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的作文精选7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作文反思自己的行为与想法,能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为了写好作文而主动观察自然,能让人养成热爱生活的好习惯,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地震的作文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地震的作文精选7篇

关于地震的作文篇1

可曾在冰凉的城市里孤独得想大哭一场?可曾心力交悴,感觉自己再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秒就会疯掉?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舒适,但你是否想过为了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我最有感触的一件事就是和邻里的关系。以前在乡下,一个院子里的人,亲得像是一家人;到了城里,对门的人可以三个月了还不认识。于是有很多人感叹、担忧:我们的生活正在错位。

21世纪是个物质社会繁荣并且越发繁荣的时代,人们的目光也被纷繁的物质生活迷惑,姐姐的'导师说:“这是个信仰缺失的时代。”

这次的地震,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很多人现在还处于危险中。

但是,它让我看到了希望。无数的国人、外籍华人、外国友人,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无数的自愿者奔赴灾区,带去了食品、衣物,也带去了我们的关怀和希望,那些坚冰、那些隔阂瞬间破碎。无数的自愿者走上街道,进到社区,在把钱投进募捐箱的那一刻,我们又找回久未有过的关切和信任的感觉。我再次感到:这是个值得依赖的国家、这是个值得付出的社会!

大姑在医院当自愿者,看到一些很感人的事——孩子把买冰糕的钱拿来捐,虽然少,但孩子的懂事让人感动;一个捡垃圾的老婆婆捐了50元钱;还有很多学生,自己捐了钱,还要当自愿者,帮助募捐。

爷爷让我把已故奶奶的衣服全捐了,说:反正没人穿。但我知道,爷爷如何地爱奶奶,其实他也很舍不得的吧。

我到后西街募捐,一位卖菜的大娘,在塑料口袋里翻了很久,拿出一张整的5元给我,我猜:这会不会是她一天下来挣的钱呢?

还有很多不为我知道的事。

至少,在这个时候,这个社会是充满了希望的!

请大家一起来为灾区的人们出一份力,给他们一切的援助,并且在心里为他们祷告!

关于地震的作文篇2

记得那天,我和平常一样去上学,在操场上玩沙包。一不小心,就把沙包扔到了树上,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树杈晃了一下,沙包掉了下来,紧接着,地面开始晃动起来,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地震了!楼上的同学惊慌失措地往操场上跑,学校里一片混乱。到晚上看电视时,我才知道原来是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大地震。

几年过去了,我也学到了不少防震知识。地震时,如果在室外,就向空地跑,避开树木、高楼、广告牌等;如果在室内,就带好应急物品,往床下、卫生间、桌子下等地方躲避。

防地震演习及感受

为提高我校广大师生对地震来临时的防震避险意识,这半年来,我校利用不同的途径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于5月开展了一次模拟5-6级地震的地震防震演习。这次演习开展的目的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亲身参与,更广泛地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也借此检测我校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情况和应对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能力。

下午三点整,随着演习总指挥熊校长“地震演习开始”的命令,“呜……!”一声尖利的警报突然拉响,“地震了”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先前所习的要领立即迅速抱头,闭着眼快速往各自的桌子下钻。两分钟后,一声长鸣的哨音传来, “主震结束”,同学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有序地从不同的路线撤离教室。整个过程只用2分37秒,虽然短暂,但让我们这些学生获益匪浅。

这次演习活动开展得十分成功,在演习过程中,每位同学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这项任务,这个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懂得了在地震过程中如何逃生,也懂得如何与他人默契。真希望学校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如果汶川那里早开展这样的活动,灾难也不会这么惨!

关于地震的作文篇3

李蒙是班里的班长,他说自己以前没当过班干部,2008年8月1日复课回来后,他成了新班的班长。

“我现在的玩具少多了,以前住楼房的时候,家里的玩具可多了。”李蒙说起地震前自己家里的那些玩具,眼睛里流过一些失望,“不过现在跟我玩的`伙伴们多了。”

李蒙妈妈告诉我,地震时,自己正在帮刚睡醒的李蒙穿衣服。床突然晃动起来,“我以为是妈妈在摇床,妈妈以为是我在摇床,后来我就看到家里的房子裂开来了,我跟着妈妈往楼下跑。”李蒙说。

“地震那几天大家都很害怕,路一抢通,我们就把他送到外婆家里去了。他还羡慕我们有方便面吃,一直想回来呢。” 李蒙妈妈说。

“你光想着方便面,不怕余震啊?”我笑着逗他,李蒙想了想说:“不怕!”

