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优秀作文7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和总结经验,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拓宽视野,为写出精彩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民俗优秀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民俗优秀作文7篇

民俗优秀作文篇1

吴川是一个泥塑多的地方。

梅菉泥塑起源于瓦窑村。瓦窑村始于唐朝(公元618年),开基祖姓廖,从佛山石湾迁徙而来,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从此也传入吴川。唐朝中期,有一年元宵,有个陶工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座小型泥塑玩,想不到竟吸引了不少观众,后来别的陶工也来凑热闹。这就无形中成了元宵泥塑展览。从此,泥塑这一民间艺术断断续续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皇帝派遣官吏四出挑选美女进宫寻欢作乐,民间百姓对此无不怨声载道。于是,梅菉头村的群众便乘闹元宵之机,特地造了一套丑化皇帝与皇后的泥塑。其特点是:人像的眼大、肚大、脚大、乳大、耳大。果然触动了官府衙门,竟派遣大批衙差,声言要抄斩全村百姓。后来,炮制这套泥塑的为首者便出灭辨解道:“皇上眼大看得准,肚大有福份,脚大乾坤,乳大养子民,耳大听民音,这为何不妥?”这帮趋炎附势的官兵听了无言可答,只好罢休。此后,当地群众对“造泥塑”、“看泥塑”、“评泥塑”的兴趣更浓,热情更高。这便成了当地居民闹元宵的一项主要内容。随着岁月的流逝,“泥塑”作品的题材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原先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辟地”、“女祸炼石补天”,“嫦娥奔月”、“哪咤闹海”、“八仙过海”或取材于历史戏曲的“三顾茅庐”、“七郎打擂”、“平贵别窑”等,进而发展到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金杯献给祖国”、“军威震敌胆”、“向四化进军”等多样化题材。

若从“泥塑”制作工艺来看,逐步也不断有新的发展。过去,老是用稻草竹篾绑“树杆”作“泥塑”支架,如今已被“铁线扎钢筋”所取代了。有的群众还别出心裁地搞“活泥塑”,只要来人轻轻按一下机关,小舞台上的“书生”就可吹箫弹琴,又可启步运行;“公主”既可眉来眼去,又可翩翩起舞;何去何从也跟着拧起罗伞,确是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有的“胖娃娃”塑像还神气活现地当着观众的面“嘶嘶嘶”地拉起“小便”来。原来,这些巧夺天工的“泥塑”已被制作者搞成“电动化”了。

民俗优秀作文篇2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是,家乡的春节最让我着迷。

刚到除夕,外面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爸爸把我从温暖的被窝中拽出来,让我和他一起贴春联。

出门一看,邻居家的对联真有诗意:“平农二雨值千金,和顺一门有百福。”横批:平平安安。于是爸爸贴春联,我给爸爸做助手。我们贴完上联贴下联,再贴横批,最后爸爸把大大的“福”贴在门中间。我忽然发现,爸爸把福字贴倒了,于是我对爸爸说道:“爸爸,福倒了。”爸爸听了笑了,说:“你再说一遍。”于是我又说一遍,之后恍然大悟,原来是爸爸故意的呀!我们贴的对联,上面的话非常吉祥,红彤彤的,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哈哈,贴完春联后我们又下楼去放鞭炮。

吃完早饭后,我和父母去街上溜达,看见街上有各种好看的东西。如:小玩偶、艺术品等。那些东西颜色很多,红的、黄的、绿的、粉的等等,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我们去给奶奶拜年,到了奶奶家时,奶奶、叔叔、大姑、二姑他们都在。大家给了我好多的压岁钱。他们给我压岁钱时,都说些祝愿的话,我感到亲情的美好。收完压岁钱,我就去和奶奶家楼下的小朋友放鞭炮,小朋友们玩得十分开心。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一家一起看出节联欢晚会。春晚的节目可真精彩,有杂技、歌曲、小品、舞蹈、相声等等。电视里不断地发出笑声和掌声,我们在电视机旁也不断发出笑声。

到了九点,大家包带钱的饺子。那些饺子,白白胖胖,像元宝一样。到开饭时,我竟然吃出了六个一元硬币,大人们都夸我有福气。

春节多热闹啊,多么美好,我爱家乡的春节!

