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整理自己的思绪,理清纷繁复杂的情感,一篇具有画面感的作文能够让读者在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场景,感受故事的氛围,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欢度元宵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欢度元宵作文篇1
春节已经过去了,元宵节也过去了。昨天就是元宵节,在元宵节的这一天我过得是非常的愉快的,请听我细细道来吧!
元宵节那一天,我一回到家里的时候就立刻去写作业,不一会儿作业就完成了。我和弟弟吃了元宵,拿上炮,欢欢喜喜蹦跳着下楼放炮去了。
我和弟弟刚下去,便听见空中传出了“哧溜”的声音,好像百鸟也在为这元宵佳节高唱赞美之歌。“砰!”一声,我们都吓了一大跳,抬头一看,原来是一朵“五颜六色”的花儿在空中开放了!我们都赞叹:“真是漂亮!”
我们一路小跑到了广场,先点燃了鞭炮,“噼噼啪啪”鞭炮响了,震的我们都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我情不自禁的叫了起来“放炮喽!放炮喽!”我们先放了一个喷花,喷花先开始喷,之后又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响声,喷的越来越高,接着,便慢慢的,喷的越来越小了,直到没有。接下来,我们放的是礼花,我拿上打火机,一点着,就马上跑开,并习惯性的用手捂住了耳朵。“哧~~啪”礼花以每秒一次的频率飞上天再炸开,好看极了。
似乎响应我们似的,园子的其他地方,礼花也竞相开放:“红牡丹”繁花似锦,“金菊”金光灿烂,“春风杨柳”绿叶莹莹。节日的夜空简直像个大花园,漂亮极了。
可惜的是,我们很快就把炮放完了,只好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的学习、生活也像礼花一样,竞相开放。
欢度元宵作文篇2
家乡的元宵节,是名符其实的“灯笼节”,或许是农村人对吃不是太感兴趣吧,吃元宵只是这一天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正月十二开始,孩子便开始准备灯笼,有的家里有心灵手巧的大人,就用手工制作一个,买些彩纸,再准备些竹子或木棍一类,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如莲花型,兔子型,鼓形等各种各样的灯笼,的便是仿照宫灯制的转灯,蜡烛一点,便可随着烟旋转起来。也有图方便的在市场上购买灯笼,有纸糊的,多斗是点蜡烛,如西瓜灯笼、火罐灯笼,也有塑料的,轻巧耐用,多半可以安装上电池。
城里的正月十五,主要是灯谜晚会,猜猜灯谜,而乡里的正月十五便是村里的灯展,“正月十五雪打灯”,预示着今年肯定会有好收成,每年的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孩子们挑灯笼的时候,孩子们把灯笼选好,雀跃着等天黑,不到天黑孩子们便把灯笼提好,点上蜡烛或是打开灯笼开关,提着在村庄里转悠,等孩子的灯笼都挑出来后,便自发的挑在一起,互相比比看看,看谁的形状好看,谁的结实,也有搞怪的孩子,故意互相碰撞灯笼,有用纸糊的点蜡烛的孩子,不小心把灯笼碰着,便使劲的在地上摔,火熄了,可是灯笼没了,便哭着跑回家再找一个灯笼。更有好事者,会因一个灯笼和伙伴们打起来,管你是什么辈份,是否亲戚,这会灯笼是最体面最代表尊严的东西。村庄里随处可见的是红彤彤的灯笼,孩子的喧闹声、哭喊声和喧哗声,村庄里不再安稳,因灯笼而红火起来。
说起正月十五吃的东西,家乡还有一种东西,便是“灯盏”,用荞面做成的圆形食品,中间还可以点上蜡烛,有一种怀旧的感觉,吃了以后可以保平安健康之意吧?
