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课程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案的修改应该基于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分析,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翠鸟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翠鸟的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2、让学生体会文中德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3、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进行环保教育
二、学习重点:1、认识翠鸟外形的特点,《翠鸟》教案。2、学习翠鸟抓鱼时的动作特点。
三、教具准备:《翠鸟》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师问: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读过了《翠鸟》这篇课文,大概了解了它的主要内容,那么老师想问一下,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1:可爱生2:美丽生3:我觉得它很机灵… …(老师适时板书:美丽 机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师问:哦,原来翠鸟给同学们留下了美丽的印象,老师也有同感,那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哪一个自然段是描写了翠鸟的美丽的?赶快找出来。生答:第一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魅力。师:很好,那同学们现在赶快读一下第一段,看是从那些方面进行描写的,自己自由读,大声地读!师问:请同学来告诉我们,翠鸟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美丽了?生1答:我觉得她那红色的小爪子很美丽生2答:透亮灵活的眼睛生3答:鲜艳的羽毛生4答:又尖又长的嘴(老师适时板书:小爪子 羽毛 眼睛 嘴)师:好,现在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话仿佛地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把翠鸟的美在哪里读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反复读)师问:谁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生1:我喜欢这一句:“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师问:她读得怎么样?你听出了翠鸟美在哪里了吗?生答:挺不错的,我听出了小爪子的美。师问:你能不能想她一样读一读?(师适量找几位学生读一读,并进行评读)师问:还有喜欢其它句子的同学想读一读吗?生答:我喜欢的是这一句:“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得嘴。”师问: 哦,你喜欢的是这一句,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答:我觉得不够好,听不出翠鸟的美在哪里师问:那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它的美呢?(师适时指导)师问:其实老师很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这一句,有没有同学跟老师喜欢的是一样的?(句子在屏幕中显示出来)谁给大家读一读?(师适时指导:在读的时候要突出颜色的词语)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好,如果能把他背下来,那就更棒了,准备几分钟再合作背诵,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翠鸟》教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师:我们知道,翠鸟不仅美丽而且还很机灵,课文里面哪些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机灵的?快找一下。生:第二三自然段师:好,再自由读一下第二三自然段,在读的时候感受一下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翠鸟的机灵的'生1: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生2:尽管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生3: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落在苇杆上了。师引导:说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出示句子: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师:自己读一下,多读几遍,看哪一句让你读得更有感觉,读得更明白。生:我觉得“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更好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1:我觉得这一句中多了“贴着”和“疾飞”,让我更感觉到翠鸟飞得快。生2:我觉得这一句写得更具体更详细。师:同学们都理解得很好,但老师想问一下知道“贴”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我们的手是翠鸟,桌面是水面的话,那翠鸟是怎么飞的?能模仿一下吗?(师生一起来做,从动作模仿中耕形象地了解“贴”和“疾”的含义)师顺势引导:你看,正因为作者描写时用词用得如此准确,我们才能这么形象的看到翠鸟抓鱼时飞翔的样子,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或说话的时候,就要学习作者的这种方法。师:还有其它让你感觉到翠鸟机灵的句子吗?生1: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生2: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师:一听到这一句,老师又有问题了出示句子: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师: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这两句,然后跟你的同位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为什么。(给时间学生交流)师:好,现在谁觉得只告诉同位还不够,还想跟全班同学说说的?生1:我觉得第二句更好,因为第二句感觉更形象生2: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用到了比喻生3:我也喜欢第二句,好像已经看到了翠鸟飞的样子,飞得很快师引导:不错,我们在读着这句话时仿佛已经看到了翠鸟捕鱼时飞的样子,像箭一样飞过去,你看多形象啊!同学们再读几遍,再感受一下。
(四)延伸教育师:同学们,翠鸟不仅美丽而且机灵,老师真想养一只,大家说老师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给时间四人小组讨论,让学生抒己见)生1:不对,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应该把他关起来生2:小鸟是属于大自然的,我们不能剥夺它的自由,她会很可怜生3:小鸟跟我们一样需要自由,这样它才会幸福……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不错,小鸟跟我们人类一样生活在地球上,它也有它自己生活的权利,她也需要自由,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而伤害它们,不仅如此还要好好地保护它们,跟他们和平相处,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越来越美丽……
《翠鸟》教案
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2、让学生体会文中德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3、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进行环保教育
二、学习重点:1、认识翠鸟外形的特点,《翠鸟》教案。2、学习翠鸟抓鱼时的动作特点。