民俗优秀作文篇3

我热衷于喝粥。

其中一层原因是姥姥擅长煮粥。

我嘴比较懒,不愿意吃一些难嚼的食物。所以,自记事以来,姥姥就用小砂锅给我煮小米粥我是被姥姥带大的,她最疼我了。小米粥煮的很粘稠,像冒着热气的果冻一样,甚至比果冻还晶莹剔透。里面裹着金沙似的小米。我最喜爱的是那粥面上浮起的一层薄薄的油脂,我很天真的以为,那是整碗粥的精华。

姥姥还会做皮蛋瘦肉粥。莲子百合粥,绿豆粥,猪骨粥

说起来,她最拿手的,还是腊八粥。

这粥,其实就是八种粮食,干果组成的。你想加什么,随你。干果里,像葡萄干、枣、桂圆、核桃仁、瓜子仁、莲子、枸杞等等。粮食吗,就更多了:大米、小米、糯米、黄米、红豆、黄豆、绿豆、花生米、燕麦、紫米等等。

想起来很是奇怪,好像还在昨天,我在济宁老家喝腊八粥。今天,却在济南,呆在家里上网课。

腊七,腊八节的前一天。一大早,姥姥把大铁锅,从灶台上搬下来,仔仔细细地刷一遍。这锅,大到你无法想象,像一个倒过来放的大黑雨伞是直接镶到灶台上的,锅的身子在灶台下,灶里点火。

刷完之后,再泡豆。

下午煮粥,煮一晚上。只见姥姥把水烧热,放入豆类,看到豆子在沸水里上下沉浮,乏了,就坐在炉灶边的小板凳上,姥姥也坐下来。

我们聊天,聊奇闻趣事,聊鬼狐传说,聊她年轻时候的故事,聊济南的样子。

我看着她,那时她六十出头,头发不密却乌黑,没有一根白发,眼角眉梢有几道皱纹,可眼睛是乌黑明亮,无一丝瑕疵的。姥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说话不多,干活可多。谁家地里农活忙不过来了,都是她去帮忙。现在,六十多岁的人了,还下地干活,迎着油烟做饭。

哦,好了,该放米了。

之后,我睡着了。

一大清早,被腊八粥的甜香勾醒,引到厨房里来。姥姥掀开锅盖,白色的甜香涌出,溢的满屋子都是。她盛出一碗放在灶台上凉着,给我尝鲜。姥姥的腊八粥,甜而不腻,还很香,邻里乡亲们都爱喝。姥姥又盛出几碗分给邻里乡亲,乡亲们也把刚泡的腊八蒜,分给姥姥。

剩下的粥,当做点心,全家分了,喝了。

后来,姥姥到济南照顾我。再后来,我长大了。

我很怀念,那种大锅熬的腊八粥,姥姥的粥。

现在,又有几户人家,自己煮腊八粥呢?还有谁有闲情逸致去用小火熬粥呢?路上买两个包子,吃了;定个外卖,吃了;想吃甜点了,楼下甜品店,卖奶茶,卖饼干,马卡龙。

我想问的是,我们所要的休闲,真的是在酒吧里喝到烂醉如泥,在歌厅里唱到嗓子哑吗?角落里的瓷勺、砂锅发出,心碎的声响。

我们理想的生活只是职场、官场、名利场吗?

