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有关的教案优质7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考虑到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教师编写的教案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一份具备灵活性的教案能够适应课堂上的变化,使教学更具适应性,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鱼有关的教案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鱼有关的教案优质7篇

鱼有关的教案篇1

【活动设计】

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的春天,走出户外,看到小草在变绿,小花在打苞,小鸟欢快地飞来飞去,行人的衣着也单薄了,我不禁萌发了一个念头──带着学生寻觅春天的踪迹,让学生了解自然,认识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我班学生文化底蕴差,但能唱会画的却大有人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乐于参加活动,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颂春:

让学生搜集谚语、俗语、诗歌、散文来赞颂春天,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

2、歌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歌的旋律唱写春的古诗,或者唱自己写的春天的赞歌,鼓励学生自己按要求写词;

3、绘春:

实地观察并描绘,给古诗配画,描绘多姿多彩的春天;

歌春和绘春这两项活动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悟春:

使学生更深地体会春天的内涵,体味人生春天的魅力。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春天的谚语、俗语、诗歌、散文。

2、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观察并实地描绘。

3、选择古诗名句配画。

4、唱一曲自己最拿手的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现在又到了春暖花开、令人向往的季节,大家不禁会问:春天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共同寻觅春天的踪迹吧!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颂春

1、背诵: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留下过咏春、颂春的动人诗篇,有多少流传至今的俗语、谚语,下面就请拿出你们的美文佳句与大家共享吧!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雨贵如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2、欣赏:

除了古诗,很多现当代诗歌、散文也谱写着春天的赞歌。

出示现代诗歌《春天,你好》,指名诵读:

春天,你好!

小草,

从松软的泥土里,

绽一串晶莹的笑;

兰花,

在早晨的宁静中,

献一个芬芳的舞蹈;

黄鹂,

在丁香林里,

唱一支绿色的歌谣─??

春天,你好!

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陈玉丹:“这是一首写春天的小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何花:“诗中写出了小草、兰花、黄鹂对春天的欢迎。”

王力:“这首诗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欢迎之情。”

……

请欣赏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一些画面呢?

放《春》的朗诵录音。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

三、歌春

春天是一个全新的季节,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天也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画家喜欢描画春天,诗人喜欢歌咏春天,你能不能也张开艺术的'翅膀,面对这美丽的世界,展现自己的风采呢?首先我们来唱一曲春天的赞歌,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旋律唱写春的古诗,也可自编自唱。

学生起初不敢唱,老师用黄梅调范唱高鼎的《村居》。接着,学生们都抢着唱开了。

1、钟磊用《神话》的旋律唱杜牧的《江南春》。

2、钟文龙用《那一夜》的旋律唱杜甫的《春夜喜雨》。

3、段慧超用《中国功夫》的旋律唱孟浩然的《春晓》。

4、舒琼霞用黄梅调唱杜牧的《清明》。

5、林培用《众人划桨开大船》旋律唱贺知章的《咏柳》。

6、曾佩姿用《心语心愿》的旋律唱韩愈的《早春》。

7、杨汉能用《千年等一回》的旋律唱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8、钟文龙、徐炎聪用《希望》的旋律合唱杜甫的《春望》。

9、杨东用《笔记》的旋律唱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10、池阳庆用《兰花草》的旋律唱杜甫的《春望》。

11、陈道平用《奔跑》的旋律唱“春色迷人花草香,燕子回归添色彩,桃梨花香传千里,迷得游人心自醉。”

12、张盛君用《一个真实的故事》唱“二月初来百花放,三月初鸟语花香,春回大地一片绿,农人种田开始忙。”

13、郭兰、陈露用《希望》的旋律合唱“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草偷偷的钻了出来,大地铺上了一层绿毯,小燕子也从南方飞了回来,天空蓝湛湛,大地复光彩,白云挂空中,小花打着苞,小草发着芽,欣欣向荣。”

14、张盛君用《回来,我的爱》的旋律唱“春天,你那勃勃生机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春天,你这鸟语花香的季节,使人流连忘返。春天,春天,春天,欢迎来临;春天,春天,春天,欢迎来临。”

……

四、绘春

大家都把对春的热爱唱得淋漓尽致,那我们是否能换一种方式找到春天呢?

