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心得7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认真撰写心得能够帮助我们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心得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与需求,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建国大业》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建国大业》心得7篇

《建国大业》心得篇1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这是望上很经典的名句。起初只是抱着看群星的想法去看这部片子——《建国大业》。于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我认真的去看影片,但是很快,我就被影片中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所深深触动,即使它们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却给了我一个有色彩感的生动的历史课。

在这部影片中,众多民星不负众望,所扮演的角色惟妙惟肖,真情流露!让我感受到中国二字在国民心中的分量!我很替那些演员祝福,因为在我眼里那是光荣的!

在这部影片中,给我印象很深的特别是陈坤演的蒋经国,很让人记忆犹新…在上海反腐事件以及在溪口照顾父亲都赢得了所有人的关注与支持。通过观看这一幕,让我了解到爱国的真正蕴意,如何去承担做个爱国、责任的公民。更能深层次去感触父母对我们子女无微不至地照顾。于是让我们更坚定不移虔诚感谢,父母的爱!

看 《建国大业》领悟最深刻:在1948建国前风云变幻,一场辛酸的悲剧上演:中国人杀害中国人…中国老百姓,士兵们,死亡惨重,然后回想现在幸福的生活,得来不易啊!

回想漫长60年岁月,留给我们每个人不仅有欢乐、泪水、感动……在这里真诚的希望大家或单纯以一位中国人的身份去观看《建国大业》来尽情了解中国特色,而不是仅仅“因为别人说好”的热闹心态而去观看。

对了,我还想说的是当你目睹伟大的领袖人物毛泽东穿着土气的衣服,吃着普通的事食物,在农村的窑洞里运筹帷幄,打下江山!有人说,毛泽东这拼的是内功!劝勉我们下一代要严于克己,实事求是。

这部电影承载着十亿中国人的新,就让我们在此时此刻手拉手,心连心,去欣赏这场华丽的盛宴!

《建国大业》心得篇2

当看到《建国大业》的宣传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不想去看这部影片。它以众星云集来做宣传,我想这大概又是电影公司的噱头,而影片的质量以及其还原事实的真实性的程度有待考证。然而,现在看过这部影片后,我实在被影片的内容感动了。

首先,从影片的跨度上来说。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庆会谈到最后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中间四年多时间中的共产党,国民党和各个民主党派之间的种种变化,纠葛都一一的展现。有人在看完后说,电影显得有些仓促,各个时期过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说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展现出全景的建国过程,不管对谁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韩三平的这种表现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其次,从各党的形象塑造上来说。共产党一如往常的电视剧般是友好、宽博、始终为着全国人民的利益的形象。而影片的出彩之处是将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部分党员的血肉形象表现出来。让我们看到国民党之所以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完全是阶级的问题,是国民党内部太复杂的原因,而非我们一直以为的个人的因素。并且,我们在影片中可以到,在国民党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热爱祖国的,也是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早日强盛的。当要提议划江而治和要做出是否轰炸北平时,蒋介石都是放下个人得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除了国共两党,民主党派的刻画同样很有力道,民革、民盟等党派屡屡受毛主席邀请北上,虽心有所属,采用的策略还都是打太极。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人还是很好的反射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及他们的软弱(这是毛主席说的),他们作壁上观、静待时局,不轻易为动,更加重了他们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身处这个水深火热时局里的身不由己。这些民主党派在大局落定之际投诚,毛主席不计前嫌亲迎接纳,并许以国家副主席和人大代表之席位,从而将共产党、毛主席的豁达胸怀铺展的淋漓尽致。影片最后以定国歌、国旗而结束,众代表在激烈讨论选定四星环绕的五星红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国大业其实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个风口浪尖的年头,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从影片的内容上来说,《建国大业》所讲的,其实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前的国家编年史,并顺便道出人心向背定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道理。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历史书上已经讲了无数遍,正义和邪恶也摆的明朗,《建国大业》所突破的一个思想关卡,就是把国军从牢笼中解放,用“国民党也是人”的全新观念替代了“国民党是吃人老虎”的陈腐思想。这当然是思想领域的一大进步,既顺应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又弘扬了“和平解放”的思想。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这个时候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大党派联合抗击了外敌。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从影片的思想上,一、得民心者得天下看过《建国大业》,我们应该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个历史反复的年头风云诡谲,充斥着尔虞我诈和暗地纷争,党中央和毛主席用胸怀回应纷至沓来的利剑,毫无计较本方的利害得失。从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和平时光,到烽烟再起、内战轰鸣的残酷岁月,作为中国旗帜的共产党屹立不摇,靠的是领导人的气魄,以及人心向背的逐渐升级。黄建新的任务基本上是在还原历史,他抛弃了明暗对立的固有模式,更多的安插了第三方,即民主党派的历史视点,主席说的好:“民族资产阶级有种两面性,我们要把他们争取过来”所以这部片子的重心,并不是耍枪杆子玩炮灰炫耀武力,而是以千千万万革命者的气场、无穷无尽国民军的沮丧、隔岸观火的民主党派之转变来看待人心问题,这个江山并不是打来的,而根本是以民心换来的。

