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作文水平,我们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获取他们的建议和反馈,写作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旨在提升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关于年味的作文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关于年味的作文篇1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故乡。
刚到老家,姥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姥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姥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姥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与其它配料,做成松糕原料。姥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咖啡色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付出,由衷祝福。分寿桃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与姥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亲情友情。家乡过年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与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旅途。可家乡热闹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年味最浓!
2024年关于年味的作文篇2
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除夕如期而至,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充满着喜庆、欢快的氛围。我也将一个大大的福字倒贴在门口,寓意着福到了。
外公外婆在厨房里忙着做年夜饭,香味溢满了整个房间,馋的我直流口水。不一会,香喷喷的年夜饭就端了上来:红红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白白胖胖的汤圆,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金灿灿的年糕,象征着年年高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听妈妈讲述除夕的故事和习俗
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妈妈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妈妈说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吃完饭,我和表哥到外面和伙伴们一起放鞭炮,礼花把漆黑的夜空装扮的花花绿绿,像绽开的花朵,争奇斗艳。我点燃了跟“仙女棒”金色的烟花冲了出来,像一只只发着光的萤火虫,在夜空中翩翩起舞,然后慢慢消失。鞭炮“霹雳拍啦”的响着,使除夕夜变得更加喜庆。时不时还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和尖叫声。
回到家,我们收到了来自家人的红包,心里美滋滋的。“5,4,3,2,1,过年啦!”鞭炮声又响了起来
我爱春节,我爱这个有意义的除夕夜晚,我爱那些美丽的烟花,我爱我的那些小伙伴们,我爱祝大家新年快乐!
2024年关于年味的作文篇3
?有一种“年味”叫“平安就好”】
前几天,收到母亲远在他乡寄来的老家各种特产,我才恍然意识到离过年没几天了,收到父母通过快递寄来的“年味”,在感动和温暖的同时,感觉更多的是亏欠和无奈。因常年在外工作,一年中陪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每次向父母说起自己的不孝,父母给我留下的永远是那句,“平安就好”!
平安就好,寄托着千万父母对身在异乡儿女们的深切寄托,老人们一辈子再怎么不容易,到头来都希望儿女们万事皆安。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形势仍然较为复杂的背景下,今年过年的关键词从“团圆”变成了“原地”。比起“团圆”,老人们更希望我们“平安”,于是父母再有多少遗憾,相信他们想要的“年味”一定是希望我们“平安就好”。
春节临近,本想趁着这个小长假回家为父母尽尽孝道,给过年的“年味”增添更多家的味道。可因在疫情面前,我们没有局外者,更没有旁观者。在面临“回”还是“不回”的选择时,请原谅儿子的选择,因为“就地过年”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可想着自己常年在外,很多时候,您们生病住院,我们不在身边,您们过生日,我们不在身边,逢年过节,您们希望和自己的儿女团圆团圆,我们还是不在身边……我是多么自责和惭愧,也许我们能做到的,同样也只是天天默默祈祷远方的您们,“平安就好”!
收到父母快递过来的“年味”后,我第二天赶紧给父母汇了几千元过去,希望过年的时候,父母能像我们小时候过年时给几个小孩买新衣服、买糖果一样,也给自己买上一身新衣服,买上一些好吃的东西,置办一些自己想要的“年味”。可就在第三天,父母把钱原封不动地叫小妹给汇了回来,打电话问父母是不是嫌少,得到的回答是“孩子,你们每月都在还房贷,压力很大,爸妈平时有政府发的养老保险金,加上你们兄弟姊妹几人平时拿的钱,我们足够用了……出门在外,只要你们平安就是我们收到最好的礼物,在外平安就好!”我顿时情绪崩溃,想要向父母表达的爱意,想要向父母传递的“年味”,可能只有在这种最微妙的血缘中得以释怀。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春节了,小时候的我们数着日子盼过年,巴不得时间过得快点、再快点。因为那时,在您们的庇护下,每年不管家里再困难,也会省吃俭用,为我们几个小孩买上一身新衣裳、发上几块压岁钱、打上一次久违的“牙祭”,为我们制造最浓的“年味”。现在的我们,看着您们满鬓的白发、满脸的皱纹,只希望时光过得慢些,再慢些,不要再让您们变老了,余生我愿用我的一切,为您们送上最好的“年味”。