1、展示自己实地绘画的春天景物。

2、展示古诗配画的作品。

五、悟春

在颂春、歌春、绘春之后,大家或许对春天有了更深的感受,请把对春天的感受用一句话说出来,可采取如下句式:

春天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代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由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因为一年之际在于春。

春天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春天代表着一股坚忍不拔的干劲。

春天象征着美好的希望。

春天象征着新鲜的事物。

春天代表着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

六、结语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班级里,在我们的眼里,在我们的心里,处处都荡漾着春天的气息,处处都在讲述春天的故事。请欣赏董文华演唱的歌曲《春天的故事》。

七、作业

以《我心目中的春天》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

1、要写具体;

2、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3、要注意条理;

4、文章尽量要写得生动。

【活动反思】

反思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没有固定的教学资源,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只要仔细琢磨,大胆尝试,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所在。在本次活动中,我大胆带领学生唱写春的古诗,自编自唱春天的赞歌,就得到了其他老师的好评。

反思二:本次活动中,学生和老师间没了距离,成了同台演出的合作伙伴。活动的展开选取了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抢着表现自己,这是以往想都不曾想的,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他们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反思三:活动后,很多学生都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这节语文课太有意思了。”“我很后悔我语文课上什么也没做,但今后绝不会像这样了”之类的话语,说明此次活动的确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同时也说明此前我们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今后我一定会在这方面多花心思,取得更好的效果。

鱼有关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

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四、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

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读完全文,学生都能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鱼有关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中读懂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荷叶带给四位小伙伴的快乐,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2、巩固生字,记住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在读中体会荷叶带给四位小伙伴的快乐,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2、指导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充分体会荷叶带给四位好朋友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一位小姑娘,身穿绿衣裳,划船不用桨,坐在水中央。

2、学生猜出谜底:荷叶。教师随机出示课题请学生读一读。

二、复习巩固生字。

1、导语。

2、做抢读:游戏。

(1)教师提出要求:要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可自由选择站或坐着读。

(2)进行游戏。

3、做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导语:小朋友,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荷叶有许多好朋友,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去听一听吧!

2、放课件。

3、小组讨论;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

学生讨论。

5、小组汇报。

6、教师同时在相应的位置贴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

7、导语:我们的书中也讲述了荷叶与四位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下面就让我们来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流利、最通顺。

8、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9、在读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相机贴出: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以及躺、立、蹲、游四个动词。

四、分小节指导朗读,体会荷叶带给四位好朋友的快乐。

1、小组讨论:在这四个好朋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读给小伙伴听。

2、学生讨论并朗读。

3、把描写最喜欢的小伙伴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师生评价。

读完后可加入适当动作进行表演。

如:读完小水珠象小水珠一样眨眨眼睛;

读完小蜻蜓象小蜻蜓一样立一立;

读完小青蛙象小青蛙一样唱两声;

读完小鱼儿象小鱼儿一样游一游。

教师重点把握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1)请学生围绕摇篮展开想象,体会荷叶带给小水珠的舒服与快乐。

(2)请学生把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的样子表演出来,进一步感受荷叶带给小蜻蜓的快乐。

(3)说一说小青蛙的歌台怎样,进一步感受小青蛙蹲在荷叶上放声歌唱时自豪的心情。

(4)说一说小鱼儿的凉伞怎样。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语感,充分体会荷叶带给四位好朋友的快乐。

五、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导语:小水珠把荷叶当成了摇篮,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停机坪,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歌台,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凉伞。现在我们也把荷叶当成我们的展示台,充分展示荷叶带给四位好朋友的快乐。

1、各小组讨论并练习。

2、个别小组汇报。

3、整体汇报。

六、学习书写生字。

导语:荷叶的另一个好朋友荷花姐姐也来了,她还给我们带来了三件礼物,请小朋友读一读。(较难的几个)

1、认读生字。

2、说一说识字方法。

3、做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

4、教师范写。

5、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七、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创设说话情景: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了快乐。请小朋友用是

说句子,说说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2、学生练习说话。

3、展示上节课后的图画作业。

4、欣赏有关荷叶的美丽画面,朗读感悟优美词句。

八、全课总结。

荷叶是夏日里一首清凉的小诗,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凉爽;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谱写了一首优美的夏日乐章。在美丽的夏天,还有更多的美好景物等着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去展现他们的美。小朋友,让我们共同盼望夏日早日到来吧!

