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培养人们想象力的重要手段,每个人在写作文之前,都要多积累素材,这样才可以写的优秀,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春联作文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春联作文篇1
今天是除夕,也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我们家也不例外,个个忙的不可开交,于是,贴春联的任务便交给了我和表姐。
因为我是第一次学贴春联,所以,不太会,便请教了经验丰富的表姐,只见表姐先挑了一副春联,上联是"春风入喜财入户"下联是"岁月更新福满门"横批是"新春大吉"。我知道每过春节都会贴春联,但不懂春联的意思,于是,便问表姐,她说:"上联的意思是:春天的微风吹拂着每个人的笑脸,把财富收进了家中。下联的意思是:随着岁月的变迁,通过辛勤的劳动,一定会五谷丰登,福星高照。横批的意思是: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事事如意。"听了姐姐细心地讲述,我终于知道了春联还代表着那么多的含义。
听完以后,我们便忙着贴起春联来。我帮忙扶着春联,表姐撕开了一大段透明胶布,然后,又分成了一小段,贴在手上,再看看春联贴正了没有,一切ok后,这才放心的把四个角都贴了起来。接着,又把下联和横批都完成了。贴完后,我把整个步骤在心里又重新做了一遍。
看到这儿,我便心急如焚地干了起来。可当我到看的时候,却忘了,直接贴了起来,结果,春联是歪歪斜斜的。看到这一幕,我不由
得感到可笑,正巧,被爷爷看见了,笑声又带了一群人,唉……!果然我少不了嘲笑,可正当我重新贴时,春联又被我这小马虎给弄破了。最后,经过我和表姐认真的修改,好看了许多。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多学一学,多看一看,就会有想不到的惊喜。
写春联作文篇2
新年的脚步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各个商场也是人山人海,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除夕,伴随着欢声笑语,我们家也忙得不可开交。中午,妈妈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春联,叫上爸爸,我也拿来安全剪刀、透明胶等物品,兴致勃勃地来到大门前,准备贴春联。
首先,我们把鸡年的春联换下来。可是,它们好像舍不得“墙妈妈”,一直不肯松“手”。没办法,妈妈只能把它扯下来。看着依然半新的春联被撕下来,我有点舍不得,妈妈却说:“这就叫辞旧迎新!”
妈妈拿出新的春联。首先上场的是上联。妈妈将上联小心翼翼地铺开,摊平,就轮到我出场了。我将透明胶撕开一段,然后用安全剪刀剪了一段长短合适的胶带。接着,就轮到爸爸出场了。他一边将胶带贴在春联上,一边嘱咐妈妈:“按住喽,别贴歪了。”说着,爸爸将春联捋了捋,然后用手指将透明胶用力向两边撑,直到透明胶一头平平整整地贴到了墙上。这上联,用了三条透明胶带,才牢牢地贴住了。妈妈退后两步,看了看,点点头说:“嗯嗯,不错,不错,高低正合适。”接着,爸爸又用同样的方法,把下联贴在门的左边。
贴完了上下联,该贴横批了。妈妈拿着横批比比划划,确定了高低之后,我就剪下两段透明胶让爸爸贴在大门上方。“终于大功告成了!”红彤彤的春联映在我们的脸上,我忍不住念了出来:“身体健康年年好,事事有成步步高。横批是,‘吉星高照’。”突然,一个问题从我脑袋里冒了出来。我急忙问妈妈:“妈妈,这春联上下联字数一模一样,你是怎么确定哪张是上联,哪张是下联的呢?”妈妈笑了笑,说:“这可有讲究了。区分上下联最重要的是看它们的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第三声或第四声,也就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第一声或第二声,也就是平声。你看,‘好’是第三声,所以这是上联;‘高’是第一声,所以这是下联。读的时候,要从右边开始读,你呀,刚才读对了!”
原来如此。看来,贴春联这活儿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真不简单,它还让我长知识了呢!