三、教具准备:《翠鸟》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师问: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读过了《翠鸟》这篇课文,大概了解了它的主要内容,那么老师想问一下,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1:可爱生2:美丽生3:我觉得它很机灵… …(老师适时板书:美丽 机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师问:哦,原来翠鸟给同学们留下了美丽的印象,老师也有同感,那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哪一个自然段是描写了翠鸟的美丽的?赶快找出来。生答:第一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魅力。师:很好,那同学们现在赶快读一下第一段,看是从那些方面进行描写的,自己自由读,大声地读!师问:请同学来告诉我们,翠鸟的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美丽了?生1答:我觉得她那红色的小爪子很美丽生2答:透亮灵活的眼睛生3答:鲜艳的羽毛生4答:又尖又长的嘴(老师适时板书:小爪子 羽毛 眼睛 嘴)师:好,现在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话仿佛地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把翠鸟的美在哪里读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反复读)师问:谁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生1:我喜欢这一句:“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师问:她读得怎么样?你听出了翠鸟美在哪里了吗?生答:挺不错的,我听出了小爪子的美。师问:你能不能想她一样读一读?(师适量找几位学生读一读,并进行评读)师问:还有喜欢其它句子的同学想读一读吗?生答:我喜欢的是这一句:“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得嘴。”师问: 哦,你喜欢的是这一句,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答:我觉得不够好,听不出翠鸟的美在哪里师问:那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它的美呢?(师适时指导)师问:其实老师很喜欢描写翠鸟羽毛的这一句,有没有同学跟老师喜欢的是一样的?(句子在屏幕中显示出来)谁给大家读一读?(师适时指导:在读的时候要突出颜色的词语)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好,如果能把他背下来,那就更棒了,准备几分钟再合作背诵,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翠鸟》教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师:我们知道,翠鸟不仅美丽而且还很机灵,课文里面哪些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机灵的?快找一下。生:第二三自然段师:好,再自由读一下第二三自然段,在读的时候感受一下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翠鸟的机灵的生1: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生2:尽管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生3: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落在苇杆上了。师引导:说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出示句子: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师:自己读一下,多读几遍,看哪一句让你读得更有感觉,读得更明白。生:我觉得“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更好师:能说说原因吗? 生1:我觉得这一句中多了“贴着”和“疾飞”,让我更感觉到翠鸟飞得快。生2:我觉得这一句写得更具体更详细。师:同学们都理解得很好,但老师想问一下知道“贴”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我们的手是翠鸟,桌面是水面的话,那翠鸟是怎么飞的?能模仿一下吗?(师生一起来做,从动作模仿中耕形象地了解“贴”和“疾”的含义)师顺势引导:你看,正因为作者描写时用词用得如此准确,我们才能这么形象的看到翠鸟抓鱼时飞翔的样子,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或说话的时候,就要学习作者的这种方法。师:还有其它让你感觉到翠鸟机灵的句子吗?生1: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生2: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师:一听到这一句,老师又有问题了出示句子: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师:同学们可以读一读这两句,然后跟你的同位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为什么。(给时间学生交流)师:好,现在谁觉得只告诉同位还不够,还想跟全班同学说说的?生1:我觉得第二句更好,因为第二句感觉更形象生2:我喜欢第二句,因为用到了比喻生3:我也喜欢第二句,好像已经看到了翠鸟飞的样子,飞得很快师引导:不错,我们在读着这句话时仿佛已经看到了翠鸟捕鱼时飞的样子,像箭一样飞过去,你看多形象啊!同学们再读几遍,再感受一下。
(四)延伸教育师:同学们,翠鸟不仅美丽而且机灵,老师真想养一只,大家说老师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给时间四人小组讨论,让学生抒己见)生1:不对,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应该把他关起来生2:小鸟是属于大自然的,我们不能剥夺它的自由,她会很可怜生3:小鸟跟我们一样需要自由,这样它才会幸福……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不错,小鸟跟我们人类一样生活在地球上,它也有它自己生活的权利,她也需要自由,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而伤害它们,不仅如此还要好好地保护它们,跟他们和平相处,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越来越美丽……
翠鸟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描写外形的语言,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
难点: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课前准备:录象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现在见到的翠鸟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正音:衬衫、锐利.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zhǎng
cháng)着一张细长(zhǎng
cháng)的嘴。
b尽(jìn
jǐn)管小鱼只(zhǐ
zhī)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可还(hái
huán)是难(nán
nàn)以逃脱翠鸟的眼睛。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每位学生读课文总数在2遍以上)
(3)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动3、4自然段;住处第5自然段。)
三、学习1、2两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小巧玲珑)
(1)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一双红色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
2.范读第2段,边听边标句序,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1)自学。
