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书籍的价值和意义,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思考和触动,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飞走的信读后感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飞走的信读后感篇1
我想我恐怕患了拖沓症,买了很多的书,下载了很多的资料,可是时间和精力都没有完全用在书上,我想也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吧,只是有这种毛病的人多些罢了,所以在2012即将来临的时刻,好好的整理了自己的思路,一年来哪些习惯是值得坚持发扬的,哪些习惯是必须摒弃改变的。我想在一年间把买的.书收集的资料好好的消化掉是最应该做的事情,2007年我读了很多书进步很大,后来就差劲很多,这个读书还是要坚持好的。
?少有人走的路》是08年买的书,也是看了很多遍都没有看完的书,主观原因是做事情缺乏坚持,虎头蛇尾,浅尝辄止。客观原因是因为心理学的著作读到后面,难免枯燥,学术词过多,抑制阅读乐趣,然而就如同偏食不利于身体成长,偏学也不利于一个人整个知识体系的建立,所以第一本必须拿下的书就是《少有人走的路》。
之前我读了《金字塔原理》学习了金字塔写作逻辑,也希望用这种思维逻辑去写写读后感,看看效果如何。
“问题与痛苦”这个话题作为该书之作多少让人有些诧异,毕竟在这个世界中,大部分宣扬的都是美好的积极的向上的,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憧憬,催人上进,诸如什么伟大的复兴之类的,而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却是不多的,然而细细读来却是茅塞顿开,有种醍醐灌顶的大悟。
当今国人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中,人人都渴望成功,却又找不到成功的真谛,相反一些所谓中国特色式的成功经验却被人们传颂,却不知这些所谓的经验与普世价值相距深远,格格不入。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给我们指出一条成功的正确的方向--自律。
人生中两点之间直线未必最短,同样人生中不可能靠投机取得一切,面对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唯一可以依赖的方法就是自律,自己去管理自己,自己带领自己走向未来。
做管理的三年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就是想成长的不用你去管理,不想成长的你管理也用处不大,一切都看自己,看自律。自我成长也看自律,别人终究是外人,如果内心深处不去改变,则一切外力都是徒劳的,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坏了大事。
曾经的我非常的痛恨源源不断的问题,就比如工作,一个问题去掉后一个又接踵而至,让人心烦不已,所以我经常自嘲,男人也总有那么几天不舒服,心情烦躁,食欲下降。自律可以让我们对问题有新的认识,看问题的眼界与众不同,我们可以发发牢骚,但是我们知道那只是让我们发泄的一种小手段,不会因为问题和痛苦让我们沉沦,不会破罐子破摔,去乐观面对问题和痛苦,拥有一颗强大的心。
现在看来既然人生苦难重重,所以心态也就顺了很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一切都会不错!
飞走的信读后感篇2
最近有幸拜读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当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便被他吸引住了,带着好奇心我,我走上了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理论。
书中提到,在西方一些神学家的眼中,佛教不算真正的宗教因为佛教不承认永久的“神”的实在性,而缺少这种第一因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但作者却不这么看,并非所有的宗教都必须要有一个神存在,比如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只是特殊的地方在于这种宗教不承认“神”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承认“神”的存在,也是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佛教倒是真的相比于其他宗教来讲更接近于现代科学一些。作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只是也许自己不知道而已。当你坦然面对自身的问题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改善自己的时候,你就离“神”越来越近,甚至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是可能达到“神”的境界的。很感叹作为一名西方学者,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且在长时间的行医生涯中能够去践行它。是的,离开了现实的土壤的学说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崇高如哲学或者宗教,也必须如此。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很多已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人们转而信仰科学,这是社会的进步。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正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传统宗教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楚,宗教中的正面成分会越来越展现,而负面的东西自然而言得以消弭。但愿大自然能够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种提升。