从影片的意义上来说,影片刻画了新中国成立的艰苦历程。这让中国革命的胜利,更具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最后,是影片对我们的启示。在《建国大业》讲述了共产党从1945年起至1949年期间,与国民党斗智斗勇,最后终于建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国。这里启示我们的有很多。首先,它告诉我们: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掌握了自己命运、团结起来的人民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历史伟业。其次,它提醒着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最后,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深刻的爱着自己的祖国。因为正是有了先辈的执着,才有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大国,才有了我辈的享乐与自由。

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继续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继续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建国大业》心得篇3

在老师的建议下,我观看了我国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它不象古装片,体现古装文化;不象武打片,打得“热火朝天”;也不象搞笑片,让人笑得前仰后合。这部电影,真值得中华子女一看。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新中国的成立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回顾从前,看着现在,展望未来,感慨万千:只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能创造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部电影,我赞扬;看了这部电影,我憎恨;看了这部电影,我自豪;看了这部电影,我伤心。

我赞扬中国的士兵。他们和平解放了上海,却不闯进空无一人的名宅去睡,而是齐刷刷地躺在地上睡。这是一支有纪律、有组织的队伍!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宋庆龄清晨散步时看见了这感人的一幕,眼眶顿时湿润了,她终于明白,共产党为什么会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懂得老百姓所想的东西,才能得到全天下!

我憎恨那时的国民党。本来好好地团结一致,为什么不能让中国和平让世界和平,而是撕毁《双十协定》,引发了一场战争呢?同在一片土地上,身穿中山装,却偏偏不让中国太平呢?为什么要杀害维护和平的革命进步人士呢?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我自豪,中国共产党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生命与热血换来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我伤心,在这场腥风血雨中,有许许多多的英雄烈士为此光荣地牺牲。

当战争结束后,周恩来、朱德等四个人一起尽情地喝酒、欢歌。似睡非睡的毛主席欣慰地笑了,他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

所以我们应该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回想刚刚过去的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六十周年庆典场景,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国家正变得日益繁荣富强。那一列列整齐的军队接受_的检阅,他们不正是踏着前辈的足迹走来的吗?这时举国欢腾,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伟大复兴!回想六十年前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怎能不让人自豪?

我是中国人,我为祖国自豪!

《建国大业》心得篇4

影片从抗战胜利首次国共和谈开始,当时国民党在底盘和装备上优于共产党,于是在中国民主同盟领袖张澜的调和下,在重庆进行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当时一心想消灭我党,当然不会真的进行和谈,他们在和谈的掩盖下不断的攻击我党的地盘,试图消灭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武装。所幸我们的领袖毛主席眼光犀利,看清楚了敌人的真面目,没有让反动派的阴谋得逞。

在之后的国共内战中,我们党的军队以退为进,农村包围城市,并团结广大的农民群众,取得了连连的胜利。而国民党反动派却不断的欺凌各个民主党派人士,将民盟等有地位的党派实力压榨的无法生存,不得不投奔我党的怀抱。连李济深这样的老国民党,也因为受蒋介石的排挤,而和我党走到了一起。

随着众多有影响力的势力和国民党分道扬镳,蒋介石老反动派终于走到了众叛亲离的境地。不得不辞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职位,而代总统李宗仁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不得不和我党进行和谈。这时我党在军事上占有,在国内大势力全部支持的情况下,当然不会和国民党和谈,但由于要显得有风范并重视和平,就像国民党提出了非常苛刻的8个条件,逼得国民党不得不和我们继续打仗。并借机一直把蒋介石等人赶到了台湾去。