李蒙妈妈告诉我,后来的日子里,每次发生余震,李蒙都会镇定地安慰其他小朋友们,叫他们不要害怕,板房很安全。他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第一时间看手表,爸爸妈妈回来后,他能说出每次余震发生时的准确时间。

“地震后,孩子比以前勇敢了,也独立多了。原来的家有80多个平方,李蒙晚上去上厕所,路灯总是开了一路,还一定要父母陪着。现在我们住在板房里,用的是公共厕所,走过去有100多米路,他一个人起床后拿着手电筒就自己去了。父母不在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看电视,没有以前那么依赖我们了。

“他一直惦记着要参加学校‘六一’儿童节的文艺表演,他有个节目是弹电子琴。地震了,电子琴没带出来,后来我们又到房子里把电子琴挖出来了。”

李蒙不好意思地笑笑,和妈妈扮鬼脸。

“你心里是不是觉得挺遗憾的啊,没能在‘六一’儿童节上表演节目?今年的儿童节演出,可以让你好好表现表现了。”我点点李蒙的鼻子。

“那时候我练得还不熟,下次我给同学们弹更好听的曲子。”李蒙笑着说。

他给我们弹了一曲《小乐曲》,说这首曲子很好听,特别欢快,代表着希望和幸福,爸爸妈妈和同学们都喜欢听他弹这个曲子。

关于地震的作文篇4

“地震啦,快跑啊,快跑啊!”随着一声声急促恐慌的喊声,柳浪闻莺附近的空地上、别墅里以及路上正在走的人们全都疯跑了起来,别墅里的往外冲,空地里的往前跑,一片混乱,闹得过路的行人骑车人不知所以然,呆呆地望着那些尖叫着落荒而逃的人们。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冯小刚大导演在拍《唐山大地震》,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采访活动。

当时,那些群众演员可真是演得惟妙惟肖,他们撞倒了大街上的盆栽也全然不顾。要知道为了拍好这部戏耗费大量资金不算(1.5个亿),还要消耗许多演员的精力和体力。譬如演员们最起码要辗转于唐山、杭州、汶川三个地方;又如杭州这两天的高温足以将摄制组“烤熟”,但为了获得逼真的镜头,演员们必须穿得严严实实,为一个匆匆而过的镜头反复表演。像陆毅送张静初回房那段足足拍了一下午;救援人员救起小女孩那一瞬的镜头耗时一整天……据说冯导演最近还因为劳累过度身体不适。

影片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一对龙凤胎,被压在一块石板的两端,他们的妈妈只能在两个中选择救一个。“撬起左边,就压死了右边的孩子,撬起右边,就压死了左边的孩子,最后母亲‘救儿杀女’……”这种生死抉择将触动所有的观众,也能让观众深刻地了解地震对于人们心灵的深深伤害。故事就是围绕这个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7岁女孩展开,讲述了她在经历了这场吞噬20多万条生命的天灾之后,经历的人生转折和内心变化。

因为《唐山大地震》这部片子,让我了解了30年前的那场难以让人释怀的大地震。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那场大地震吞噬了约三十万条性命,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无法消退的痛苦和难以言表的恐惧。我从《唐山大地震》,马上联想到了去年的汶川大地震,联想到了地震给当地人造成的'在精神上肉体上的难以磨灭的伤痛,他们中间有我从新闻、书本上了解到的,像何翠青、雷楚年、董培玉等等,也有和我有书信往来的勾琳,他们都是我的同龄人,但由于地震却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冯小刚导演拍这部片子的初衷就是为了展示地震给幸存下来的人们所带来的伤害。但是我在猜想:看了这部片子后,那些曾经受到过地震伤害的人们会不会因此勾起他们当时悲痛恐惧的回忆?我是想,好不容易抚平的伤口就别让它裂开啦!不过导演和演员们那种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关于地震的作文篇5