所以看看吧,心智成熟有多么难,让心灵成长有多么难,我们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种种局限?或许我们会排斥宗教,或许我们会认为科学深奥难懂,或许我们会认为艺术过于高雅我们无法涉及,再加上由于现在分工极细的因素,我们往往只局限于自己的行业中,似乎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往往安居狭小的心灵一隅而自娱——到很难进入须臾纳芥子的境界;事实上“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怀疑、自省、反思、进取、追求,的确是那么难。
飞走的信读后感篇3
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有点“奇葩”的人,明明可以活成像芸芸大众一样,却又活成了一个有点思想的独立“作家”。在滚滚红尘中不断挑战写作的极限。
人生其实苦难重重。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不过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人生苦难重重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会释然。人生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就能使心灵变得更健康。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拓展了我的思维界限,打开了自己更多的人生地图。此书的作者是美国最杰出的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先生。按照书中的逻辑,我是个不懂真爱的人。
m·斯科特·派克先生: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当我们能够有一个力量,为自己和对方的心智成熟带来不断地进步,让两个人不断地去实现亲密关系,这种努力的过程就是爱。爱不会因害怕失去就放弃去爱。爱是保持自己独立,也允许伴侣独立。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
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
真正的爱是为了努力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表现出来的一种勇气。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所有建立在真爱之上的情感关系,都是互相勉励、共同促进的关系。
每个人都想要获得爱,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让自己值得被爱,做好接受爱的准备。当我们不求回报地滋养自己和别人时,爱就会在不经意间降临到我们身上。在爱情中博弈,谁都不会是赢家,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幸福。
m·斯科特·派克先生诠释了爱的真正意义和路径。我想我的人生以后多少会有些不同。因为我应该学会了怎样更好的去爱自己和他人,还有这个温柔又残酷的世界。
飞走的信读后感篇4
看完《少有人走的路》,感觉作者派克先生还真是很了不起啊,这个系列写得很深刻透彻,也很有趣,竟然可以让人在觉得释怀的同时又感觉到压力。
就好像派克所说的,精神的追求大家知道是相似的,可是个人却可能以为自己的心灵旅程是独一无二的,而派克告诉我们,其实这依然是雷同的,自己所感受到的,其实他人亦然;没有绝对幸福的童年,把一切归咎于童年受到的伤害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所谓人性,并不是指一成不变的某种特质,其实是在不断的.调整和变化的;人们会觉得始终保持思考太累人,因此往往更容易追求精神而忽视心灵;而当心灵被忽视压抑得太久,就会通过别的症候表现出来。
我觉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觉得他非常睿智豁达,也非常平和包容,他说过其实人未必一定要去找心理医生,某些心理医生其实只是把你改造成社会所接受的模式,而让你彻底失去了自己——这个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说中已经表现过了——“现代心理治疗目标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用统一标准规范人们的生活,结果只能令个性萎缩,变得浅薄而苍白。”而且心理健康也并非总是阳光活泼,毫无阴影。
事实上,“抑郁造成的空虚,乃是思绪和情感的温床;年龄的增长和衰老,可以促使我们关注心灵;死亡让人更强烈的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失去一部分的纯真,这对心灵也是有好处的。”
飞走的信读后感篇5
很少有书,我看了之后会写读后感的。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读了之后感觉很有道理,有的地方写得很好,对将来会有所帮助,因此写下读后感,算是加深一下理解。
首先这是一本心理医生写的,教你如何使心智成熟的书,其中有详细的逻辑分析,也举了很多病例解释它心智成熟即精神的成熟。
要想心智成熟,必须要有自律,遇到问题时能直面问题并解决它。我身边就有一个人,天天过得浑浑噩噩的,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尽情享乐。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一直改不了,就是因为她缺少自律。而自律的原动力是"爱",真正懂得爱的人,懂得爱自己和周围的人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此促进周围的人的成长,促进他们心智的成熟。
随着自律的不断加强,爱和人生经验一并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了解自身成长的世界,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形成我们自己的世界观。很多人从未有过大规模跳跃,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成长。这里要指出的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很不成熟,尤其是那些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将要承担很多的责任,但内心还是很幼稚,这对他们的下一代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或者一些上级领导,心智同样需要成熟,这对下级的发展是必需的。
