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写作过程让我们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激发了我们对文学的热爱,写作文能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地驰骋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水稻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写水稻作文篇1
暑假接近尾声,马上要开学了,尽管心里有一千万个不愿意,也必须去。
回首暑假,在短短两个月,我还是干了许多有益的事,其中最让我难以忘记的还是收稻谷。
大概在十天前,一大早妈妈就叫我床,叫我去帮四伯娘他们打稻谷。我连饭都没有吃就被妈妈赶鸭子上架的,赶下了田,而在此之前我是没有打过稻谷的。
由于我没有打过稻谷,一开始我只有慢慢的自己摸索。旁边的人看到了,说:“稻谷不是你这样打的,应该是先将稻谷给全部握起来,再快速的将它割下来。”我照着他的方法来,开头那会儿我的速度慢,别人都割下两把了,我还刚刚割完一把,后来慢慢的我的速度跟上他们了。可是没过多久,也不知道是谁那么捣蛋将尖石头丢在田里,我一不小心踩了上去,将脚给我弄了条口子。我想到没有流多少血,就没管它。可能是幸运女神没在家,而倒霉男神来找我了。不一会儿,我觉得脑袋一阵神,就将手割了块肉,鲜血淋漓,好在肉没掉。
经过了差不多十天的时光了,至今仍还是看得出痕迹。
受伤之后,四伯娘就叫我休息,妈妈叫我去打破伤风。我不想去,于是妈妈就说:“你是不是以为我不敢打你嘛?”我一想到小学时妈妈打我的疼痛,我就情不自禁地打了个抖。于是在妈妈的威胁下,我还是没有骨气的去了。
然而,我的运气也是“好”到了极点,先是在去的路上把钱弄掉了,又是整个集市的医生都不在家。
几经周折,下午我才将破伤风打了。不得不吐槽一下,我看着那个医生眼睛一眯一眯的,我严重怀疑他眼睛不好,而且他还没戴眼镜,我心底暗暗发誓再也不来这里打针了。
第二天早上,我外公家打稻谷,我就去帮忙,去帮他们递稻谷,后来我问舅舅要ok绷,他问我要来干嘛?我将伤口拿给他看,后来他说了一句让我哭笑不得地话:“你要是早点拿给我看,打死我也不让你干”。
随着打稻谷的结束了,暑假也快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个月,但我觉得非常开心。
写水稻作文篇2
一个愉快的假期,我回到了美丽的家乡,一回到家乡,我觉得这里和城市真的与众不同,天空是湛蓝湛蓝的,水是清澈见底的,我还看见一片连着一片的稻田,稻子全是金黄金黄的。有一天我跟爷爷说:“爷爷,我想割水稻!”爷爷面带笑容地向我解释:“这个水稻呢!还不到收割的时候。”还没等爷爷说完我就抢着说:“我现在就想割。”爷爷耐心地告诉我:“不行,现在还没有成熟,割了就浪费了。”我遗憾地说:“哦!那我等它成熟那一天吧!”
我盼呀盼,一天,两天,三天……我把割水稻的工具都准备好了,我特别选了一把锋利的镰刀,还没到割稻子的时候,我整天想得失魂落魄,直到有一天爷爷笑眯眯的对我说:“莎莎,今天可以去收割稻子了”!我兴奋地拿起我的“武器”,跟着爷爷来到稻田里,我和爷爷不约而同地把鞋子脱掉,爷爷先摘了一颗水稻,把金黄的水稻放到嘴里嚼了一下,爷爷肯定地对我说:“这水稻确实可以收割了。”接着,爷爷拿着镰刀向我示范水稻怎么割,我站在一旁认真的看着爷爷,爷爷左手一转,抓起一把水稻,右手挥舞着镰刀,爷爷这样熟练的动作,像打太极一样。
我非常好奇,跃跃欲试也拿着镰刀模仿着学爷爷那样,我抓了一把水稻,但是没有抓到,我又抓了一次,终于抓到了,我高兴地说:“总算抓到你了,别想跑!”我拿着镰刀,害怕割到手,小心翼翼地割着,就这样,一把一把地割,我割得满头大汗,但是收割了很多稻子,割的稻子再放到打稻机里面把谷子打出来,我割的稻子打出来已经有一箩筐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特别的开心和兴奋!
