先怎么做,然后,我们尝试自己去做!我和队友先在小桶里接了一点水,拿起泥巴做了起来!我们先把泥巴放在转盘上,用手沾点水打开转盘,轮流将泥转圆,在中间用大拇指掏一个洞,向外扩,再向上提一点,沾水再向里缩一点,反复的揉,捏,看到碗已经成型,最后关掉机器,一个漂亮的碗就做好了。我们把泥拿下来,用铲子把转盘清理干净,再把桶洗干净,收拾完之后,老师还让我们一个一个的做自我介绍,大家都彼此认识了对方,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下课了!
陶艺课真有趣,以后在学习中,我要更认真的去做陶艺,做出属于自己美丽的作品!
陶艺的作文篇5
20xx年5月11日,我踏入萧山日报社开始了我的陶艺制作之旅。
我领了材料,在位子上苦思冥想:明天就是母亲节了,做一个什么图案的陶土挂坠送给妈妈呢?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到一个新奇而有意义的花样。望着窗外随风飘动的绿枝,我灵光一闪:做一棵四季树,把我一年四季的祝福送给妈妈!
说干就干,我先用蓝色陶土在圆形小铜盘的正面打底,然后把边缘弄光滑。我把棕色陶土搓成细长条粘在蓝底上,每一个细小的枝干我都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生怕哪一个步骤没做好,毁了整个作品。这可是送给妈妈的母亲节礼物啊!
树干做好,先做冬季部分,冬季是没什么叶子的,但有雪……我的大脑控制着我手上的每一个精细动作。只见一个个白色的小圈点出现在空中,马上有了冬季的感觉!第二个是做秋季。我把黄色的陶土仔细捏成黄色圆点,一片片粘在树枝上,表示秋季枯黄的树叶。接下来是夏季部分,我密密麻麻地粘了许多绿色小点表示夏季枝叶茂盛。春季也是贴绿色点,不过没夏季多、密。一年四季都在这个陶土挂坠里了!经烘烤,四季树陶土挂坠终于完工了!
看着自己亲手做的陶土挂坠,我欢天喜地地去给妈妈戴上。项链围过妈妈的脖子,看到了妈妈那消瘦而苍白的面庞,种种往事涌事上心头:妈妈每天可谓“日理万机”,工作上的事,厨房里的事,我们一家三口基本上所以的杂事,妈妈没有不操心的。即使如此,妈妈还是会尽力挤出时间陪我参加各种活动……怀着复杂的心情,我给妈妈小心地戴上了我亲手做的挂坠。我略有些害羞地说:“我把这个挂坠送给您,愿您身体健康。”妈妈开心的笑了,笑得那么美!“谢谢你,宝贝,只要你开心、幸福,我就开心了。”我乖巧地嗯了一声,头久久地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中。
四季树陶土挂坠是爱的陶土挂坠,它把我和妈妈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它更让我懂得了爱与被爱。
陶艺的作文篇6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这个新学期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兴趣,学校增加了许多兴趣班。我报了陶艺班。今天下午是这学期第一场上陶艺课,我多少有些好奇。
我们跟着陶艺朱老师在洗手间台边抓了把已经和好的泥。感觉怪怪的,觉得有点脏。跟面塑的材料的确不一样。今天会捏什么玩意呢?我好奇地想着,回到教室,老师让我们捏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同学捏自己喜欢的茶壶。我捏什么呢?左瞅瞅,右瞧瞧,老是拿不定主意。老师不是让捏简单的吗?捏个雪人得了。想到在书上看到的雪人:平平的身子,圆圆的脑袋,应该很好捏的。暗自庆幸自己选择了个比较简单的。可当我捏的时候心里又犯嘀咕了。怎么软软的泥到了我的手里就不听使唤了呢?明明想捏个圆圆的脑袋,却捏成了一颗似方不方,似圆不圆的东西出来。看来想象远比亲自动手简单啦!难怪平常大人人要我们动手做一些简单的事,想毕是要我们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吧!看到别的同学已经捏好了一个茶壶,我有些灰心丧气,开始恨起自己来:”干嘛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一急之下,本来就不是很圆的脑袋被我捏得什么都不像了。唉!再怎么说我也还学过半学期面塑的嘛!这时我给自己打气,不急,不要急!慢慢地….心里平静下来。我想到外婆搓汤圆的样子。我照着外婆搓汤圆的样子,搓起那块泥巴。嘿…居然成功了,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搓个更大更圆的身子局很快了。我用尺子压了压身子,在泥人身上用尺子画了几颗纽扣,一个勉强的雪人就北我给捏了出来。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的第一堂陶艺课业就结束了。在老师的指挥下我们把泥放回原位,就洗手准备回到自己的教室。
第一堂陶艺课虽然已结束,但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失败并不意味着什么,关键是要从失败中走出来!
陶艺的作文篇7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告诉我,她发现龙湖时代天街有个学做陶艺的地方,想带我去玩。我爽快的答应了,一路上心里不禁有些兴奋。
我们来到做陶艺的地方,为了避免衣服被打脏,我穿上了围裙。做陶艺正式开始了,阿姨给了我一块长方形的棕色陶泥,亲切地告诉我:“要把它拍成圆球。”“好的。”我回答道,陶泥捏起来比较软,但是比橡皮泥硬一点,我用手掌拍了半天终于把长方体的几个角拍圆了,又用两只手把它拍成一个泥球。
“可以使用机器了!”阿姨说,她让我来到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盘前坐下,圆盘下面有一个白色的塑料大盆,里面还有一些泥。她让我把泥球狠狠地砸在圆盘中心的位置,然后使劲压下去。接着将圆盘机电源打开,圆盘缓缓转动起来。阿姨先教我匀泥,就是用两只手掌中部轻轻握住陶泥,将泥团提上来,再用一只手围在陶泥周围,另一只手盖在陶泥上面将它按下去,压成圆柱形。然后,再把陶泥提起来又压下去,这样做3次后,就可以正式做形状了。匀泥的过程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刚开始,由于不熟练,我不是力气用大了把陶泥拉离了圆盘,就是力气用的不均匀把陶泥弄歪了。最终经过千辛万苦,我终于匀好了陶泥。
这时,阿姨问我想做什么,我想了想,决定做一个小碗。于是阿姨教我定中心开孔,就是用一只手掌将泥团稳稳地围住,再用另一只手的大指姆从陶泥的中心垂直按下去,但要注意不能按穿了。开好孔后,就开始拉坯了。拉坯就是将手拇指和四指捏住陶泥,慢慢地外拉,让孔慢慢变大,我按照喜欢的幅度拉出了一个碗。看着满手的泥巴,再看看我的作品,我不禁笑逐颜开。不过阿姨告诉我“这只是碗的泥坯哟!”
过了两天,阿姨修好泥坯,经过低温烧制小碗有了雏形,然后我在碗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两个蘑菇和一个仙女,还着了颜色。最后,阿姨又把小碗涂上釉料放进电子窑洞中进行高温烧制,终于做成一个真正的小碗!
做陶艺的过程十分有趣,虽然我只做了一个小碗,但也有好多步骤,花了不少功夫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与快乐。
陶艺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