板书设计:

14

荷叶圆圆

小水珠

摇篮

小蜻蜓

停机评

小青蛙

歌台

小鱼儿

凉伞

鱼有关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点,知道乱扔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2、能将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并记录。

3、愿意做生活的小帮手,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视频(整洁、卫生的小区,垃圾遍地的小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的图片,垃圾分类标志图片。

2、垃圾袋、簸箕、夹子等若干。

3、“幼儿学习材料”—《能干的我》。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简单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点,知道乱扔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2、难点:能将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并记录。

活动过程:

1、播放视频《垃圾遍地的小区》,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提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有什么感受?

小结:垃圾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污染水源和土壤,传播疾病,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2、出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的图片,帮助幼儿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提问:图片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纸盒、瓶子等)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水果皮、菜叶、剩菜剩饭等)为什么?

小结:能够被重复利用的垃圾叫作“可回收垃圾”;不能被重复利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垃圾叫作“不可回收垃圾”。

3、创设“我给垃圾分分类”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尝试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将垃圾进行分类。

(1)请幼儿观察垃圾分类标志图片,认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志讨论垃圾分类的方法。

(2)请幼儿操作图片,给垃圾分类,简单记录分类结果。

4、组织“我做小小清洁员”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整洁环境的美好。

(1)播放视频《整洁、卫生的小区》,引导幼儿观察整洁的环境,感受整洁的环境带来的方便和舒适,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热情。

(2)组织幼儿走进社区,捡拾垃圾。

给幼儿提供捡拾垃圾的工具和垃圾袋,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帮助清理小区里的

各种垃圾,向社区居民宣传不要乱扔垃圾,要保护环境活动结束回到班级后,提醒幼儿认真洗手。

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在班级中、家中创设垃圾回收区域,鼓励幼儿分类投放垃圾,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废电池含有毒重金属,要单独处理。

2、指导幼儿阅读《能干的我》第15—16页,按要求用线连一连,帮垃圾分分类,说说废旧材料制作的创意。

鱼有关的教案篇5

设计意图: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老师,屋顶滴下的水你怎么用拖帕一帚就干了呢?还有植物没有嘴巴,为什么可以和人一样慢慢长高呢!”针对幼儿的质疑,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这就是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只是往往被我们忽略了,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神奇的小细管》。

这一活动紧紧围绕幼儿科学的总目标:

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学态度,愿意自己动手探究问题。

2、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感性认识。

3、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倾向。这三点来设计,我将目标和内容蕴含在操作活动中,并运用启发、引导、直观形象法、讨论法,表扬鼓励等教学方法激励孩子们去操作探索。

活动目标:

1、幼儿有主动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实验中能主动与人合作。

活动准备:

一、场地布置:10张桌子 40张凳子 一幅标语《蓝猫游戏城》 一幅蓝猫画像 一幅淘气画像 学生40名

二、游戏:《帮水搬家》

1、大塑料盆10个 小塑料盆10个(盛适量水)