一次突如其来的7.8级的大地震,场面到处是断墙残壁,路塌了,房倒了,千千万万的人埋在了废墟下面,让刚刚度过母亲节的妈妈们的笑脸变成了谁看谁都落泪的悲哀,这就是四川——汶川。

我们是流着泪看完老师找来的照片的。这是一张从汶川地震现场发过来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妈妈,灰土垢脸,头发蓬乱,已经看不出她实际的年龄。她伤心欲绝,眼眶涌满了眼泪,倚坐在一个乱糟糟的烂铁堆边,右手攥着一条黄色的电焊枪的管子,左手紧紧捉住埋在乱砖、破窗下的自己的`孩子露出的衣物,大声地嘶叫着,似乎在喊:“救救我的孩子吧,救救我的孩子吧……”而他的孩子脸上已经没有了任何表情,头上方放着一个黄色的头盔,我想,一定是那位妈妈放的,他怕上面的墙块砸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微微张开嘴巴,我们似乎听到他在安慰自己的妈妈:“妈妈,别哭,妈妈,别哭!”

是啊,别哭,妈妈!因为所有的人都在关注你们,帮助你们,有政府在、有解放军叔叔在,有千千万万血肉同胞在,我们一定会救出你的儿子,救出所有妈妈的儿子。温爷爷不是已经到了灾区现场吗?你听,温爷爷的声音虽然沙哑但是非常坚决,你看,温爷爷的手紧紧攥住一个妈妈的手,虽然颤抖但非常有力,他布满血丝的眼睛虽然淌满泪水但非常坚毅,似乎在说:“放心,政府一定会尽全力营救!” 在这张温爷爷蹲在矮墙上的照片里,我似乎听到了弥漫着死亡气息的空中响起了嘹亮的歌声,它在告诉整个地球,中国人民是摧不跨的。

地震无情,人有情!香港同胞李嘉诚、成龙捐出了一千万港元,我们学校今天早上也举行了抗震救灾捐款活动。短短一天时间,全校捐出了四万多元,我也把自己100元零花钱放进了红色捐款箱。是啊,莫以善小而不为,只要能帮助灾区,我们再困难,都要出一份力,哪怕一篇,一元零花钱都是一种莫大的支持。

愿我们的妈妈们不再哭,愿灾区的人们能平安,并早日重建自己的家园!

关于地震的作文篇6

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它讲述了一个平凡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在一个小镇上,曾经发生了一场地震,有许多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掩埋了。

一位孩子的父亲,在安顿好自己的妻子后,便急忙赶着去救自己的儿子。当他赶往儿子的学校时,那所曾经美丽的学校如今已变成了一座废墟。“孩子,你在哪儿?孩子,我是爸爸啊!”他焦急喊着儿子的名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仍是没有任何回音。他彻底失望了,趴在地上大哭起来。“先生,请你离开,这里的学生已无一存活,这里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很危险!”工作人员亲切的说。“不,他不会死,我要救他。”他坚定的说。忽然,自己曾与儿子的对话在耳边回荡着。他曾与儿子说过不管将来发生了什么事,都会与他共同面对,绝不分开!

凭着这个信念,他突然发疯似的在他儿子班级附近找了起来。他用手,不停的向那厚厚的断砖挖了起来。无论工作人员怎样的劝说,都不能劝动他那固执的心。他只是说:“我相信我的儿子还没有死,他一定在那儿等着我来救他,你能帮帮我吗?”面对这位固执的父亲,工作人员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便丢下他一个人走了。由于他救子心切,便又向周围的人求助。别人都以为他因为失去了心爱的儿子过度伤心,而导致精神失常,也就没有人愿意搭理他。

见没人肯帮助自己,他只好有继续挖啊挖。在挖了一天一夜后,他终于听见了地低下有了一点儿动静,好像是有人在哭。“孩子是你吗?”听到这个声音哭声立刻停止了,“是我,爸爸!我们这儿还有好几个同学呢,我鼓励他们说您一定回来救我们的!”孩子自豪的说。“快来救人啊,我的儿子他没有死!”人们听到后纷纷赶来帮助他救儿。通过众人的努力,还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

“孩子,出来吧,现在没事了!”“不,让其他同学先出来吧!”终于,这位伟大的父亲救出了自己的儿子。他们父子俩紧紧的抱在了一起!记者将这动人的一幕拍了下来,许多观众看了,都流下了眼泪,是感动,也是祝福!是啊!母爱是伟大的,父爱是深沉的。这份深沉的父爱,也同样能感动于我们!