(2)反馈:这句话是: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鲜艳)
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鲜艳是这句话中的中心词。
(3)读24句:
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
③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④这3句话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点明这样的段式叫总分段式。)
3.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四、指导书写:巧、绣、纹、腹、衬衫。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12两段。
(3)比一比,组词。
逃()
隐()
疾()
衬()
桃()
稳()
病()
村()
(4)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疾飞()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锐利()
①快或尖
②感觉灵敏
③勇往直前的气势。
板书:
总起分述的方法
找出总起句
主要写什么
读分述部分
从哪几方面写的
翠鸟的教案篇3
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齐答:鸟的叫声。
师: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生1:我喜欢鹦鹉,因为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我家就养了一只,早晨,我总是对妈妈说:我上学去了。它就学着我的样子,说:我上学去了。真好玩,妈妈说,这叫鹦鹉学舌。
生2:我喜欢鸿雁,因为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
生3:我喜欢黄鹂,因为它的歌声清脆悦耳。我希望我的歌声能像它一样好听。
生4:我喜欢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
师: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亲切一点。瞧,这就是翠鸟(多媒体课件出示翠鸟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生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生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
生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你们专注的目光里,老师感觉到你一定很喜欢翠鸟。你还想更多的了解翠鸟吗?那么就拿出那篇介绍翠鸟的文章读一读吧。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形成一种内在动力,推动人们去探求知识。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生1:我读懂了翠鸟的羽毛非常鲜艳。它长得小巧玲珑。
生2:我知道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生3:
翠鸟很会捉鱼,眼很尖,小鱼是逃不过它的眼睛的。
生4: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
师: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生1:喜欢它漂亮的羽毛,还有透亮灵活的眼睛。
生2:我喜欢它捉小鱼很机灵。
?以上通过谈了解,多数同学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一句同学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_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将学生推向深入研究的学习热情之中」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这里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设计了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喜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生评:头部羽毛是橄榄色,还应该有花纹,课文中讲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嘴画得可以,又尖又长。
师:还有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画,并给大家介绍一下。
……
?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同时,具体述说了翠鸟的外形。其它学生评价作品的同时,也须依书靠本地落实到每句每词,这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
(学生练习)
师:请到前面操作并给大家介绍一下翠鸟的外形?
(一生介绍)
?此处课件的展示,是分解了写作顺序。学生越是兴致盎然,越是聚精会神,越是与作者的观察顺序写作同步,很好地领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看着提示,介绍翠鸟的样子,练习说一说正是让学生脱离课本的背诵,这比干巴巴地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谁能背诵下来巧妙得多」
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
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
(学生热情高涨,师生互读。)
师:我们比赛完了,各位小评委,评一评吧。
生1:我觉得xx
同学把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读得快一些,很到位,说明了翠鸟捉鱼的速度很迅速。
生2:我觉得xx
同学应把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读得再慢一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翠鸟捉鱼的。速度快。
生3:老师,我觉得您读得比较好,因为你把悄悄地读得又慢又轻,表现了小鱼游到水面上来很警惕的情景。
生4:老师,我觉得你有一些地方读得还不如我好,我读一遍好吗?
……
师:是呀。同学们的朗读水平真是太高了,我觉得一些同学的朗读已经超过老师了。我会向你们学习的。这么可爱的翠鸟,你们不想把它的形象永远地留在脑海中吗?那就试着背背吧!
(学生练习背诵,并指名背诵。)
?以师生竟争的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师:同学们都很棒,其实背诵也是一种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翠鸟这么可爱,我真想捉一只来饲养。
师:是呀,老师也有这种想法。可是能捉吗?
生齐答:不能。
师:为什么?
生1: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
生2: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
生3: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
生4: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
……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的丰富多彩。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这一环节的设计,文道结合,渗透了生态环保教育,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了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生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生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
生3: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生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
师:是呀,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朋友!