太阳下山了,我们要回家了,我刚一转过身,就有一只蚱蜢从我面前跳过,我被它吓到了,爷爷果断地说:“别害怕,我把它抓起来。”我急不可待了:“快点!快点!快点把它抓起来!”爷爷一下子就把它给抓起来了,我羡慕地望着爷爷:“爷爷,你真厉害!”我回到家,马上拿了个玻璃瓶把它装了起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亲身体会到了其中的真正含义,也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干活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的辛苦!以前我只知道饭来张口,有时吃不完就把白花花的饭粒倒掉,完全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通过这次割稻子割的劳动,我明白了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决不能浪费!
割稻子虽然有点累,但它却带给了我在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感悟和乐趣!真快乐啊!
写水稻作文篇3
稻子在我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千百年来,人、土地和稻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我从小是吃滋养了人们躯体和生命的稻子长大的。稻子是我家乡主要的粮食作物,它滋养了我的身体和生命。
春天,农民伯伯把二三寸的秧苗到田里,灌足了水,接着除草、施肥,秧苗一天一天的长大了。
到了初夏,正是水稻生长的好时光。看,稻花开花了,小的可怜的花儿和谷粒差不多,嫩绿的颜色,没有香味儿,只有细小的花粉挂在稻穗上,十分不起眼。但它仍旧不动声色地默默生长。
转眼间,夏末金秋来到了,水田中的稻子长的'已有半人高了,跟春天那二三寸的秧苗已不相同,虽然仍是那纤细的茎,狭长的叶,但却换上了一身金金色的衣服,长出了一粒粒颗粒饱满的稻穗。微风一吹,一望无际的稻子,像金涛似的,一浪高过一浪,沉甸甸的谷穗不断向人们招手致意,它们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一浪高过一浪,欢快地奔向远方,跟茫茫的蓝天相接。
稻子全身都是宝,把谷子碾成白花花的米,那时人们吃的粮食;金黄的茎和叶不仅可以当柴烧,还可以用来做造纸的原料,稻子的作用真大呀!
我爱家乡,更爱稻子那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品格。
写水稻作文篇4
秋天是一个果实累累的季节,也是水稻收成的季节。今天,我们采风小组来到玉湖农厂体验农村生活割水稻。
来到田野,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水稻在阳光的照耀的下闪闪发光,随秋风起伏着金色的稻浪。
水稻的秆是空心的,叶子扁平而又细长,它是分节的,夏天的水稻是青绿色的稻穗的,秋天的水稻是金黄色的稻穗,把外壳打开就是我们平常食用的“米”。
我看见:农民们拿着带有锐利的锯齿的镰刀,穿着胶鞋,正在炎热的太阳底下卖力地干活,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滴下来,可他们不顾这一些,继续收割水稻。你瞧!他们那利索的动作:他们半蹲着,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左手抓住稻杆,右手飞舞镰刀,听“刷刷”声响,簇簇稻杆应声倒下,不到三分钟,两排水稻就被割完了。
我们脱掉鞋和袜子,赤脚踩在松软地田地上,像走在沼泽地里。农民交我们割水稻:左手拿着镰刀,右手抓住稻秆下方,左右摩擦,水稻就被割下来了。
懂得了怎么割水稻,我们便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有的割水稻,有的把水稻放成堆,过了一会儿,有的累得坐在坝埂上休息,有的还在干活……
通过这次割水稻我懂得了:农民们整天起早摸黑地到田地里干活,可他们的收入却很低,但他们从来都没有嫌弃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写水稻作文篇5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三亚试验基地做过一个梦:梦中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他和他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这是多么美妙的梦境!谁能不为一位水稻科学家对事业的如醉如痴,梦魂牵绕,发出由衷的赞叹呢?
袁隆平投身杂交水稻研究,一干就是几十年。他说,搞这个研究工作,是很苦的,头上有太阳晒,脚下是泥和水,但是在这里有希望,有目标,有成果,所以只感到快乐。几十年来,他基本上是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地从事他的研究。衣着简朴,饮食清淡,闲时拉拉小提琴自娱。
他的快乐,他的充实,来自他所执著的事业。他总结说,自己一是不怕失败,搞研究难免有失败,怕失败就不要搞研究;二是淡泊名利,人活在世上,要高尚一点,不要斤斤计较名利得失,过于计较,一旦得不到就很不痛快;三是生活俭朴,身体要好。这是一位做学问的人的人生三昧,很值得玩味。
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不趋时,不趋利,不赶时髦,不做“时尚才人”,不要把自己当“商品”。“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孟子》)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哪里钱多,就往哪里钻。搞文学专业的改行当律师,学遗传的去当会计,学考古的偏往仕途上挤……所谓“跳槽”,往往给自己出难题,结果像郑人一样,成了失败的典型。带来的是喜还是忧?假如做学问的人一味适应“市场需要”,想要多出几个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其可得乎?