欢度元宵作文篇3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年,我度过了一个特别热闹的宵夜。
说特别,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度假。过去,每年正月十五,家里人都准备早早看灯笼。每年,我都能欣赏到美丽、新颖、多彩的灯笼,也能看到美丽、迷人、多彩的烟花。据我妈说,张掖的灯会比林泽的更清楚,所以我征得我爸妈同意,在张掖大妈家过元宵节。
我姑姑煮饺子很早,圆圆的,从甜到甜的味道,但是我和哥哥只吃了几个,还缠着我姑姑带我们去看灯。
到了广场,啊,人山人海,各种形状大小的灯笼簇拥着,让人眼花缭乱。有燃烧的`金鱼灯,象征奥运会的福娃灯,孔雀开屏灯。今年是牛年,牛是主角。还有金牛泉灯、牧童戏牛灯、斗牛灯,一排排闪亮的花牛灯,祝福人们的健康、事业和生活。
远处,闪烁的灯塔吸引了我。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到达前线。高大的灯塔用美丽的霓虹灯装饰着,红、蓝、黄、绿,五颜六色。他们站在广场中央,非常漂亮。
过了一会儿,我们又来到了甘泉公园,那里挂着许多灯,尤其是可爱的娃娃灯、美丽的孔雀灯和金元宝灯,让人有一种怀旧的感觉。
这时,随着隆隆的声音,广场上的天空突然亮了起来。哦,原来是烟花。这是我最期待的。我看到烟花像美丽的花朵一样在空中绽放,慢慢消失。有些像美丽的流星划过天空,有些像美丽的花朵从遥远的天空慢慢落下。
正月十五张掖多热闹,元宵节夜景多迷人!
欢度元宵作文篇4
元宵节,我去姑姑家做客,楼下是高新区政府,摆了许多的花灯。我与表弟表妹便下楼看花灯,样子自是好看我就不一一介绍。
4点的时候,有人就开始贴灯谜了。过了一会有人又忽然叫起来:“四点半领奖。”人群里轰然炸起,大家开始站在一起猜灯谜。我猛然间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宝钗虽然是只有十几岁,可是长的如天仙一般超群脱俗;天仙似的`人也曾在灯下猜谜。只是美人站在灯下明眸忽闪一定更有一番风情。
同样的年龄,我和表弟表妹比起来,我们看着一串一串的灯谜,猜就无人会了,但一想到奖品,那灯谜刹时好像风干的牛肉干;我们更像是在花灯下留着口水的哈巴狗。
不过人群渐渐分散开,大家开始占山为王,四点半的时候才让撕下来,于是一人手里拽着一章灯谜,我和表弟表妹也占了3个,我们高举着手,排成一队。因为我稍胖,他俩很瘦,远远看着就和110一样。猜是不会猜的,可是人人都有手机呀,人人都能上网,上网搜搜不就找到了吗?于是我开始狂摁手机,不一会三个谜底就出来了,真是得来毫不费功夫。等到四点半的时候,人们齐刷刷的撕下了灯谜。
我不禁感慨,高科技的进步,使我们变成了不爱动脑筋的人。虽然我们没有宝玉黛玉的聪慧可也不必费劲心思猜什么(本来就猜不出),但我有手机,手机能上网。一机在握,何须动脑?想起国外的素质,可以考试的时候带计算器,历史不需死记硬背某事件的年代、某伟大人物的生卒年龄,只需写对事件的观点。有电脑你查一查就行,还用得着你背吗?当科技如此发达,对人的大脑是好还是不好呢?
欢度元宵作文篇5
元宵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元宵节有着传统的习俗,就是吃汤圆。汤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也非常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因为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为“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元宵早晨都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我爱吃汤圆,也爱看它漂在水中的样子,记得有一次,也是这元宵节的早晨,妈妈起床做汤圆给我吃,只见妈妈们先把糯米面倒进盆里,用温开水调和后,把它揉成一个面团,然后每一次从大面团上揪下一小面团放在手里圆成一个圆圆的头的样子,然后往中间放糖,再把它们圆成一小个乒乓球大小的形状,待锅里的水开了之后,就把它们全部放下去。妈妈盖上锅盖,便只剩下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了。贪吃的我常常偷偷揭开锅盖看着,只见那一个个白色的小球摆放在水底,不一会,有几个先漂了上来,接着又是几个,渐渐地便漂的漂,落的落,煞是可爱。
不知不觉,妈妈用沾满了面粉的手点了一下我的鼻子。原来看着锅里的汤圆,我早已经“垂诞三尺”了。于是,妈妈找来筷子,从锅里挑炼起几个漂着的汤圆,汤圆上冒着热气,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用筷子夹了一个往嘴里塞。烫是烫,可那软绵,香甜甜的感觉实在是好极了。我不由得对妈妈竖起大拇指。
妈妈告诉我说:“汤圆象征幸福团圆。它的名字更代表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欢度元宵作文篇6
“啊!元宵节终于到了!”这是我盼望已久的节日,因为每到元宵节奶奶就会教我包汤圆。我还听说大家都要来我家做客呢,这件事情让我激动不已。
夜色渐渐弥漫,“元宵节现在开始!”我大声一喊,大家都欢呼起来。这时候我和表弟像两个高级服务员,开始为客人们服务了!大家一看都纷纷喊了起来!这个说:“王小妹,拿个碗过来!”那个说:“沈小弟,搬个小凳子!”……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把我和表弟累得筋疲力尽,但是我们还是觉得那么快乐、有趣。