?自留作业,自行设计,使学生既有自主思考的权力,又激励着他们不断创新的精神,进而超越课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翠鸟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听,它唱着歌和大家打招呼呢!它的名字叫翠鸟。
看老师板书。(提示:翠字上边是羽毛的羽,不带钩,下边十字这一竖不要太长,别把上边的两个人分开。
2.齐读课题——《翠鸟》
二、检查预习
“开火车”读本课词语。 (出示本课词语)过渡:看来大家课前预习得非常好,老师相信课文也一定读的很棒!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研读课文,体会翠鸟的外貌和活动特点
(一)体会翠鸟的外貌特点
1.同学们读得真专心,谁能说一说翠鸟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2.看,老师这儿也有只翠鸟,你觉得它美吗?美在哪里?(出示图片)
爪子:红色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背上:浅绿色的.外衣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句子1: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2)老师看到翠鸟想这样来写:翠鸟的头是橄榄色的,背是浅绿色的,腹部是赤褐色的,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你喜欢老师写的还是作者写的呢?比较: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翠鸟的美丽。
思考: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3)谁能通过朗读把翠鸟的美丽读出来?(指名读)(4)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写作手法把翠鸟写的这么美的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一句话。
书上先总写了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接着按顺序分别写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这样先总后分的写法就是总—分式的写法。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习作者用这样的方法来描写某一种事物。
句子2: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小巧玲珑”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形容小巧而又精致)哪些地方能看出翠鸟小巧玲珑?
(二)体会翠鸟的活动特点
过渡:作者为什么只描写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嘴,而不介绍其它部位呢?其实它这些部位的特点与它的活动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它的羽毛以绿色为主,与草、树的颜色相近便于它隐藏自己,不易被鱼儿发现;比如说,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便于它在疾飞时快速地叼起小鱼;又比如说,它之所以可以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段,把描写翠鸟捕鱼的动作的句子画出来。
交流:你认为翠鸟捕鱼的动作如何?生:快、很快
同学们你认为哪句话最能体现翠鸟的动作敏捷呢?
(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了。
师: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
(2)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品读)
用笔圈出表示翠鸟捕鱼动作的词。
出示:翠鸟离开桅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读一读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个?品析:“蹬”、“像箭一样”
过渡:作者笔下的小鱼十分机灵,怕被翠鸟捉住,翠鸟会放过小鱼吗?
(3)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师:用小鱼的机灵体现出翠鸟的什么特点?(对比读)
四、拓展延伸
过渡:翠鸟可真是捕鱼能手啊,连老师都佩服!小练笔: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翠鸟,了解了如何写动物的外形,课后你们也去仔细观察生活,也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写下来。
五、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从翠鸟的外貌和活动两个方面认识了翠鸟,这样一只鲜艳美丽、小巧玲珑的小鸟,你们会怎样跟它们相处,我们下次课的时候再来交流。
翠鸟的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品德目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及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三、教学难点: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融为一体,综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四、课前准备:
1、红色、深浅不一的绿色、赤褐色、蓝色等粉笔各一支。
2、学生搜集有关翠鸟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板书课题)
(二)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翠鸟的课外资料,教师可随机补充。
(补充资料:翠鸟,又名叼鱼郎、小狗鱼,它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嘴长,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领。)
(三)学习描写翠鸟外形的段落。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
2、读后谈感受。
(学生可能会谈到翠鸟很漂亮;颜色美;比喻句用得好等。)
3、找一名同学再次读这一段,边读,教师边用彩色粉笔按步骤画出翠鸟的外形(见板书),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羽毛的。
(在画的过程中提示:橄榄,南方的一种果树的名字,吃的是它结的果实,也叫橄榄果,虽然加工成干果,但颜色仍是绿的!)