除了跳出“市场”思维模式,选择自己的专业,还要根据自己的性情所近和能力所及。在这点上,胡适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他说:他已经六十二岁了,还不知道究竟该学什么,还在东摸摸,西摸摸,“也许我以后还要学水利工程亦未可知,虽则我现在头发都白了,还是无所专长、一无所成。可是我一生很快乐。”他没有依他人的外在的标准去学时髦。“我服从了自己的个性,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希望青年朋友们,接受我经验得来的这一个教训,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爱人要你学什么。要以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这个标准很重要。”(《胡适口述自传》)
生态环境对种水稻很重要,古人概括为任地、辨土、审时,违背这些自然规律,就叶大实少,多粃厚糠,食之不香。做学问也是如此:“强扭的瓜不甜”,也要看“天时”、“地利”,不能光盯着几个钱。从心理准备上讲,心猿意马难以到达彼岸,束腰禁欲,也不会爆出灵感的火花。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假如去掉“灵感”,就是“苦行僧”的哲学。灵感产生于快乐,产生于“性情所近,能力所及”的专心致志——这是成功的关键。
人生倏忽,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这一点上,深入地学下去和做下去,心无旁骛,才会有所成就。色诺芬说得好:大黄牛心目中的上帝,也只是一头牛。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把理想、生命和爱付诸自己的事业,他的人生是快乐的,他的梦也是快乐的,温馨的。
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迹作文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迹作文3
说起袁隆平爷爷,老百姓对他最熟悉不过了,是他研究出杂交水稻,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家的温饱问题,为老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在昨天上午也就是五月二十二号上午十点零七分,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
他的离去不但是我们整个中国的一大损失,更是这个世界的损失,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因为我们现在能吃上米饭,完完全全就是靠袁隆平爷爷的,要不然我们现在连填饱肚子都不知道是不是问题。我和家人都很崇拜他,爸爸也给我讲了他的伟大事迹,各个网站也发出袁隆平爷爷生前很多感人的故事,我才真正的对袁隆平爷爷有所了解。
袁隆平爷爷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等,袁隆平爷爷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绝对不是“一颗种子”那么简单的事情。
袁隆平,虽然并不是杂交水稻最早的创造者,但是他普及了杂交水稻,将杂交水稻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袁隆平首先提出“要想利用水稻杂交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而这个理论是对传统遗传学理论的挑战,等于否定了水稻这类雌雄共体,自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的传统观点。这种“否定”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而且效果很好,所以基本全盘否定了传统水稻育种理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大家应该都听过吧。意思就是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能有的吃已经很不错了,袁隆平爷爷用大半辈子的精力发明出了杂交水稻也拯救了我爷爷当代的那些人。也才有我爸爸那代人,也才有我们这代人。
现在的人都喜欢那些钢铁侠呀,蜘蛛侠呀,但是我觉得袁隆平爷爷才是我们真正的英雄。虽然我这三言两语,并表达不了袁隆平爷爷的伟大,但我就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出来。“中国人的一口饭,袁隆平爷爷的一辈子。”
我在此缅怀和感恩袁隆平爷爷,请大家珍惜我们现在的粮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迹作文4
我们失去了您,我们更要成为您。
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我漫不经心的翻看着新闻。突然,一盆冷水似乎浇到了我的头顶,一则新闻出现在我的眼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于2021年5月22日13:07逝世……
看到这么大的黑色标题,我呆若木鸡,震惊极了。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心中难过极了。他一个人拯救了全民族全世界的饭碗啊,就连外国人都对他敬佩不已!他曾多次被人邀请出国做演讲,他曾多次在严寒酷暑中奔波,只为了使人民吃饱饭,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今天上午,在我们班主任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也观看了关于袁爷爷的事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袁爷爷在大太阳底下只带领了两位学员就开始观察稻谷的生长。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于推广发明三系法优型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说过,他一生只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的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爷爷毕生都在努力的使自己的梦想成真。