我好怀念,那安静的时光,那淳朴的民风,那温柔的粥。

民俗优秀作文篇4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它在历史长河中焕发出独特的光芒。——题记

民俗就像一个城市的首本介绍书,彰显城市独一无二的魅力。不一样的城市沉淀积累的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瑰宝——谈起民俗,总会想起民俗的悠久,正是这般的质朴,却有着令人沉浸其中的魅力……

每当打开家乡的旅游区纪念册,映入眼帘的是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介绍文章,心中对家乡——湛江,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充满了向往和自豪。照片上的'海鸥在码头边滑翔,带来宁静祥和的气息。

忘不了,岁月给家乡的美丽带来装扮,走进家乡,走近身边的民俗文化,寻找曾经遗失的那份淳朴……

雷州歌——嘹亮号角

一声声的回音带来听觉上的震撼。雷州歌不同于北方汉子粗犷的嘶吼,也非南方细腻温润的小调,而是一种演绎着雷州人民独特而富含魅力嗓音的异曲——男女老少,你来我和地唱着雷州歌,声声入耳,嘹亮而夹杂着他们心中的情感,让人心间泛起波澜,带来独特的韵味。

民俗中声声令人感触心头的哼唱,是湛江通俗而朴实的魅力。

遂洲醒狮——华丽出巡

一幕幕精彩绝伦的表演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广场上,一群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在前进着。列队中奏响了激昂的乐曲,人群已把广场围了个水泄不通,一声声欢呼令一头头威风的雄狮在向人群挑衅。时而眨眨大眼,时而甩甩狮尾,烈日下,亮丽的狮影愈加夺目,散发出昂扬向上的气息。

民俗中幕幕令人赞叹不已的狮舞,是湛江热情而奔放的魅力。

雷州石狗——精致雕塑

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雕塑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不一样的它们来自不一样的名匠之手,它们有着一种灵魂,令人心生敬畏——它们是在雷州人民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保护神”,对于雷州人民来说,它们的意义重大。各地的游客无不为它们的传神,悠久的历史而感叹!雷州石狗——这雷州的一大特色,在岁月中不断发亮发热。

民俗中个个令人赋予高尚评价的石狗,是湛江独特而别致的魅力。

走近身边的民俗文化,淡雅而悠久的它们为湛江增添了珍珠般夺目的光彩,如此独特,令人陶醉!

民俗优秀作文篇5

泱泱中华,盛开着56朵民族之花;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岁岁月月,朝朝暮暮;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随着2021年春节的步伐越来越近,磐安县仁川镇镇政府出资把大街小巷的房屋粉刷一新。瞧,仁川镇好溪道路两旁的商铺装修的古色古香;仁川镇好溪二边的树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和一个个漂漂亮亮的中国结。看,大大小小的公园里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听,鼓声,鞭炮声,歌声,乐声,汇集成气势磅礴的交响曲。是啊,乡村的人们喜气洋洋地迎接着春节的到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刹那间,除夕的晚上到了。此时此刻,我家里可热闹了,表哥、表姐都来了,我们在一起边说边笑,边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时间过的可真快呀,只听见主持人倒报着“十、九、八……一”“当……当……当……”除夕的钟声响起了。此刻,我高兴的叫喊着:“新年到啦,放鞭炮了。”就在这时,外面的鞭炮声响彻云霄,礼花在天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样撒下了数不清的花瓣,看到这光彩夺目、千姿百态的礼花令人眼花缭乱。是啊,这一切把除夕夜的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此时,我仰望夜空洒下的点点金雨,凝视地上绽放的朵朵彩花,我和表哥、表姐尽情地拍呀、跳呀、笑呀……啊,这就是家乡春节的热闹场景。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刹那间,大年初一到了,这是我最向往的日子,今天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跟随着爸爸、妈妈去拜年。这一天我不想发财都不行,因为我能收到许许多多的红包。红包里面装满了压岁钱,这时我的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是啊,过年就是这样的隆重,我们的民风民俗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