2、拖帕五把

3、天蓝色塑料筐8个:毛巾8张 海绵15个(用两个筐装) 棉布2张 纱布3张 毛线团7个 医用脱脂棉5个 哑铃5个

三、游戏《蔬菜、吸管吸水》

1、红色长方形塑料筐10个装蔬菜,每一个筐五种蔬菜有:白菜、莴笋、青菜、冬人菜、菌类等。

2、20个烧杯装红墨水,每桌两个。

3、细管共40根,其中滴管20根,采血管10根,玻璃管10根。

4、红墨水三瓶。

5、毛巾10张,一桌一张。

四、游戏《纸树吸水》。

1、广告色红、黄、蓝、绿四瓶,塑料杯子共40个,其中红色10 杯,黄色10杯,蓝色10 杯,绿色10杯。

2、塑料小碗40个,每桌4个。

3、粉红色小筐10个,其中2个小筐皱纹纸8叠,2个小筐餐巾纸8叠,2个小筐粉笔8支,2个小筐向日葵花8朵(生宣纸做的),2个小筐郁金香8朵(水粉画纸做的)。

4、毛巾10张。

五、课件《蓝猫游戏城》

1、音乐《蓝猫》、古筝音乐。

2、图片

3、现场演示解说,廖红戴上蓝猫头饰。

第一个环节入场解说:廖红说:“小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神秘的蓝猫游戏城

鱼有关的教案篇6

教学背景:

有不少孩子没有见过荷叶的样子,所以教师要收集荷叶视频并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言和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学习、积累和感悟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语言清新淡雅,充满童真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内心体验,激发想象。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二至五自然段是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语言文字训练。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现了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的重视。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初步说出夏天的各种事物及其特点,但在表达上还不太规范、完整。 教学方法:品读课文、展开想象、小组合作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会写“朵、机”两个生字。

4、抓住中心句“荷叶是……”,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会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看荷叶视频,引出课题。

t:“谁来说说荷叶是什么样儿的?”(指名说)

s:“圆圆的、绿绿的。”

t:“颜色、形状都说得好!”(师随即在黑板上板画荷叶简笔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t:“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齐读课题。”

3、复习巩固生字。

t:“你瞧,荷叶圆圆的,有很多生字宝宝就藏在下面呢,小青蛙想抓住他们,我们帮帮它好不好?”(出示课件“连一连”)

t:“在你们的帮助下,小青蛙很快抓住了荷叶,它这会儿要踩着荷叶过河呢,有需要你们帮忙了,可以吗?”(出示“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观察问答。

t:“读得真棒,你们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这么美丽的荷叶,你么喜欢吗?你们喜欢,向老师也喜欢,还有好多小动物也喜欢呢!

它们正在和荷叶姐姐一起快乐的玩耍着,走,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课文范读动画)

t:“故事好听吗?谁来说说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t:“能说说它们在干什么吗?”

t:“好,我们把小伙伴请出来吧。”(师贴图片于黑板:小水珠、青蛙、蜻蜓、小鱼)

t:“好了,故事里面有谁啊?”(生其说)

t:“你们的语文书里面也讲述了它们跟荷叶姐姐之间有趣的故事,想读吗?那可要动脑筋,边度边思考:小伙伴们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它们是怎么玩的?”

(随即板书:当什么?玩?)

2、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t:“请把书打开,读,开始。”(生自由朗读课文)

t:“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们常说老师提的问题就藏在可文当中,,请拿出笔来,在书中找一找,小伙伴们把荷叶当做什么?用方框画出来,她们是怎么玩的呢?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儿,画上小三角形。”(师随即板书:□ △△)

t:“好了,一起来说一说,找到答案了吗?谁最聪明?”(指名说,同时师贴词语于黑板上:摇篮 歌台 停机坪 凉伞)“夸夸她”

t:“小伙伴们呀,觉得荷叶圆圆的,可真好玩儿,它们都在神气的讨论着呢,让我们看着书,把它们呢说的话读一读吧。”(齐读)

t:“读得真棒!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把它当做摇篮,是怎么玩耍

的呢?读读这句话(出示幻灯片)谁能把它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动作的词儿。”(指名说)“躺、眨着,齐读句子。”“学小水珠躺着”“感觉怎么样呀?”(指名说)

t:“再读一读,把小水珠美美的很舒服的样子读出来”(板贴:躺)

t:“那其它小动物呢?能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儿贴在黑板上吗?”(生答师贴:蹲 立 游)

t:“现在我们看着黑板,一起完整的说说句子吧!”(师引导生齐读)

三、品味朗读,体会感悟

1、分组练读全文。

t:“多好玩儿的荷叶呀,让我们再来熟练的读读课文,好吗?”