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职专注于田畴,饕餮之年,仍坚持在炎热的夏日搞研究……他的愿望是:我们的饭碗要牢牢的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
医科大中显不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的故事。我们要向袁爷爷学习。不浪费碗中的每一粒粮食,不让袁爷爷在另一个世界中寒心。
水稻之父袁隆平事迹作文5
2021年5月22日13:07,华夏大地万户千家传来米饭的香气,一个声音说到元老该走了,袁老说再给我点时间,等孩子们把午饭安心吃完在走吧,这是袁隆平院士去世消息时,一位网友的留言。
田地上有一个人,他时而观望倒称或拿个本子记录着什么烈日,下身穿一件宽松的白衬衣,一副老农民般的辉煌,面孔是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了一条条沟壑,在起伏间留下了风雨打斗的痕迹。而这个人就是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院士通过研究,他发现了水稻可以杂交,他每年至少有300天是在稻田里度过了,在1973年,他和助手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每亩水稻生产提高20%,每年可多收1亿多千克的粮食,可多养活7,500万人口。
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袁隆平院士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研究,淡泊名利,一件农夫波法智慧,收获富足。
袁隆平有两个伟大的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颠覆盖全球梦。袁隆平院士这两个梦想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袁隆平院士逝世,试试这个消息一出我们举国通悼。
衷心感谢您元爷爷您在农业领域里的无私奉献和付出才换来了我们今天衣食无忧的生活。
写水稻作文篇6
虽然从小生活在农村,但基本已和干农活绝了缘,这次研学活动中竟然让我体验了一回割水稻。
这天上午,老师带着我们全班来到实践基地的快乐生产队这是一片农场,天下粮仓四个大字映入眼帘,金黄的稻子在微风中笑弯了腰,似乎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大米由种子到收获的过程,并亲自示范了手持镰刀割稻子的动作。之后就是我们轮流体验割稻子了。
女生们先上场,男生则在一旁观看。她们有的将镰刀当成了柴刀砍了起来,有的将稻子连根拔起从那杂乱无章的动作可以肯定,她们应该都是没有干过什么农活的。
轮到我上场了。我挽起袖子弯下腰,左手抓一把水稻,右手用镰刀从稻子的根部割去,这样一把稻子就攥在了手里。继续割,不一会儿身旁就叠起了一小堆稻子。我看看旁边的洋洋同学,可能因为他身体太胖了,虽然没割下几根稻子,此时已经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
我们抱起自己的割下的稻子,来到天下粮仓前的台阶上拍下了一张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的集体照。
因为这次劳动的时间比较短,我并没有感觉到有多么劳累,但我知道真正的农事劳动是很辛苦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写水稻作文篇7
乡下,黄昏时分,太阳失去了白日的余威,随着归巢鸟儿的翅膀躲到西山下去了,日子长了许多,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凉风习习,正好独自一个人到田野里去走走。
田野里,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绿色,这里是水稻的天下,绿色的世界,已经成活的秧苗在微风中扭着腰肢,一排排,一行行,整整齐齐,在我面前铺展开来,向远处荡漾、延伸,直到我目力不及的远方。稻田间隙的水里映出了蓝蓝的天,棉花团似的云。
不一会儿,夕阳染红了天边的云霞,染了绿的青翠,成为奇异的混合色,一半是红,一半是绿,如同一幅色彩缤纷的风景油画。
我行走在这幅油画里,脚下是松软的田埂,两边的秧苗列队而立,等待着我的检阅。那首老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蓦然间在耳畔响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与我相伴……
我真想像儿时一样,两手提着鞋子,卷起裤脚,露出膝盖,赤脚走在松软潮湿的田埂上,任由嫩绿的小草吻着我的脚底,那久违痒酥酥的滋味一时涌上心头,何等的惬意!那开着的野花也来凑热闹,似乎也要为这美丽的田野点缀上一点点细碎的黄色。
燕子们在不远处的电线上呢喃着,站成五线谱似的,像不规则的音符。麻雀呢,趁着凉风在树叶里叽叽喳喳闹个不停。
在田埂的尽头蹲下来,贴近秧苗,真想听听水稻拔节长高的歌唱。在离家工作前的时候,明月当空的晚上,常随父亲穿梭在田埂上,一只手拿着手电筒,一只手拉着绳子的一头,父子俩一人在上埂,一人在下埂,随着绳子在秧苗上拖过,吓得正在啃秧苗的老鼠逃之夭夭,弄得田里的水哗哗作响。那时的稻田里,在水稻孕穗时节,几乎没有麻雀,白天不用防麻雀来啄稻穗,却要防老鼠在晚上来咬稻苗。现在呢,白天防止麻雀偷食,晚上要防老鼠,一点都不省心。如今父亲老了,对于自家这块种了近二十年的土地,有了感情,对驱赶老鼠的事依然乐此不疲,看到秧苗一天天长高,脸上总有抑制不住地笑。
这样想着,所有与水稻有关的往事都扑面而来。曾经,我与水稻是多么的亲近;如今,虽然在生活中远离了稻田,但那种对水稻的亲近感却不曾减少半分。因为,水稻已生长在了我的生命里,今生今世与我息息相关。
想起诗人海子的那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何必从明天开始呢,现在就做个幸福的人,现在就做一株幸福的水稻,多好啊!