民俗优秀作文篇6

睁着朦胧的睡眼,我懊悔于从睡梦中醒来,正欲又沉沉地睡去,忽然听到母亲的房门“吱呀呀――”地开了,脚步声响到厨房,灯光一下子从门缝滑到我房间里。听到擀面皮的声音,我才想起明天是冬至,母亲原本打算今晚8点包饺子的,拌好馅儿,一坐在床上休息,孕妇嗜睡,就睡着了。母亲定是怕早上包父亲来不及吃,才半夜起来劳作的。请想象,一个肚子七个月大的孕妇,在这样月华如霜的夜晚,尽管手指舞动如花,一个个小巧精致的元宝似的饺子乖巧地

排成一列列,母亲目光柔柔的,但依旧掩盖不住眼底的疲惫……

饺子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真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除夕,初五,元宵,冬至等,都离不开饺子。一盘盘的饺子都是母亲包的,往往忙碌一个上午,不到半个小时就吃完了。

母亲的手短粗而粗糙,包出的饺子却比谁都精巧,鼓囊囊的。最神的是母亲擀的饺子皮,只见母亲右手拿擀面杖,左手拿着扁平的面团,擀面杖来回轧,手中的面团旋转着,像是转伞一样,还没看清,母亲手一抖,落在木板上便是很规则的圆形的饺子皮,而且都是边儿上薄,中间略厚,这样包饺子的时候不会一扯就漏洞了。不到一分钟吧,那切好的面团在经过母亲手后,像是扔飞镖那样,摞成一碟饺子皮了。我是怎么也学不会她擀皮的技艺,擀皮的速度和她包饺子的速度差不多,反倒擀得我手心通红,我想,母亲手心的茧子就是这样出来的吧。

小时候,母亲为了逗我开心,便拿其中一个面团捏成小鸡小狗或者小鱼的样子,母亲捏的技艺虽不精妙,但那时我也没什么审美,只觉的母亲大体捏得像,便惊叹不已人也有了精神,至于细节便用想象一一补足了。母亲在包饺子时,两手如翻飞的蝴蝶,将饺子馅塞得满满的,也把浓浓的爱塞进去了。

饺子煮熟了,不及母亲叫我,一闻到那香味,我的心便被拴在饭桌前了。饺子皮很薄,我一眼便能看出肉馅素陷来。我常满足地说:“妈妈包的饺子可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母亲也毫不谦虚,笑着说:“外面买的哪有这么皮包馅多。”

我渐渐长大,与母亲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独自在家时,母亲总不忘叮嘱我:“冰箱里有我包的饺子,饿了就煮着吃。”我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包的,但我吃的时候是能想象的到母亲的劳累的,想象的到那指尖的温度,柔柔的目光的。

吃过了各种各样的食品,见过的越多,可都是经不起时光考验的,是易失的。唯有母亲亲手包的饺子是怎么也吃不够的。我也渐渐明白,最初有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

民俗优秀作文篇7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

整个神州大地在欢腾,全球各地的华人欢度春节。期待春的信息。一缕缕春风送来泥土的芳香,消融的冰雪在陽光下分外灿烂。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一片耀眼的大红,充满了欢乐和喜庆!

披挂上新装,漫步在宽阔的街道上,两边的店铺几乎都关了门,只有寥寥几家大张旗鼓,一件件包装精美的货物在门口堆积如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街上空荡荡的,干净而整洁,早已没了昔日的喧嚣吵闹,人山人海的忙碌场面,任人漫步踏春。一辆辆摩的、小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丰富的年货,奔向翘首期盼儿女团圆的父母家,过个和谐幸福年!

通向细长深邃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遁劲有力,金光灿灿。这大多都是“老年晚阁”,是“年”中最欢乐热闹的地方。一辆辆奔驰、宝马到此,车上走出了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大门前大都站着神采奕奕的爹娘让我不禁体会曹雪芹的“痴心父母古来多”的喟叹。车空了,一栋栋房中飘出欢声笑语;路窄了,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在家乡,我也体验了家乡独有的过年,一大早奶奶的第一句话就是:小璐啊,今年可有鱼吃了,东河里正在出鱼(逮鱼的意思),还有我们家一份呢!