4、带着感情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感。
5、学习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进行写法渗透。
(四)学习二、三段。
1、第二自然段重点抓住几个动词来理解。
疾飞一眨眼一动不动
2、第三自然段重点体会翠鸟捕鱼时动作快。
(1)第1、2句,拿机灵的小鱼和翠鸟作对比,更加突出翠鸟的目光锐利。
(2)第3句,抓住像箭一样蹬飞叼贴引导学生体会翠鸟捕鱼动作的熟练连贯,迅速敏捷。
(3)第4句,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也在间接说明翠鸟的动作快。
3、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比一比,看谁能把翠鸟读活了?指导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灵活、神速。
(五)启发学生了解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它外形之间的关系。
(补充资料:翠鸟这种高超捕鱼本领来自它独特的身体构造。它们的羽毛里隐藏着许多气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体,借此可在水中迅速潜游而不致弄湿羽毛。翠鸟在插入水中的瞬间,能精确调节因光线折射而造成的视差。进水之后,仍能保持极佳视力。)
(六)学习四、五自然段。
1、理解翠鸟的住处。
2、体会老渔翁的话,进行德育渗透。
(七)当小小解说员。(背诵拓展)
由学生喜爱的动物世界入手,假如这期节目就是以介绍翠鸟为主题,聘请在座的学生当一次小解说员。比一比看谁说得好。
(八)作业超市。
(根据学生的兴趣,自己选择一项或几项来完成)
1、喜欢绘画的同学自己画一画这只漂亮、机灵的翠鸟。
2、喜欢积累的同学将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积累在本子上。
3、喜欢朗读的同学课下美美地读一读,进行课文录音。
4、喜欢背诵的同学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将其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5、喜欢写作的同学,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翠鸟的教案篇6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喜爱翠鸟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第4自然段。
(二)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三)指名读有关句子。
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3、讨论:为什么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第1句中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我们的想法,前边加一个真字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说明十分喜爱翠鸟,想好好地把它留在身边饲养它。
第2句中远远地看是因为作者知道翠鸟很机警,怕惊扰它。希望它多停一会儿是因为想多看它几眼,这正是作者喜爱翠鸟的真情实感的流露。
4、指名读句子,要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让学生借助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先看静态,主要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再看动态,疾飞注视,蹬开、叼起、飞起......这一系列的动作观察的仔细深入。
在描写中,作者抓住翠鸟一动一静两方面的特点,既写出了翠鸟的外表美,也写出了它动作快捷捕鱼本领高。一动一静,恰到好处。这样的描写来源于作者按顺序抓住特点的细致观察,在写作中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五)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等鱼贴、飞、停、注视等
捉鱼蹬、飞、叨、贴、飞喜爱
住处:隐蔽
教学后记:
文章很美,条理清楚,是指导学生写好动物的范文,在学习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生动地将翠鸟的外形、生活习性写清楚的,为他们写好动物做好准备。
翠鸟的教案篇7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翠鸟》一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文章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以及捕捉小鱼时动作的迅速、敏捷,使人读了顿生喜爱之情。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关键词句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述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我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述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鸟是人类的朋友,今日,教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长得十分漂亮的鸟,它的名字叫翠鸟。(板书课题,出示翠鸟的彩色图片)你想明白翠鸟有什么特点吗?让我们一齐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经过简明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急于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让学生用自我最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让学生读给同桌听,听听同桌的意见,让同桌指出自我的不足,并根据自我的不足再读课文。
3.把自我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以上教学环节,让学生经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强化了对课文资料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本事。)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资料
(一)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出示翠鸟的彩图,启发学生思考:你觉得翠鸟长得怎样?(让学生按羽毛身子眼睛嘴爪子的顺序说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师:是啊,多美的翠鸟啊!那么,课文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外形美写下来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浮现翠鸟的样貌。
3.师:翠鸟真美,看到这样美丽的翠鸟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此刻请大家把自我感受到的翠鸟的美读出来,看谁最能读出翠鸟的美。学生自读指名读赛读。
4.逻辑引读,指导背诵
师:让我们把翠鸟美丽的外形记在自我的脑海里。教师引,学生读。
翠鸟真美啊!它有一双,它的颜色。头上的羽毛像,背上的羽毛像,腹部的羽毛像。它的身子,一双的眼睛下头,长着一张的嘴。
5.同桌互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以上教学设计,经过观察和美读,让学生从视觉和心灵上感受翠鸟的形之美,在美读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背诵,把理解语言与积累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过渡:翠鸟除了外形美外,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看下头的课文。
(二)理解翠鸟捕鱼的本领,体现翠鸟的动作特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真快?把这些词句划出来与同桌交流一下。
2.师:你能经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翠鸟捕鱼时的'动作之快吗?(学生自读→指名读→赛读)
3.分小组交流。
下头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一个写得更好,好在哪里?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重点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三)理解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读后分小组讨论:孩子们听了老渔翁的话,他们的脸为什么会有些发红?