写水稻作文篇8
家里种植了好几亩水稻,每年爸爸在种植前,都会用把稻谷的种子准备好,再播种下去。
科学课我们学习了植物是怎样生长的,正值播种季节,科学老师要求我们回家向爸爸或爷爷请教水稻的种植过程。有一天中午,我便央求爸爸向我介绍水稻的种植过程,于是我用心地把它的过程记下来。
首先是浸种子。水稻种子大多是爸爸从街上买回来的,如果从自家准备的隔年种子,产量可能不是很高,我们是袁隆平的家乡,一般都是买的隆平高科种子。回到家,爸爸把种子用蛇皮袋子装起来,先在池塘里浸泡,用篾箕把种子里面的稗籽去掉,还筛选去杂质,然后回到家,用大锅烧温热水泡几个小时。热水的温度不能超过40度。凭手感就能够知道温度高不高。因为人体的温度是37度左右。我问:“这是为什么呀?”爸爸和蔼可亲地对我说:“难道你不知道种子的萌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吗?春天如果温度低的话,就不容易萌发。”喏,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爸爸把种子放在簸箕上,然后用草盖上,目的是增加室内的温度。每浸泡一天一夜后,然后又把它放在池塘里浸透一下,是因为池塘里的水含有许多的腐殖质,有利于种子的萌芽。过了大约一个星期左右,种子上面有小芽产生,大约三厘米左右,这样的种子就可以在田里播种了。
第二步是播种。一般是种两季,有的田也只能种一季,因为那种田是很低的,我们叫它腊水田。在播种前,先得请人用犁把田耕作匀称,每亩田撒多少斤种子,然后计算这块田有几亩,分为了几垄,然后每垄需要多少斤,用称一称就可以了,撒种子还是很有技巧的。否则两边的没有撒均匀,或许先撒的是很密的,后来的就是撒得很希了,那么等稻苗长到十至二十厘米高的时候,就必须均稻苗。
第三步是晒田,稻种种下去后是需要晒田的,但不能让田开口,田口的纹丝也只能有手指头那么宽,这时就需要给稻苗加水了,水一般以覆盖稻床一巴掌厚为准。加水后的稻种就会蹭蹭蹭地往上冒。这时,农民伯伯就会抓住这个机会,给种子经常的施肥。稻苗在长,同时稻田里的稗草也在长,必须得花一点时间把稗草除掉,打除草剂,但除草剂是一种剧毒农药。有可以伤到稻苗,最好是亲身用手去除掉,这样的稗草还可以给鱼吃,真是一举双收。
第四步是打农药。稻谷从播种到收割至少要三四个月,等到插下去的稻苗生长到可以抽稻穗的时候,这时也是稻虫最多的季节。什么飞虱冥,稻冥虫呀不停地往里钻。严重的时候导致稻梗站不起来,这样割谷机是很不好割的,需要花大价钱,而且会浪费粮食的。因为必须及早地除虫。
第五步是收割。现在农村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只有老人和孩子。因为只得请有收割机的叔叔们帮忙,才能把谷子割回家。
我的家因为爸爸妈妈都在家,而且我们家也有收割机,所以,爸爸经常帮别人割稻子,挣钱养家糊口。这天,虽然我把他们的午休时间给“牺牲”了。但是学有所获,我和妈妈都很快乐。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给了我快乐的童年。
写水稻作文8篇相关文章:
★ 写难过的作文8篇
★ “我”写作文8篇
★ 写水池的作文8篇
★ 写性格的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