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不是一种负担,但只要找到写作的乐趣,就会变得轻松起来,作文是展示我们个性和独特思维的窗口,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的长征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的长征作文篇1
这天,我们观看了一部历史影片——《我的长征》。这部影片是从一个小主人公的角度来来讲述他眼中的长征。里面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抗战英雄浴血奋战的故事。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日军来侵略时,士兵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但是,面前的景象却令人心痛: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打敌人,四周血流成河,血花四溅,惨不忍睹。我想,只要是有点良知的中国人,肯定会替这些牺牲的战士而感到惋惜。看到这些景象,勾起我心中思绪一片:我想到了五星红旗,想到了红领巾。它们都是用战士们的鲜血染红的,我们就应珍惜它们。
当我看到瑞伢子把上次停电用剩的蜡烛头包好时,我被他这种节约的精神感动了。此刻,有哪些人会懂得珍惜,会把用剩的东西包好?我想就应不会有了吧。
即使有,也很少吧。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此刻我们的幸福生活正是靠他们这样一点一点的节约,英勇奋战而创造的。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繁荣昌盛的这天!他们的这种行为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学习。
长征途中,能和自己的战友一齐抗战,是快乐的;当你的亲人相继牺牲时,是痛苦的。正如影片开头那一位老人所说:“长征,是我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我最痛苦的时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基本上都是饿肚子的。有时,一把炒黄豆都能分五六个人呢。如果能象我们此刻每一天都能吃饱喝足,那他们打起仗来肯定会更加英勇。此刻,我们每一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可口的饭菜。每一天都睡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看过去
,想想此刻,我们简直就处在人间仙境了。如果我们每一天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那他们就能够含笑九泉了。当红军遇到土匪时,他们用一片赤诚来对待他们,最终使他们被感化了,他们在一齐载歌载舞。我们也就应用一片赤诚之心来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红军们,你们永远是我心中的一颗“星”!
我的长征作文篇2
10月24日,我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大一学生,观看了《我的长征》这部电影,
?我的长征》讲述的是一个大题材、一个小人物的故事。长征,不仅有领袖和伟人,也有千千万万普通的红军战士和支持革命的人民群众。以前的各种长征题材的影片都用许多镜头聚焦在领袖人物身上,而这部影片则将目光凝聚在一个16岁的小红军战士王瑞的身上,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感人肺腑的大角色。观看电影时,不满十六岁的小红军王瑞的情感仿佛就融入在我的情感中,看着他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地从自己的身边消失,和大人们一起拼杀在战场上,冲锋在枪林弹雨中,我不禁感慨,这是怎样的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怎样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经历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何曾体验过这种感觉?当我们怀着自己所谓的生命的疼痛,来看七十多年前祖辈的疼痛时,才发觉我们是那么地造作和渺小。
我不禁在想,纪念长征,如果耽于纪念日的隆重,显然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思索:以什么样的纪念让这段历史完好的'保存下来,以什么样的方式让人们更充分的汲取其中的价值,以什么样的途径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与具体生活结合起来。作为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弘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更是责无旁贷。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播、宣传,而且要身体力行,刻苦努力,用实际行动去实践、去发扬。正如所言:"开始于80年前的长征还远未结束,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在中国地图上,很容易找到长征的起点,在我们心里,长征永远是起点。"
我的长征作文篇3
十一月十七日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全体六年级学生,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九十多分钟的一场电影好似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剧情是这样的。
十五岁的红军小战士王瑞全家八口人,四个人被敌军打死,剩下的四个人都参加了长征。湘江突围时,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我们的军队死伤无数。他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他的父亲也在惨烈的炮火中牺牲了。残酷的战争给他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创痛,但是父亲和连长说过的一句话却坚定着他的信念:“跟着走!”