我感到纳闷,爷爷家没有养鱼啊,哪来的一份呢。 我细问才知,并不是养鱼的人家才有一份,只要在东河里有池塘的人家,都会有一份。

记忆中的东河,有好几十户人家的池塘连在一起,夏天经常水漫池塘,好些年没有人养鱼了。正在我回忆的时候,奶奶又招呼我了:“小璐,去东河看看,现在说不准能看到鱼了。” 从小就爱凑热闹的我,三步并作两步走来到了东河。哈,好热闹,河两边站了不少人,有一台用手扶拖拉机带动的抽水机在咕咚咕咚地不停抽水,池塘里的鱼儿,大个头的都露了出来,让人看了心里痒痒的。

不一会儿,水算是彻底干了,鱼儿翻露在河底,捉鱼的人穿着皮汊(方言名,下河逮鱼时穿的皮衣,不怕水,不怕泥)左手拖着筐子,右手不停地把鱼拿起放筐里,遇到滑头的鱼,很难捉住,还得用网才能套住。 好几个人忙乎了约半小时,鱼儿全部上岸了。他们挑选了一些鱼放在筐里,抬到一块空地上开始分鱼。按照各家池塘面积的大小,各家应摊多少斤鱼,都用树枝写在地面上,当然,奶奶家也有一份,写的是爷爷的名字。先称了一下红鱼,大上不同,每家分了三条或四条,然后又分了青鱼、家鱼(鱼的名字)和一些杂鱼,我爷爷家足足分了近二十斤鱼,爷爷抬着水桶唱起了山歌,唱出他那老人的“夕阳红”

年味浓,最浓是子夜。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一年一顿的特殊大餐――年夜饭。 别有风味。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红灯笼发出火红柔和的光,是那样美丽!在这个美好的团圆之夜里,那万家美丽的灯火,会是多么灿烂的景象啊!,客厅里早就摆好了另一桌。干净透亮的茶几上,被一盘盘干果、水果、糖果占得严严实实,电视机里的主持人也都穿上了华丽的礼服,说着喜庆吉祥的话语,但是,只要八点一到,千家万户的视听会变为同一个节目,那面容会便变成同一种模样。

心思舞动,心潮澎湃,新年的钟声向我们走来,每个人的心被春的美好而吸引着,守岁将迎来春的脚步。夜色如纱,星光灿烂,清风拂面,枯枝萌动,新泥飘香,欢歌飞扬。春在冬的孕育之中,羽翼丰满,即将来临。大地四方无不荡漾着春的气息!

春终于来了,那爆竹声便如洪水一般挤破浮冰冲击过来了。一朵朵礼花如春笋般涌上夜空,刹那间,天空一片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瑰丽景象。一声声巨响也飘来了,震得屋顶抖落下阵阵雪屑;一颗颗彩球升空,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连星月也暗淡失色了。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千姿万态美如画。身影如洪水般阵阵如浪,烟火如丛树中万鸟齐翩翩。此消彼绽、此逝彼放,仿佛一卷时时变幻的画,给人以梦一般的感受!

春终于来了,下一个精彩的春节又在期盼着我们洒下汗水,书写这一个灿烂的牛年。

民俗优秀作文7篇相关文章:

夜晚优秀作文7篇

星空优秀作文7篇

妈妈作文500字优秀作文精选7篇

妈妈作文500字优秀作文优秀7篇

青春奋斗优秀作文7篇

悔优秀作文500字优秀7篇

孝的作文600字优秀作文最新7篇

我在变优秀作文500字优秀7篇

节约粮食优秀作文7篇

精彩的运动会作文优秀作文7篇

民俗优秀作文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