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积累优美的词汇,是我们写作文的必备素养,有过硬的文笔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秋节的感悟作文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的感悟作文篇1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当中秋节来临之际,人们都会赏月、吃月饼,以表示庆祝。可是中秋佳节倍思亲啊!
晚饭后,我趴在床上静静地,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干,不发出一点声音,屏息凝神,只是呆呆地望着窗外,看着天地缓缓地披上一层黑纱。太阳公公伸了伸懒腰,打了一个哈欠,和世界挥挥手,躲到山后休息去了。这时候月亮姐姐走上了天空,和星星一起玩耍。看着她从弯弯的小船到圆滚滚的大玉盘,心里默默的想:月亮姐姐也和星宝宝们团圆了吧!
每到中秋佳节,所有的人都会回到家团圆,不管是外出勤奋的书生游子,还是在外打拼的青年们,不管是居住在城里的人,还是处在悠闲田园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念故乡,想念自己的亲人。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家团圆。因为月饼的形状像月亮圆圆的时候的样子,表示着团圆,所以会在中秋节吃月饼。
我本应在这种节日中开心一把,但是我现在的心情很矛盾,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了。别人家的月饼都是圆的,而我们家的月饼却缺了一块。
我的妈妈从还没有放假到__的会议开完了才可以休息,剩下的节假日啦,双休日啦,都要泡汤了!我相信这辽阔的新疆绝对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情。
我在班里就打探过了不下十个人的“月饼”是圆的。有的同学的爸爸妈妈是武警,因为那些做错事的使多少家庭的成员不能休息;有的同学的爸爸妈妈是支援南疆的;还有的同学的父母是交警大队的……有多少块“月饼”是残缺的啊!
外面的寒风怒吼着,咆哮着,把月亮姐姐吓得躲到了树后,树叶支持不住,开始剧烈摇晃,满满凉意。我找出一块月饼,悄无声息地细品着,慢慢地轻嚼着。外面热热闹闹,可心里却是凉的,像是有一块永不融化的冰,深深埋藏在心底。“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看来果然如此。
中秋佳节倍思亲啊!让我们的家人和我们一起团圆吧!让我们的“月饼”变得完整无缺吧!我相信这是每一个家庭的心声!我期望,这天底下的“月饼”都是圆的。
中秋节的感悟作文篇2
今天八月十五日,是每年一度的中秋节。人们在这一天中,吃月饼,赏月。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舒服的事情啊!我们坐在月光下,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那美丽的月亮是多么的惬意。
中秋节有许多传说,唯独,让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故事是——嫦娥奔月。相传,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叫嫦娥,她的丈夫是射日英雄——后羿。王母娘娘为了奖励后羿,赐给他了两粒仙丹,并告诉他:这仙丹吃一颗可以长生不老,如果吃两颗,便可以成仙。回到家后,后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嫦娥,并说:我们一人吃一颗,就可以长生不老,永远在一起。嫦娥想:我才不要长生不老,我要成仙。她趁后羿不在家,偷偷把仙丹都吃了。吃完后,嫦娥感觉身体飘起来了,快到天宫了,可嫦娥转念一想:如果我到了天宫,神仙们会不会骂我呢?嫦娥觉得没脸见人,便向月亮奔去……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佳节,举国欢庆。下面,就让大家来看看我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吧!
夜幕降临了,这时咚-咚-咚地放起了烟花,庆祝着这个家家团圆的节日。我呢,则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阳台上,望着月亮出神。今晚的月亮真美啊!圆圆满满地高挂在夜空。深蓝色的夜空没有一丝云彩,他们把整着舞台让给月亮姐姐吧!我仿佛看到了,那月亮上的嫦娥穿着雪白色的曳地长裙,带着长长的飘带,站在广寒宫里叹气,悔恨地说:当初,要是我没有偷吃仙丹,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住在这儿可真孤独啊!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妈妈心有灵犀地吟诵着诗走出来,赏完月就快去吃月饼吧!
回到屋里,我看见有许许多多的水果,有梨子、有苹果、有香蕉、还有柚子……除了有许多水果,还有许多月饼,有蛋黄月饼,有豆沙月饼,有海苔月饼,还有……看到这些月饼和水果,刚刚还沉默的我,现在又开心起来了,我大口大口的吃着月饼和水果,感觉真开心!
夜晚,我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月光,感觉今晚的月色特别亮!特别美!