写春联作文篇3
盼望着,盼望着,新年的脚步近了。大街上不时传来阵阵鞭炮声。今天,老妈从单位里带来了春联,我和老妈一起贴春联。
开始贴春联了!我问老妈:“春联要分上下联,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呀?”老妈说:“区分上下联有个方法,可不是凭空乱分的。那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第三声或者是第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第一声或者第二声。”说完便将春联递给早已迫不及待站在凳子上的我。我把上联放在桌上轻轻地翻过来,小心翼翼地涂上浆糊。再找好准确位置,将上联慢慢地提起来,再贴到刚才选定的位置上。接下来就要贴下联了。前面的步骤对我来说那是轻轻松松的!我三两下子就轻而易举地搞定了。贴下联却很伤脑筋。我贴了一次偏上了,第二次偏左了,第三次偏下了……于是我这样反反复复地贴了十几次,可就是不成功,累得我气喘吁吁。这时,下联好像在说:“哈哈,我就是一个‘麻烦’,你奈我何?像你这样心急如焚贴我的人,永永远远都不会成功的。”我看着神奇傲慢的下联,并没有气馁。灵机一动,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便再一次去贴下联。我拿了一把尺子测量出上联与墙壁的距离再贴下联。贴好后站在远处观看。哈!不高不低,不偏不倚,端端正正,位置刚好,我满意地点点头。
贴好春联我问老妈:“老妈,我们为什么要在大年三十贴春联啊?”老妈笑着说:“这件事还有个不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怪物,它叫年,每逢这时候都要出来作祟。不过它最怕看到红色的东西。人们就把红纸贴在自家门的两边,年一看到红纸就吓得灰溜溜地逃走了。久而久之,贴春联就成了广为流传的民族风俗了。”我恍然大悟。
春联贴在门旁边,映照得家里红通通的,透着祥瑞。过节的氛围更浓了,感觉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的贴春联喜气洋洋!
结语:以上是小编推荐贴春联作文四篇的内容。据《后汉书·礼仪志》一书中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为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一文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写春联作文篇4
过年啦!过年啦!新年的脚步渐渐近了,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商场里人山人海,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脸上都露出快乐的笑容。
今天是大年三十,村里男女老少都忙碌起来,爷爷奶奶正在蒸馒头,杀鸡宰鱼,切羊肉、牛肉……满屋子的美食令我垂涎三尺。
妈妈拿着灯笼,我看见了说:“妈妈,你是要挂灯笼吗?我来帮你吧。”妈妈将灯笼递给我,我拿着灯笼,歪歪扭扭地爬上梯子,爸爸看见我差点要摔下来,叫我下来,让他来挂。妈妈把我叫去贴春联,我找出对联和“福”字,妈妈站在凳子上,把旧的对联撕下来新的贴上去,意味着辞旧迎新,日子越过越红火,这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先贴横批,我指挥着妈妈贴,这边有些歪,左边有一点低……在我的指引下终于摆正了,现在要贴上下联了,我家的上联是:黄金宝地财源广。下联是:富贵门庭家业兴。呵呵,这其中的寓意大家都应该知道吧。
对联贴好了,该贴福字了,我站在凳子上让,把“福”摆正,让妈妈帮我摁住,我用胶带把四个脚给粘住,一个福字就贴好了,我们喜欢把“福”字倒着贴,福倒着贴,谐音就是“福”到了。
春联,原名叫桃符,是用来驱灾避邪的,传说是用来驱赶一只叫“年”的怪兽,“年”也很怕火和红的东西,所以人们每年都要挂灯笼,贴春联。
挂好了灯笼,贴好了春联,院子里红彤彤的,充满了喜庆的气氛。过年真好!
写春联作文篇5
春节一到,家家户户都喜欢贴春联与倒“福”,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今天,我了解到了春节贴春联与倒“福”的由来,增长了不少知识。
对联还有一个俗名叫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挑符。王安石“千门万户除旧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传统春联总是写在红纸上,寓意红火平安,现在的春联已演变成烫金字体,外圈装饰精美,绘有各种图案。一般的春联分为上联、下联与横批,上联与下联尾字一般带有谐音,读起来朗朗上口。常见的春联有: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等等。
春节除了贴春联,还要在门上贴“福”字,贴“福”可是有讲究的,一般贴“福”字要倒贴,读起来就是“福倒”,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现在人们还保留着贴春联和贴倒“福”的传统文化,但是却在不断地演变当中。改变的是文化,不变的是传承。
写春联作文篇6
过年的时候,人们都穿崭新的衣服,不知你发现没有,大门也穿着红通通的衣服——对联。说起对联,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我眼中的对联是高雅、博才,富有很深的含义。说起贴对联来,我更是喜爱至极,两只小手被对联染得红红的,心里却偷偷乐着,别提多高兴了。
今年三十,我和爸爸、小叔一起贴对联。今年贴对联,我不仅见识到了一幅幅含义深刻的对联,还知道了关于对联的一些知识。大年三十早上,爸爸大声喊:“快起来了,今天贴对联!”一听贴对联,我从被窝里赶紧爬起来。吃完饭,我们就贴起对联来。啊!对联好多呀,真令我目不暇接。爸爸让我分一下类。我在那分类,爸爸一本正经地说:“来,我给你讲一讲关于对联的知识吧!”我举起双手同意。“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春联的种类很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短春联、大春条。每幅春联都有横批和一个‘福’字,还有斗方和影壁单贴、门心和抱柱。”爸爸得意洋洋地对我说。爸爸又灵机一动,说:“由你帮对联找家吧!”我信心十足地说:“好!”