爸妈,因为抗“疫”需要,今年需要“就地过年”,请恕儿子不孝,不能回家和您们一起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但只要我们心在一起,不管身处何方,依然是个团圆年。希望您们在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安康长寿!心有所往,终至所归,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平安的相聚。借此机会,也希望和我一样“就地过年”的每一个人“平安就好”!因为那是我们送给天下父母最好的“年味”。
2024年关于年味的作文篇4
大家都知道,每到过年长辈们都会给我们压岁钱来保佑我们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记得那天,姑妈给我们几个小孩发压岁钱,让我们到街上去买礼物送给对方。大家都很兴奋,呼啦呼啦地全部跑出了家。
我那时在街上走着,左顾右盼,想看看有什么好的礼物。过年嘛,大街上都热热闹闹的,一片欢声笑语。可有一个地方却异常冷清,我往那边看去,发现是一个“爱心捐书”的活动。我想:“大过年的搞这种活动,谁有空来参加,难怪那么冷清。”之后,便继续在街上逛着。
等大家都回来,姑妈让我们把礼物都放到桌上来。大家都在纷纷议论着对方的礼物,什么玩具、零食、装饰品样样都有。只有表妹一声不吭地坐在椅子上,愣是没把礼物拿出来。
姑妈以为她不好意思,温柔地说道:“快把礼物拿出来吧,没关系的。”姑妈说完,表妹这才扭扭捏捏地把身后的塑料袋拿出来。塑料袋里装着的是那种便宜到不能再便宜的.彩糖。我站起来,不可思议地看着表妹紧紧攥着的塑料袋,说:“姑妈给的钱你就买了这么点东西?你也太自私了吧!”我那时确实生气,我想表妹年龄再小也不能如此不懂事和自私啊。
表妹低着头坐在那里,半晌才说出一句话:“我不是故意的。”因为声音微弱细小,我并没有听清,只好让她再说一遍。她抬起头,眼里全是泪水,呜咽着开口:“我不是故意的,我本来想买很好的礼物的。但是我看到街上有个捐书的活动,那里的小朋友都好可怜,没有书看。所以我就买了好多书捐给他们,剩下的钱就……”我看着她越哭越凶,脑袋里突然闪过那个冷清的地方。一阵感动和愧疚油然而生。
还没等我说话,表妹又从袋子里翻翻找找,拿出来了一个爱心形状的贴纸,上面写着“爱心大使”四个字。她把贴纸递到我面前,说:“姐姐,要不我把这个送给你们吧。”
我看着贴纸,眼睛瞬间模糊了,眼泪争先恐后地涌出了眼眶。我把她紧紧地抱在怀里,说:“不用,你做的这些和你的爱心和善良就是最好的礼物。”
街上依然热闹,家家户户都在送着精美的礼物。但我认为,那份爱心和善良,是我过年时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和浓浓的年味。
2024年关于年味的作文篇5
年的味道,是那样香那样甜的。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点,或浓郁,或恬淡,悄悄驻进每个人的心里。
开始嗅到年味的清香,是在家中的年夜饭,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此刻都洋溢着温暖的笑容,顿感被时光轻轻摇落的思念生根生芽,原来早已在心里绽开了花。也许,家中的年长的奶奶所希望的就是这样团圆的场景吧,见她双手小心翼翼地端来香喷喷的菜,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到轻轻扯开的嘴角旁。谁又能不是满心欢喜的呢?
之后,浓重的、年的氛围便把我们包围在了其中。鞭炮、红包、新衣、年糕……无处不是这样的喜庆。我们回到了妈妈的娘家,所有人都还是老样子,这使我感到无比的.温暖。打断我思绪的是一声清亮的叫唤:“嘿——来做包板呀!”
我穿过走廊直奔厨房,大家伙儿都在那里等着了。把手洗了洗,我便兴冲冲地拿了一张皮,抓起正闲置的汤勺,打了一勺馅,轻轻地铺在那张皮上,又用手掂了掂,顿觉分量太多,就又反握住汤勺小心地推了一点馅料回碗里。汤勺推过的地方瞬间被染上了混着馅儿的油黄色,好不诱人。我当即放下我的“半成品”,抄起一旁干净的筷子,夹了一些馅儿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满满的幸福感在瞬间融化了我的心……
年的最终章,在元宵那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那时填空下着细密的小雨,混合了风的清冷,与拥挤的人群交织成一片。一盏盏硕大的元宵灯伫立在人山人海之间,被暖黄色的绚烂灯光笼罩着的我想,也许,这就是年的味道吧。
那样香那样甜的,年的味道。
2024年关于年味的作文篇6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一月的初雪,悄无声息地在人们熟睡时降临。像洁白轻盈的鹅毛一样,淡淡的,轻轻的,随风飘悬在半空中,直至降落。像一群淘气顽皮的孩子,一夜间便把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长沙人终于等到了这场盼望已久的雪。看来,它是在迎接新年的到来,给人们一个大惊喜呢。
一月的初雪,拉开了新年的帷幕。
一大清早门外便响起“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不,不一会儿。门外,爆竹声,喧哗声,响成一片,仿佛在为新年打着基调。我也因此一大清早就收到家中几位长辈的红包。阵阵烟雾弥散开来,耳畔的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穿过飘有火药味的大街小巷,踏着满地喧嚣过后的爆竹。来到了坡子街上有名的火宫殿。站在火宫殿门口,一座高高的石门旁伫立两尊石狮,石门上挂满了一串串大红灯笼。早早从远处望见,火宫殿已是人山人海。
我随着人群被挤进殿内,有的人围着打糍粑的人看打糍粑;有的人坐在椅子上看戏剧;有的人在排队买臭豆腐和糖油粑粑;有的人围着池塘看鱼戏水;有的人进火庙烧香。刚一进来,就早已闻见这儿的美食了,作为吃货的我,怎么能不收获一点儿呢?