中秋节的感悟作文篇3
又是一年月圆时,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我的思绪都不得不为那轮明月所牵绊。
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到中秋,家里都特别热闹,每个人都打扮得喜气洋洋,家中灯火通明,很和谐,很温馨。我们吃了团圆饭后,就抱着一堆月饼上了楼顶赏月。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轮圆圆的明月,只见她卖力地展现自己美丽的身姿,与旁边闪闪的星星一起构成了一幅浩渺的星月图,让人沉浸在它的宁静与美丽之中。我转头看了看爷爷,他乐呵呵的笑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爬满皱纹的脸上放着红光,就像田野上一穗淳朴的红高粱。旁边的爸爸妈妈边吃着月饼,边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奶奶也露出了可爱的笑容……这样其乐融融的画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上了小学,一切都改变了。我的作业特别多,即使是中秋节也不例外,而我又没有合理地安排时间去完成作业,只好囫囵吞枣地吃完团圆饭,匆匆上楼赏月了。仿佛我只是例行公事,走流程一般。那时的我,再也无暇体会赏月的乐趣,在我眼中,月亮还是与往年中秋一样的大,一样的圆。看了一会儿,我兴趣全无,心里总是念着那没有完成的作业,便匆匆下楼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望着我渐远的背影一脸愕然……
今年中秋,我早早地完成作业,我不紧不慢地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家中又恢复了那种欢乐和谐的气氛。赏月的时候,我觉得今年的月亮似乎特别的美,月亮好似有点害羞,躲在云朵后面,羞答答地探出头,看到没有什么危险,便一使劲从云朵后跳了出来,尽情地向我们展现她美丽的风姿。而爷爷,爸爸他们脸上又恢复了昔日的笑容,一家人的欢笑声回荡在这寂静美妙的夜晚中。
原来内心的得失,会影响赏月的心情,不是月亮不再美丽,而是我没有静下心去体会它的美。我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只要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才会发现它的美。
中秋节的感悟作文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到了,超市里月饼陆陆续续上架了,大街上的巨幅广告也在向我们招呼着这一节日的到来。
中秋节,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对于中国人来说,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这天,天上的明月如玉如盘般圆满,人们自然想到了家人的团聚,远在异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一说到中秋节,我们立马会想到月饼,月饼就像是中秋节的代言品。中国人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最初,月饼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拜月神的,后来人们在中秋节吃月饼,月饼也逐渐成为中秋节必备的食品。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人们吃月饼的习俗。
这一天,亲朋好友聚集一堂,好不热闹!大人们围在一起分享今年丰收的成果,对着朗朗明月忆苦思甜、畅想未来、享受亲情的温暖。小朋友们的节目就更多了!他们呼朋结伴地出去放烟花、戏耍、赏月、争论月亮上的故事……当然,同样令他们开心的是——这一天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琳琅满目、口味多样可口的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平日里不常吃到的其他佳肴在这一天也都可以一饱口福。总之,中秋节对他们来说是个充满欢乐而温暖的日子!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在异乡的游子来说,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古至今,这种乡愁一直萦绕在人们心间。游子们看到万家灯火通明、亲人团聚、圆满的月亮时会忍不住睹物思情。人们把酒问月,将祝福寄托给远方的亲人,愿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传统的中秋节呼唤着人们回归亲情,拾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感悟作文篇5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神州大地,亿万人翘首仰望那照亮过中国五千年历史、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诗文的明月,并毫不吝啬地给予许许多多的赞美……
然而每个人都知道:月有阴晴圆缺。每个月只有一次月圆,每一年只有一次中秋,更多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月牙、是弦月、是凸月……尽管如此,没有人因为月亮不是经常是圆的而批评她、贬低她、嘲笑她,而是耐心的等待她、期盼她,一旦她终于圆了,人们又是那么热情地赞美她、咏唱她……月亮是幸福的!
我想:人的.一生不也跟月亮差不多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缺陷,到逐渐完美,然后又逐步走向衰落,最终灭亡……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人永远是完美的!这一点也是任何一个明白人都清楚的。
然而,在当今的教育中,责备求全却又是如此的普遍,大到教育评价观念(一个学校的升学率、优秀率、低分控制率……)、考试制度(偏科总要吃亏,即使语文数理化再优秀,英语不行,一科就把你拉下马);小到平时的仪容仪表、行为规范、作业卫生……稍有不慎就会挨批评;甚至成绩一向很好的学生,偶尔一次考不好,也常常不能被家长和老师接受……更何况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又有问题的学生!
置身于这种教育制度之下的我们这些教师,也是在难以时时做到“世人皆醉、唯我独醒”,更何况有各种制度考评着你,于是,为学生一次忘了戴校卡、或忘了在检查之前剪了指甲、或在升国旗那天早上穿长裤而对学生大发雷霆……
如果我们能够用对待月亮的心情来对待我们的学生——承认他们的不完美,期待他们的完美,帮助他们实现完美……那么,许许多多的教育冲突,也许就没有了!学生们的成功之路,不就更加充满幸福感了吗?
中秋节的感悟作文篇6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农历八月十五,古称为仲秋,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为解惑中秋节,我提前几天就在电脑上大打出手,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同时每晚观察月亮的变化。我惊奇地发现,月亮变幻如此出乎我意料,尤其十三·十四满圆速度惊人。爷爷说:“月亮满圆心切,就像人间家家户户十五要团圆在一起的心情一样,恨不得飞起来呢!”的确,八月月亮多变化,初一初二黑麻麻,初三初四银钩挂,初八初九似龙牙,十一十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中秋月净无暇,圆如镜子照万家。
十五这天,我家小区真热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大包小包,喜气洋洋。我家也不例外,姥姥姥爷,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叔叔阿姨欢聚一堂,各种好吃的挤满了桌子,大家推杯问盏,问长问短,祝福佳语洋溢在欢快的音乐之中。
吃罢月饼·水果后,人们便涌出家门,来到假山旁赏月。今天的月亮那个大呀!那个圆呀!望着刺眼的月亮,我想起关于月亮的种种传说,我仿佛看到了嫦娥美丽的绸带在舞动;看到玉兔隐隐约约向我跑来;看到吴刚满脸汗珠在滚动。
月亮悄悄移去,而小区依旧欢声笑语。过了好久,不知不觉我回到了家中,躺在床上,脑海里仍然浮现着月亮的'故事。似醒似梦地想:长大我一定要到月亮上去,告诉嫦娥,后羿再见她现在很方便,有嫦娥飞船啦;告诉玉兔,不要再杵药了,地球现代化,什么药都能制了;告诉吴刚……
中秋节的感悟作文篇7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的感悟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