爸爸,我爱你!十一年来,我总觉得我和爸爸之间有所代沟。我爱看喜剧和科幻片,可爸爸却爱看战争的片子;我爱学舞蹈、唱卡拉ok,但父亲却说:以前我们村耍猴可好看咯!我觉得爸爸对我不闻不问的,连妈妈都说:“你怎么回家也不问问女儿的学习情况?看你这爸爸当的!” “唔,爸爸难道不爱我吗?”自从我心里有了这个疑问,也就有了和爸爸的距离。

一天,妈妈不在家,爸爸要带我和姐姐出去吃饭,但姐姐还没回来,我们便在超市的门口等她。突然,爸爸对我说::“我有一件事要去旁边朋友的店里处理一下,可是,让你一个人呆在这儿我却不放心啊!”“爸,你放心啦!我都读四年级了!这里是超市,人来人往的,没事!再说,你朋友店铺就在旁边,你快去快回就行了嘛!”我心里一震,感觉和父亲靠近了一些。

“哎呀,万一你被熏一下,就什么都不知道咯!不行,我不放心。” “唉,爸!我真的没关系。去吧,去吧!”我见爸爸有些为难,故意装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好吧,好吧,你注意安全啊!”爸爸又叮嘱了我一番。爸爸终于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有点走神儿,便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不行,不行,最近我们这刚发生一起命案,街上乱,我还是不放心!”爸爸走了不远又折了回来。望着爸爸,突然间,我心中一阵泛酸,脑中一下子浮现出爸爸面对我满分试卷时的笑脸,在朋友面前眉飞色舞地炫耀我的神情,和他太忙过年时来去匆匆的脚步,也想起了妈妈曾经对我说的一句话:他是在心里爱你……

我好像明白了这么多年来父亲是多么不容易,而我却不懂他的心。

关于地震的作文篇7

放眼世界,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雅安地震已经成为一场生命的劫难,但现在的救援行动都将化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告慰死者,可以提醒后人。

4月20日早晨,四川雅安7.0级地震突如其来,宁静的小城在重创之下一片狼藉。尘土满面的孩子,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墟,模糊的图像却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军队武警公安民政医疗等各个部门迅速行动,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中。与此同时,个人、企业、民间组织也开始自发地捐款捐物,爱心正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和死神进行赛跑。经历了五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磨炼,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去应对自然灾害。这让我们在悲伤中感到些许欣慰。

尽管科技日渐发达,地震仍然不可预知。面对天灾,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坚强挺立,也应该不断进步。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后,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已经于20xx年5月实施,应急救灾被纳入了法治轨道。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公民精神随之成长,很多人自发地为灾区的规划出谋划策,对应该用于重建的财物进行舆论监督。巨大的社会进步有目共睹,我们相信这些会在雅安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得到体现。

放眼世界,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两年前,汶川大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破坏力,使得桥梁断裂、楼宇坍塌,可是中国人没有被击倒。三岁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向救援者敬礼,年轻的警察妈妈敞开怀抱为失去母亲的婴儿哺乳,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这些细节。更忘不了举国默哀的.三分钟结束后,天安门广场上那经久不息的加油声,那一刻13亿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在齐心协力的救援中,人与人的隔膜打开了,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新的认识,整个社会焕发出更强大的活力。可以说,灾难之后的记忆强化了国民的忧患意识,提高了社会的应急能力,所以今天我们能以最高的效率进行震后救援。

在灾难面前,坚持以人为本,中国曾经创造了救援的奇迹。我们也期冀另一种奇迹能在将来出现,那就是大灾化为小难或者是有灾无难。这需要全体民众继续弘扬"汶川精神",强化忧患意识。

关于地震的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关于想象的作文精选5篇

地震应急演练的心得体会6篇

关于《青春》的作文精选5篇

关于蛇的作文精选5篇

关于亲情的作文精选6篇

关于元宵的作文精选6篇

关于做自己的作文精选6篇

关于我毕业的作文精选6篇

关于恋爱的作文精选5篇

关于春天的作文精选5篇

关于地震的作文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6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