夜色渐渐袭来,肚子有了饿意。过年,又怎么能少一顿年夜饭呢?于是,我赶紧往家走,与家人共享年夜饭。
穿过弥漫着年味的大街小巷,心中已迫不及待想飘到家里的餐桌旁,开始享受丰盛的年夜饭。
我以一步作两三步的节奏回到家中。爷爷正是这年夜饭的主厨,爸爸是爷爷的助手。妈妈,奶奶,姑姑则是负责其它工作的。我为了早点开饭,连忙帮她们做事。等到一切工作做好,我们一家六口便开始热热闹闹地享受这丰盛的年夜饭。爷爷总会在饭前给大家送上新年的祝福,每当这时,我看着餐桌上油滋滋的大扣肉,香喷喷的红烧肉,绿油油的小菜还有我最爱的辣椒萝卜,我的口水便已流下三千尺。加上一大块油滋滋的大扣肉,幸福的暖流灌输全身。
在我们心里,新年里总会充满爆竹声,总会收到来自长辈的红包,总会有些小吃货出没,总会有一顿丰富热闹的年夜饭。但,过年,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团聚一起共享年夜饭。
我爱这浓厚的年味,热闹又喜庆,幸福又温馨。
2024年关于年味的作文篇7
又一个新年即将到来,人们过着不同的年,体会不同的年味。
过年的习俗众多,就连年前的习俗也必不可少,年前几天人们就要买好年货,一些瓜子,花生,糖果等等,供人们闲聊时的零食。
家里还要进行大扫除,说是要把一年的脏物,不好的事情逼走,最后家里干干净净,闪闪发光。在最后一天我们还要在零点才能睡觉,说是守岁。这一夜过得漫长又无趣,可即便这样,我们还是怀着期待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当然,过年最重要的就是回老家探亲,吃团圆饭,那里有我们熟悉的玩伴,有熟悉的`家人,刚回到家时,门前已贴好春联,外婆看到我们,立马拿出鞭炮,于是,耳边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
走过厨房,锅子里的菜香喷鼻,简直是色香味俱全,过了一会儿,我们围着一个大圆桌子,你说我笑,我们吃着肉,逗着旁边的小孩儿笑。
晚上便是最最有趣的了,几个小孩围在一起,首先玩的是冲天炮,点燃,“嘭”的一声,眼前出现了一层光,映衬着夜空,它便像星星,一闪一烁,亮金金的,出现在我眼前。还有许多花炮,点起来,便像一朵花似的,耳边响着“噼噼啪啪”的声音,喜庆极了。小孩子会吵吵闹闹,结伴成群的找大人要压岁钱,这不,我和弟弟走到外公身边,伸出手,笑着喊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公大笑,从口袋里拿出红包,放到我们手里。我和弟弟欣喜的离开了。
第二天,人们便会走亲戚,当然家里也得有人守着,因为有人也会但我们家,我和外婆出去,那户人家几乎是人山人海,旁边停着几辆车子,我走过了红地毯,突然意识到,这里有人结婚。眼神暼见后面的白色婚纱,立马跳出去,心里呼一口气,还好,差点挡了新娘子的道了。我想,这对夫妻是趁着过年的喜庆日子,来完成婚礼吧。后来礼成,大厅里摆了九十张桌子,熙熙攘攘的,像一个菜市场。
果然是老家好,新年热热闹闹,家家户户都会有熟人,过着团团圆圆的新年。
这就是年味,代表喜庆,代表团圆。
2024年关于年味的作文篇8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我的家乡在陕西。陕西人如今扔把春节叫做“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传说——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去新春将来的夜晚,便出来食人,使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野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的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贴对联、放爆竹的风俗习惯。
年味最浓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了烟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说,过年不放鞭炮,等于没有过年。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当然,我是经常有空的。我们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划火柴一样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还有点着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的冲天炮;晚上,我们就放烟花,放礼花弹。“满天星”、“冲天炮”……各个村庄的上空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烟花,耳朵里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渲染着新年的氛围。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载着归家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也载着人们的期盼回家了!通向细长隧道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刚劲有力,金光灿灿,一辆辆车上走出了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门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楼满了,一间间屋里飘出欢声笑语;路窄了,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年味最浓是子夜。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既有了口福,填饱了肚子,还温暖了心坎。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心思涌动,欢歌飞扬,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2024年关于年味的作文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