在抗战后期,我党不仅仅是团结农民和工人阶级的力量,我们还要团结商人和企业家,这一点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好像是在买烟买不到之后领悟到的。而且,我们还要团结各个党派的实力,包括有虽然失败但是仍有影响力的国民党,我们的主席不惜牺牲一定的利益,换取他们的支持,比如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我们为了她支持我们国家的建国,送给了她一套非常好的房子做福利院。为了赢得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支持,我党不计前嫌,给了他们的领袖李济深一个国家副主席,虽然他在广州发动的“四一五”政变杀害了我们很多共产党的同志。

影片的最后,当1949年开国大典举行的日子,在台湾躲着的蒋介石还妄图对我们进行轰炸,但是在历史不可逆的洪流之下,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反动的念头。

看完《建国大业》这部影片,我认识到,国民党蒋介石败在了共产党的脚下,其实是败在了自己手里。不仅仅是国民党党的腐败、势力贪污,更是不团结,连老国民党李济深,也被蒋介石排挤,蒋介石总想一人贪污权利,最后成为了“光杆司令”,不得不下台。而共产党毛主席团结人民,连对李济深也不计前嫌。比起来,国民党的军队要比共产党的军队先进的多,有飞机有大炮,而共产党却好比是“小米加步枪”;国民党穿的是挺拔精干的军装,而共产党穿的却是烂棉服,不过凭着团结与智慧,共产党统领了中国。记得毛主席回答李济深的那句话:“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啊,在某些时候,要放弃一些利益,忘记一些仇恨。

《建国大业》心得篇5

随着片尾曲的响起,我看完了神往已久的电影《建国大业》,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影片讲述了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反映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剧中那一幕幕感人场景又浮现在了眼前:茫茫大雪山,漫漫泥草地,大渡桥边,金沙江畔,他们不畏艰险,滴血奋战,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是什么让他们这样英勇无畏?是心中坚定的信念,是坚强的革命意志。想到这里眼泪也情不自禁流了下来,不禁感慨万千:新中国的诞生,正是无数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难道不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意志,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1920_年党的诞生那天起,伟大的共产党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信仰和希望。是它让中国这条东方睡龙结束了千年的睡梦,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让世界不敢小视矗立在世界的东方的这条巨龙;是它让中国由国弱民贫到国强民富,由腐败无能到万众瞩目。如今,我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如此,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见证了中华儿女无坚不摧的脊梁。

而今,共和国已经成立了六十周年,共产党妈妈又迎来了他九十岁的生日,望着头顶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又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历史,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洗礼。“振兴中华,勿忘国耻”是我不倒的信念,我一定要苦练本领,努力学习。牢记历史的重任,让五星红旗永在心中飘扬。在此,我由衷地祝愿共产党妈妈永远年轻,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建国大业》心得篇6

9月25,趁着单位停电,和最要好的同事一起翘班儿去看了传说中的建国大业,说实话,这里面肯定有去数星星的心理存在,呵呵。

剧情,唉,剧情实在是,哪哪儿都是大事件,呵呵,还是胡乱评价评价演技吧,虽然咱也不是啥专业人士。去看《建国大业》之前,已经在网上查看了好多好多的观后感,说演技的,大家说最惊艳的就是陈坤的表演,呵呵,真的,确有其感。陈坤同学终于摆脱了“娘”的感觉,呵呵,把同期的什么佟大为啊、邓超啊都比了下去,那眼神,坚毅得很。

张国立,怎么说呢,是我从影视上见过的最胖的蒋公,呵呵,但是演技还是挺好的,完全摆脱了皇上和纪晓岚的感觉,呵呵,尤其是李宗仁当选副总统时给蒋公那个眼神儿的特写,呼呼,挺有料。

唐国强,虽说演伟人演得多了,但是还是没有跳出那个条条框框,没有惊喜可言,把咱们领袖演的和个胖地主似的,没神韵,没有那个风采,伟人就是伟人吧……

许晴演的国母宋庆龄先生,不张嘴的时候很美,很有韵味,可是一张嘴,感觉台词比徐帆差的不是一个档次,徐帆说台词的时候能沉得下去,但是许晴说台词的时候,就好像浮着的感觉,没底气似的。