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是懒惰,即自律的反面。而懒惰的特殊形式邪恶则是指主动捍卫自己的懒惰,它们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着。(这下知道邪恶的另一种定义和本质。)书中同时提出潜意识这个概念,及如何利用病人不经意流露出的潜意识解决病人遇到的问题——因为心理疾病就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意识抗拒潜意识而产生。这是一个独特的理念,对于很多人包括心理有问题的人都有帮助。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倾听自己的潜意识,虽然很多时候它深深藏在你心底。
最后,心智成熟的最终意义何在?我们在心智逐渐成熟的旅程中,需要不断自我纠正和自我调整,最终我们了解人生的真谛,清楚我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我们将拥有驾驭人生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会感觉舒适而愉快。这种幸福快乐的感觉在其他方面是很难体会到的,而那些不了解这些真谛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也是很难体会到的。当然,我们走了少有人走的路——通向心智成熟的路,我们到达了顶峰,周围有很少人和我们在一起,前面也没人带路,我们不知道前面的路接着怎么走,这时我们可能会难以采取行动,同时我们会产生孤独感。
飞走的信读后感篇6
少有人走的路-勇敢地面对谎言是少有人走的路第二册,第一册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学会去爱,这本书则说的是如何分析我们心中的恶与善。
书中开始提到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两只狼,一只恶狼代表着畏惧、虚伪和谎言;另外一只善狼它代表着勇敢、诚实和爱。我觉得大多数人的心中都有这两匹狼,人并非圣人,在生活当中难免会用谎言规避掉一些问题,但这些谎言我不太认为他都是恶的,当然作者也没有提到这种谎言的案例,作者所说的谎言是带有邪恶色彩的,当然我们也要规避掉我前面提到的谎言,努力朝着一个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人,对遇到的问题和痛苦,不选择逃避,不选择谎言,这样就一定可以摆脱掉心中那只恶的狼的追赶,迎来光明的人生。
书中提到的几个案例中我觉得有一个共性就是谎言,当然还有一个不同点就是有的人说了谎言他会产生罪恶感,有的人则不会产生罪恶感,前者可以说是还有的救最终能走向善,后者最终会走向邪恶,无论是这两者都应该是我们所摒弃的。
谎言是不利于我们自己认识自己的看法思想,是一种偷懒窝在舒适区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即便再痛苦也要诚实的去面对自己的内心,勇敢的去识别自己的谎言。
结合到生活中看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懒惰和恐惧,所以在面对问题和痛苦时,大多数人常常会选择逃避问题和痛苦,用谎言来掩饰自己的潜意识。虽然意识感觉不到痛苦了,但是并不意味着问题和痛苦就消失了,而是我们强行把问题和痛苦压抑进了潜意识,这样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利,随后这种行为就成为心理疾病的方式纠缠着我们。所以面对谎言我们无法逃避,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勇敢地去面对谎言,用真理的力量去战胜谎言。
飞走的信读后感篇7
在素质班的要求下,我翻开了一本以前从未听说的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杰出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1978年首次出版,五年之后才出此刻畅销图书榜单上,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这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至今长盛不衰。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共分为四个部分:自律、爱、承载与宗教、神奇的力量。其中以“爱”为中心,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忙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性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
作者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提醒的事,这就是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可是程度不一样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一样的心理疾病,只可是得病时间不一样而已。规避问题和逃避问题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视问题开始。可是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艰难的旅程。
解决问题的首要方法就是自律。所谓自律,是以进取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职责、尊重事实、坚持平衡。时间这些原则,关键在于你的态度,你要勇敢应对痛苦而非逃避。
人生是一个应对问题病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欢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应对困难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并享受更大的欢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突然想起我的一个习惯,比如说在吃一碗鸡蛋面的时候,最期待的往往是我最爱的鸡蛋,可是面我也得吃完。每次的选择都是把蛋留到最终,即使吃面的时候有点勉强,可是有蛋在后面等着我,所以最终的感觉大多还是满足。这不也是一个推迟满足感的过程吗呵呵……
很幸运有机会了解这本书,否则将会是我心智走向成熟的一个遗憾。我会慢慢学会自律,学会爱,学会独立,找到真正的自我,做自我的主宰,用进取平和的心态迎接生活!
飞走的信读后感最新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