2.假如你看到了翠鸟,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四、扩展阅读,培养独立阅读的本事
1.默读《鹰》一文,思考:(1)作者是抓住鹰的哪些特点来写的?(2)你从这篇文章中明白了哪些鹰的知识?
鹰
要是鹰在你的房间里展开双翅,它足有你的床那么大。别看它又大又重,仍能在空中飞翔自如。有时它能借着风劲儿在天空滑翔。
鹰的窝是用树枝建在悬崖峭壁上的,那巨大的窝足能够装下一个人!鹰要年复一年地使用这个窝,所以建得十分结实。
鹰妈妈下蛋后就和鹰爸爸轮流趴在窝里孵小鹰。小鹰出世后,它们又一齐照料孩子,给孩子抓回老鼠、兔子、鸭子、鱼和蛇,还有松鼠。可是,鹰并不总是自我去捕食,有时它们会去抢别的鸟的猎物。它们在空中猛追那些叼着食物的鸟,直追得那些鸟筋疲力尽,不得不丢下食物逃命。
也许你会觉得鹰的体形很大,它的叫声也大。其实和你想的正好相反,鹰的叫声很小,还挺像婴儿的哭声。
鹰用它那钩子般的嘴和尖利的爪子来攻击和自卫,它的爪子能抓破动物最坚韧的皮。
鹰还有一双千里眼,它在高高的天空飞翔,有时我们都看不见它,而它却能看见地面上的小东西。
鹰的外貌并不都一样。金鹰头上有个金色的羽毛冠子。秃鹰并非真秃,因为它头上的毛是白的,也比较稀少,所以有这种称呼。有些鹰穿着羽毛靴子,那些羽毛长过它们的爪子。有的鹰则整条腿都裸露着。
鹰的图案在许多国家的钱币和徽章上都有,可是活在世上的鹰却越来越少。此刻不少国家制定了法律,保护这种鸟类。
2.默读下头的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小鸟,你回来吧!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在高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一天只能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十分的欢乐。
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最终他们便想捉住它。
看,它又出来了!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头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小鸟,你回来吧!
(1)那只小鸟之后会怎样样?它还能回来吗?把自我想到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听。
(2)假如你是小鸟的妈妈,会怎样控告那位用弹子射小鸟的人?
(3)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小组讨论,说一说保护鸟儿的好办法。
五、课外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本事
1.查资料,评选鸟类能手。
2.全班同学一齐办展板,放到学校里让其他同学一齐了解鸟类,保护鸟类。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重视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在本教学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朗读,反复吟诵,感受形象美,品味语言美。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读中进行积累。初读阶段,侧重于认读感知。学生边读边感知语言,在读中了解课文大意,整体感知课文,从而进入课文所蕴涵着的情感中。精读阶段合情感的积累易于被内化。在学文的各个环节中,把积累与读中领悟、读中品味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内化。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本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本事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本教学设计中,经过扩展阅读,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如何抓住特点观察描述动物的方法,自主阅读,既扩大了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本事。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本事。学生语文本事的构成和发展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在本教学设计中,经过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评选鸟类能手,办展板,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本事,又提高了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侧重于揣摩感悟。让学生反复读重点句子,运用多种感官,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探究和发现语言的规律。熟读成诵阶段,侧重于积累内化。熟则能悟,悟则能化。
翠鸟的教案篇8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3.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翠鸟的捉鱼本领与它的外形关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或幻灯片。翠鸟彩色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幻灯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爱上翠鸟的。
(二)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词语:鲜艳、疾飞、锐利、饲养、玲珑。
(三)学生自学课文。
(四)检查预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词语。
cuì yàn fù chìhè chèn
翠鸟 鲜艳 腹部 赤褐色 衬衫
líng jí dài páo ruì
灵活 疾飞 等待 小泡 锐利
sì dǎi xī
饲养 逮住 希望
注意正音:“腹”读fù,不读fǔ。
“疾”读jí,不读jī。
“逮”读dǎi,不读děi。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
第2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3自然段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
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二)教师出示翠鸟拼图的单个部分图形,要求学生拼成翠鸟图。
1.教师分别出示几种颜色(翠鸟各部分的着色图形),让学生辨认。
红色、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2.结合课文说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3.把几种颜色图拼成翠鸟图。
一双小爪子——红色。
头上的羽毛——橄榄色、翠绿色花纹。
背上的羽毛——浅绿色。
腹部的羽毛——赤褐色。
三、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
(一)提问: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翠鸟外形几方面特点?