道明叔叔还是挺帅滴!!!真滴!!!呵呵,演技嘛,就那么两句台词,反正挺吸引人的。

章子怡也是和许晴犯了一个毛病,说台词的时候,似乎不是很符合那个时代,娇滴滴的,要知道,她演的可是龚澎!!!个人感觉还不如陈树演的那个女代表呢,呵呵,两三句台词儿,表演的比较自然,放得开。

赵薇也是,在这种高手云集的电影里,一两句话的台词就可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了,有一些吐字不清,真滴,小赵同学,还是好好再学学台词吧。

那些个老演员就不用评论了,都是老戏骨,真的是把历史再现似的。

对,还有陆处长,呵呵,就是吴刚,在里面扮演闻一多先生,真不是盖得,北京人艺的表演水平,真的不可小觑。

本来还觉得孙红雷同志这次演的记者有点儿过了呢,谁知道这后来陈红同志扮演的记者一出来,好家伙,人比人死,货比货扔,立马把小孙同志的演技衬托到一个高度上去了,陈红女士,我想请问您扮演的那是记者吗?!

导演组的都不错,陈红女士的丈夫陈凯歌啊,徐帆同志的丈夫冯小刚啊,呵呵,都演得挺好。

本人认为最像那个时期妇女代表的就得属王馥荔扮演的那个女代表,呵呵,形象上啊、气质上啊、语言上啊都比较贴近。

嗯,还有好多好多啊,一下子说不清了,呵呵,反正觉得这回这电影票钱没白花,不光是为了数星星,剧情也是可以的。

最后,强烈要求韩三平和黄导兑现诺言,过年的时候剪一个三小时二十分钟的完整版出来!!!!!但是建议做成上下两集,要不然中途憋着不上厕所对身体实在是不好。

忘了说了,看本片之前一定要先上厕所,要不然中途很难受,想去吧,怕错过,不去吧,也不行。我们泥巴上了一趟厕所错过了一场好戏,又低下头看了一条短信,然后刘德华就消失了,哈哈哈,真的。

最后,还是希望咱们年轻人去看看,就当受教育了,虽然,就是受教育。

《建国大业》心得篇7

从小到大看了太多太多的“领袖戏”,但是这一次,我的眼睛亮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平素高高在上的领袖们,这回充满了人情味,近的就在你我身边。影片《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电影的主创虽然集合了老中青三代,但大多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这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一段历史,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知道这段历史、回顾这段历史。

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早已被观众认可,但这次着力展现的,不是主席的雄才伟略,而是人物的内心情感。唐国强的表演比以往要放松,我个人认为也更好看。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毛泽东把蜡烛吹灭了,摸着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呢;七届二次会议的时候,各位领导从拐角处依次走进会场,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有看头,这种细节都很好看。

刘劲扮演的周,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印象。有一场戏,当得知我方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协会议的冯玉祥将军,平时一向亲和儒雅的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的确生气,但我个人认为,他这么做还有一个“心机”,先把下属狠批一顿,毛主席反倒不会再发怒了,目的还是为了保护下属。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淮海战役胜利后的那个晚上,大局已定,中央四位领导人终于可以安心地大醉一场。他们高兴得边喝酒边高唱《国际歌》,平素领袖人物的固有形象全被打破了。毛泽东喝醉了,嘴角挂着微笑歪倒在一边;周恩来充满激情地挥舞双臂做指挥状,完全不是平时的样子;刘少奇和朱德紧紧拥抱在一起,让我也感动的跟着掉下眼泪。

导演的初衷是拍一部群星献礼的主旋律大片。作为观众,你可以带任何态度走进电影院。可以是看明星、看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但无论什么态度,你看完后一定有个共鸣。这个共鸣也许来自演员,没想到平时那些嘻嘻哈哈的演员能够在这样一部电影里绽放历史的光彩;更深层一点的共鸣,你会看到这部电影的胸怀,它跟以前的片子比有格局上的改变;再高一层的共鸣可能来自于更年长的人,他们会忽略一切的表象,直接发现这是一部很人性地还原历史的电影。

《建国大业》心得7篇相关文章:

学风心得7篇

英语实践心得7篇

服务精神心得7篇

媒体培训心得7篇

垃圾的心得7篇

服务培训心得7篇

科技的心得7篇

书香活动心得7篇

合唱教学心得7篇

工作阅读心得7篇

《建国大业》心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