“开始包汤圆了!”奶奶在厨房大声喊。“哈哈!”我和表弟叫了起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呀!”我们笑嘻嘻地跑到厨房。只见奶奶拿了些汤圆粉,和了水,开始搅拌。过了一会儿,白白的面团出现了。奶奶再拿出黑黒的汤圆馅儿,说:“这里边有芝麻、花生、核桃……”听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奶奶把馅儿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对我俩说:“你们先把面团搓圆,再压平,包上馅儿,再搓圆就行了。开始吧!”终于开始做汤圆了,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可是我们都是第一次包汤圆,搞得乱七八糟,出尽了洋相。包着包着,“啊!”表弟大声一叫。我奇怪地问:“怎么啦?”他慌乱地说:“姐!你的芝麻馅儿掉出来啦!”我一看,只见馅儿从汤圆的左边冒了出来,我连忙拿起一块面补上去,可是补了左边,馅儿又从右边冒了出来,我只好又拿了一块面补在右边。就这样东补一块,西补一块,最后我的汤圆变成了一个小胖子,肚子大大的,头圆圆的,非常可爱,和其他汤圆比真是一个“加大号”。表弟见了笑得直不起腰,我也觉得它可爱极了,我想:看来做家务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呀。
欢度元宵作文篇7
正月十五元宵节,早上,我看见姥姥揉面团娴熟的翻过来,掉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还时不时的让我按住盆,倒下开水,面粉成型了。姥姥开始做汤圆了,她先取出一小块面粉团,在中间开个小洞,双手有节奏的将一个小洞变成一个大洞,在洞里放入黑芝麻,又慢慢地的将四周的面粉往洞里靠,洞又没了,我认真地学习着,一眨眼功夫,二十个汤圆可以放入锅里了。汤圆在沸水中翻滚着,再慢慢浮上来。汤圆好了,我盛了一碗,刚吃一个,一种香香的味道在我口中蔓延开来,好吃极了!
晚上,我们一家去公园,那有燃灯的、踩高跷的和舞狮灯子的,各处都充满着快乐的气氛。不知谁说一句:“看这边的花灯多漂亮啊!”我们顺着声音望去,哇!花灯的颜色各种各样,有黄的,粉的,绿的,蓝的,七彩的,紫的等等,漂亮极了!这边还有猜谜大会呢!我也挤了进去,还猜中了两条灯谜呢!
对了,说到这里,大家还不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吧!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农历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节日文化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汉代,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有又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天了解到这么多知识,我很高兴,我希望下次还过这么快乐的元宵节。
欢度元宵作文篇8
朋友们,元宵节你——定过得开心吧?玩得痛快吧?我度过了一个开心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乘车来到了登封,看灯展。这里大街小巷都挂满了五光十色各种各样的灯笼,热闹非凡,真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家家户户也挂上了大红西瓜花灯,街道两旁的树上也挂满了闪闪发光的彩灯,像天上的星星。而且还有孔明灯、橘灯、……丰富多彩,使人眼花缭乱。在礼堂的花灯更美丽,更辉煌。那里有金虎灯,金虎灯是我最喜欢的灯,是两只凶恶的老虎,张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瞪着恶狠狠的眼睛,好像在争抢食物,栩栩如生,这两只老虎还喻意着虎年虎虎生威。还有绿树灯,碧绿的叶子像一块块无瑕的翡翠。还有《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灯,桃灯,鲤鱼灯……真是目不暇接啊!
忽然,天空中放起了五彩缤纷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像白天一样,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渐渐的火花消失的无影无踪,刚才的情景还在脑海里回荡,“嗵”的一声巨响,有一个烟花飞上天空,好像把天空炸了一个洞,无数的星星飞落下来。接二连三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满天星,还有的像流星雨,绚丽多彩。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的欢呼声和赞叹声也沸腾起来,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仿佛一朵朵美丽的花。生活多么美好呀!
这个元宵节过的太开心了,你们呢?
欢度元宵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