(二)回答:第1自然段共6句话,讲了翠鸟外形三方面特点。
第一句: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了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第二、三、四、五句:讲翠鸟身上的羽毛非常鲜艳。
第六句:讲翠鸟小巧玲珑,突出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及“又尖又长的嘴”。
(三)作者是怎样观察、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1.读一读有“鲜艳”一词的句子,再查字典讲讲“鲜艳”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
鲜艳:鲜,有光彩的;艳,色彩鲜明。
鲜艳:鲜明而美丽的意思。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先总说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再一步步从上到下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介绍羽毛如何鲜艳。
3.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另一种方法:“联一联,想一想”。)
(1),画出描述翠鸟身上羽毛颜色的几个句子,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翠鸟羽毛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翠鸟羽毛的颜色又鲜亮又美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鲜艳”。)
(2)找出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时,课文用的几个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文介绍翠鸟羽毛颜色时,用“头巾”、“头巾上的花纹”、“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一)翠鸟活动时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二)查字典,讲讲“清脆”一词的意思。
(三)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疾飞”一词的意思。(为了准确理解词语,常把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结合使用。)
翠鸟活动的特点,先讲了翠鸟动作敏捷。通过“贴着水面疾飞”和“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对比表现的。另一个特点是翠鸟捉鱼时等待小鱼非常专心,“一动不动”。
清脆:声音清亮好听。
疾飞:疾,快。疾飞,飞得很快。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这句话表现了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在“疾飞”与“轻停”的联系中,“敏捷”便显露出来。这里一是讲翠鸟飞得低而快,二是讲停得急而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提问: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说说“锐利”的意思。
锐利:尖锐,锋利的意思。课文先说小鱼非常“机灵”,再说“还是难以逃脱”,说明翠鸟的`目光锐利极了。课文中的“锐利”指感觉灵敏。
3.先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读句子,想一想括号里的词语的意思。
翠鸟( )苇秆,( )过去,( )小鱼,( )水面往远处( )。
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再现了翠鸟捉鱼的经过。括号里的词语是翠鸟捉鱼时一连串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叼起”、“贴着水面飞走了”,这些都是在一瞬间进行的,甚至连机灵的小鱼都没有反应过来。说明翠鸟捉鱼的动作熟练、连贯、毫不犹豫,而且从未落空。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
(2)翠鸟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3)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那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4)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那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要知道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它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一)齐读第4自然段。
(二)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这段讲了三层意思。先讲了“我们”的想法:想捉一只翠鸟。再讲听了老渔翁的话,知道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打消了“我们”想捉翠鸟的想法。最后讲了我们的希望:多看看翠鸟。
(三)“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2.希望多停一会儿,是为了多看几眼。“远远地看着”,是因为知道翠鸟机警,怕惊走它。这里反映了“我们”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五)小结:通过看图、学生可以看出翠鸟的外形怎样?动作怎样?(外形美,动作快),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收获。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朗读、背诵
(一)朗读并背诵第1自然段:翠鸟的外形。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分几层意思?句子叙述的顺序是什么?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1自然段:共6句话
红色的小爪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并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二)朗读并背诵第2自然段,翠鸟的活动特点。
1.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2自然段:共2句话。
(1)动作敏捷——鸣声清脆疾飞
(2)捉鱼专心——注视等待
3.指名学生朗读,并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三)朗读并背诵第3自然段:翠鸟捉鱼的过程。
1.这一段有几句话?分几层意思?句子叙述的顺序是什么?每句话是怎么说的?
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3自然段:共4句话。
(四)连起来朗读,并背诵第1、2、3自然段。
二、按下面的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
又鲜明又美丽——( )
飞得很快——( )
眼睛感觉灵敏——( )
三、指导学生掌握生字字形
“翠”字应注意上半部和“羽”字区别。
“褐”字应注意是“衤”旁,字的最后一笔是竖折。
“希”字应注意上边的第二笔是一大点。
练习课后作业第三题,词语的填写。
四、听写句子,教师读三遍
第一遍,教师完整地读句子,学生听。
第二遍,教师按标点(逗号),一部分一部分地读,学生听一部分,写一部分。
第三遍,教师再完整地读句子,学生检查。
听写内容: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板书设计
翠鸟的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