春联找家开始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肯定是灶王爷旁的;“一庭多乐事”是哪的?噢,是餐厅的;“喜庆福有鱼”就是堂屋檐下的;“招财进宝”应贴在最显眼的地方了……没过多会儿,我就给春联找到家了,爸爸抚摸着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嗯,关于春联的知识没白讲,我希望你能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有关常识了如指掌!”
今年贴对联,真是快乐和知识一网打尽。我希望每个春节都充满快乐的气氛,每个人都懂得更多、更深的知识。
写春联作文篇7
每年的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今年我自告奋勇和爸爸一起贴春联。
三十上午,我和爸爸早早地拿着对联、剪刀、胶带和一梯子,开上车到新房贴对联,我们家有两个门要贴,一个是外面大门,另一个是客厅的大门,所以我们先把房屋的大门的旧对联给撕下来,擦去浮着的灰尘,墙壁就焕然一新。
爸爸问:“儿子,你知道春联怎么贴吗?”
我说:“随便贴呗。”
“春联可不是随便贴的,春联分为上下联,可不能贴错了,错了别人会被笑话的。”爸爸边翻看对联边说。
我疑惑地说:“那怎么区分上下联呢?”
爸爸说:“在区分上下联前,得先明白怎么念上下联。”
我不解 :“念春联还有规则呀?”
爸爸说:“那当然了,一般先念右边,再念左边。”
我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右边贴上联,左边贴下联。”
爸爸笑着说:“真聪明,那这副春联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呢?”我盯着对联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我摇摇头:“不知道,老师没教过。”
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春联讲究平仄,平,就是我们四声中的一二声,仄,就是四声中的三四声,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这样读起来顺口……”
还没等爸爸说完,我有了新发现:对联下面怎么还有一个漂亮的图案呢?哈哈,原来是两个胖乎乎的男孩在作揖拜年呢!好像在给对方说:“新年好!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越长越帅哟!”
爸爸说:“你的发现很不错,根据对联上的图案也可以区分上下联”。
爸爸说着拿起对联向我展示:“瞧瞧,如果上下联贴反了,两个男孩就背靠背在拜年,显得多不礼貌呀!”爸爸把梯子竖放,靠在大门上,让我拿着胶布,爸爸把胶布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粘在胳膊上。
爸爸拿着对联,站在梯子上,我在下面扶着;爸爸先用胶带把对联上面的两个角贴起来,接着,看是否对齐,然后,下来把对联铺平,又把中间贴上几块胶带,最后把下面的两个角给贴上。就这样,两副对联很快都贴好了!
回家的路上,爸爸夸我会帮大人做事了,我心里美滋滋的。今年我已经学会了怎样贴春联,明年我一定自己贴。
写春联作文篇8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过新年啦!过新年啦!你想知道过年的风俗吗?就让我来告诉你过年的一些风俗吧。
我们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要贴春联,把会带来厄运的鬼神挡在门外,古诗有云“总把新桃换旧符”,告诉我们新的一年已经来到。这一天我们还要祭灶神。要在灶台上放一些甜食,用这些甜食把灶神的嘴巴堵上,不让他下凡来偷吃东西。
真正快乐的除夕到来了。我们今天可以放鞭炮了!“噼里啪啦”的响声里夹杂着我们的笑声。我们在广场上跑来跑去。放鞭炮是为了赶走年这个怪物。传说,这个怪物经常来到人间来祸害百姓,人们可被他害苦了。有一个老奶奶,在门上贴了红色的春联,挂了红色的鞭炮,于是,年就被吓跑了。于是,每年过年,人们纷纷在门上贴春联,在门口挂鞭炮。我们还会在除夕这天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呢,捧着沉甸甸的压岁钱,我们高兴极了。当然,团圆饭可是少不了的。桌子上的菜可丰富了!有饺子,代表万事顺利;有鱼,代表年年有余;有汤圆,代表团团圆圆;有火锅,代表红红火火;有年糕,代表年年高。
在年初一,开门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而在这一天,也不能扫地,因为会把好运气扫掉,还不能倒水,怕把好的运气倒掉。
在大年初二,人们还要去祭财神,希望财神会光临自己的家。还要去外婆家拜年。
新年可真快乐啊!
写春联作文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