湘江突围的悲痛激发了王瑞和红军战士们更加强烈的战斗意志,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红军赢得了长征中的第一次大胜仗――娄山关大捷。
一天清晨,战士们被紧急集合号惊醒。指导员对战士们下达战斗任务:勾结白匪洗劫了红军的野战医院,立刻出发解救。突发的事件把王瑞吓呆了,他的姐姐就是野战医院的护士。
姐姐牺牲了。王瑞在长征路上失去了第二个亲人。
红军需要渡过天险大渡河,三条小船无法渡过千军万马。王瑞所在部队奉命沿江而下,抢夺距安顺场渡口三百二十里的泸定桥,只有这样,红军才能通过天险大渡河,北上抗日。晚上,下着大雨,悬崖下的羊肠小道,道路泥泞难行,红军战士饿着肚子强行前进,因为对岸就是去增援的敌人,如果让增援的敌人抢了先,后果不堪设想。好在雨越下越大,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而红军战士们凭着顽强的毅力,仍旧冒雨、踩着泥泞前进。终于在次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敌人抛在了后面。
黎明时分的泸定桥一片静悄悄。桥板被敌人拆去,只剩下十三根光溜溜的铁索,挂于离水面十几米高的两岸;桥下水势凶猛,一旦掉下去就没命了。二十名红军号兵被集中起来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冲锋号,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了!二十二位红军突击队员用他们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人类战争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王瑞最后一位亲人――姐夫肖德昌牺牲了,从悬空的铁索上中弹跌落到汹涌咆哮的大渡河激流中;他的彝族兄长达尔火――这位参加红军才二十多天的小伙子在把弹痕累累的红旗插上桥头堡时,也被流弹击中,挺立在桥头堡一动不动,手里仍旧高举着那弹痕累累的红旗,头上那把长发随风飘来、飘去……
王瑞在硝烟尚未散尽的泸定桥头再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轻轻地为王瑞梳理着被烟火烧焦的头发,轻声感叹:“有红军这样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呢?”王瑞经受了艰难困苦、血泪战火的磨砺后成长起来了。
七十年后,白发苍苍的王瑞老人重新走上了长征路,点燃了他七十年前珍藏的蜡烛头,象征着革命的圣火,永不泯灭!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创造的壮丽史诗,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扬先进性的光辉篇章。七十年岁月流逝,但红军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依然让我们心潮激荡、热血澎湃,激励着我们进行新的长征。
我作为一名学生,就要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不要怕吃苦。明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社会公德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为我们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我的长征作文篇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去观看电影《我的长征》的路上,我不由想起了毛主席的这首诗词。一连串的问题涌入我的脑海: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一路上又有什麽样的故事……
电影讲述了一位曾经的.红军战士,回忆起当年长征的故事。那年他才16岁,就参加了红军,大家情切地叫他“瑞纳子”。在渡桥的时候,敌人的炸弹夺去了他爸爸的生命。在长征路上他摔倒了,是毛主席亲自扶起了他。一路上,大家互相帮助,一包豆子还分着吃;寒冷的冬天,大家紧紧地围着火堆取暖……想想我自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确不懂得谦让,真的很惭愧。毛主席的妻子在长征路上生下了一个孩子,可部队要打仗,怎么能把他带在身边呢?他们只能狠狠心,把孩子留在一间房子里,希望能被好心人收养。
一路上,瑞纳子还结识了少数民族青年达尔伙,他用那颗真挚善良的心打动了达尔伙,使红军和少数民族兄弟结成了亲密的伙伴。最使我感动的是,连长为了救瑞纳子,自己却跌入了无底的深渊。瑞纳子在长征中失去了所有的亲人:爸爸、姐姐、姐夫和新朋友达尔伙,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回程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红军在长征出发时有30万人,而到达终点只剩下了2万人,28万人永远倒在了长征途中。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报效我们的祖国。没有革命战士,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哪有我们美好的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求金色的理想和灿烂的明天。
我的长征作文篇5
长征,是两万五千里,无数艰难险阻的征途。红军战士们凭着坚定的目标、锲而不舍的行动和相信自己终将胜利会师的长征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
我在九岁时参加了一次在草原的夏令营,在夏令营的最后一天,迎来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长征”:夜行军。顾名思义,夜行军就是在夜晚行军。
傍晚七点半,我们出发了。沿着崎岖的山路爬上了第一座小山时,月亮已悄悄爬上树梢。穿过一片草地,越过一条山沟,翻过一座座山。有人调皮地趁着月黑风高的气氛讲起了鬼故事,但是又被另一个突如其来的笑话乱了阵脚。月亮渐渐升高,说话声也越来越少。
当月亮到我们头顶时,几辆车开了过来。原来是教官来接走几个难以坚持的队友。我是多么想坐上那辆温暖的车,离开这个寒冷漆黑的鬼地方,回到我那舒适的小被窝中。可我不甘心这样放弃!可无尽的黑暗好像要把我的信心一点点地偷光。
想起曾经背过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我们这点苦算什么呢?车开走了,我似乎有了一份信心,相信自己能走下去。
我们走到了一条笔直的大路,尽头是一片树林,可又好似永远也走不到头,甚至没有前进,反倒离树林越来越远似的。恍惚间,树林好像猛地跳到了我的面前路终于到了尽头。
穿过树林,回到了崎岖的山路,又走了一段感觉长得令人发指的时间,月亮已经西沉,终于,我远远看见了营地柔和的.灯光,那是胜利的曙光
凌晨2点43分,7小时13分,18.3公里。
今年的夏令营中,我们成了平均年龄最低,走得最远的队伍。从小伙伴们发出的欢呼声中,我感受到了坚持后获得成功的那份不可丈量的欢悦。
我的长征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