2、品读重点句段。

t:“同学们读的正确,字音也发的准确,合上书,想一想荷叶上有这么多小伙伴,你最喜欢谁?”(指名说)

t:“接下来,你喜欢哪个小伙伴,就把描写它的那一段多读几遍,开始。”

t:“四个小伙伴中最喜欢小水珠的有那些同学?”(指名说)“请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课件图文出示)

t:“现在像小水珠一样,闭上眼睛,躺在荷叶上,一阵风吹来,小水珠晃到左边,晃到右边,舒服吗?”

“现在打起精神来,美美的把你心中的高兴和快乐读给老师们

听,好吗?”(齐读)

t:“为什么说小水珠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想一想小水珠的样子就知道了。”(因为水是透明的,很白净,太阳一照发光)

t:“谁还喜欢哪个小伙伴?”(小蜻蜓)

t:“停机坪什么样子的?”

“飞机场和荷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为什么把荷叶当做停机坪呢?”(对于小蜻蜓来说,荷叶大大的、平平的,就像一个停机坪。)

t:“教室里的小蜻蜓在哪儿呢?现在我就是荷叶姐姐,你们就是小蜻蜓,小蜻蜓,你们好,你们成天在荷叶边飞来飞去挺辛苦的,现在一边飞一边说说和荷叶怎么玩的?”(齐读)

t:“展开什么样的翅膀?”(透明的)

t:“小青蛙着急了,说怎么没有人喜欢我呀?请你来读一读小青蛙。”(指名读)

t:“听老师读一读,读出小青蛙高高兴兴的样子。”

t:“放声歌唱是什么意思?”(尽情、大声)“读出尽情歌唱、放声歌唱的样子。”(可做动作读)

t:“喜欢小鱼儿的小朋友在哪儿呢? ” t:“老师有个问题要问,夏天很热很热时,人们是怎么避暑的?” (指名说)

“聪明的鱼儿是怎么避暑的呢?” (指名说)

t:“小鱼儿在荷叶下是怎么玩的?”(指名说:游来游去、睡觉、打水仗……)

鱼有关的教案篇7

【教材概述】

?传热比赛——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在相同的热源中,导热速度是不同的。学习区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进而认识到生活中人们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导热性能的材料。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一样的导热性能。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2、过程与方法

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意识实验方法的选择对实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到较冷的一端。老师这里有3个材料,看一下有什么特点?(材料不一样,长短、大小一样)

猜一猜把它们放到热水中,谁能把热先传到顶端?

下面我们就来一场传热比赛,不过先想想怎么样才能让比赛公平、公正呢?

二、实验验证

为了更好的比赛,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个实验盒。同样大小的木头、塑料和钢条(一一出示)。还有温度传感器、mga数据显示仪、热传导套装实验仪器、热水等。

1、介绍实验步骤

(1)把同样大小的木头、塑料和钢条放入同一个容器中并固定。

(2)把传感器和mga连接好,将传感器插入容器中相应测量物的孔中,启动mga。

(3)往容器注入适量热水。

(4)观察mga中3个不同材料的物体2分钟内温度的变化。

2、推导结论

不同的材料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钢的传热速度最快。科学上我们把像钢那样传热速度快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那样传热速度慢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

三、生活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根据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应用例子呢?

四、巩固练习

根据材料的导热性能分类:

金 木材 棉花 银 铜 皮革 铁 铝 铅 塑料 油 水银 水 陶瓷

热的良导体:金 银 铜 铁 铝 铅 水银

热的不良导体:木材 棉花 皮革 塑料 油 水 陶瓷

五、课后延伸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钢的传热速度最快,哪谁最快凉呢?运用刚才所学的实验方法,自己做实验试试看,并根据你得出的实验数据推导实验结果。

鱼有关的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

海底的鱼美术教案8篇

水中的鱼教案最新6篇

水中的鱼教案推荐6篇

水中的鱼教案通用8篇

好吃的鱼教案5篇

识字鱼教案7篇

爱跳舞的鱼教案5篇

小班认识各种鱼的教案6篇

中班健康关于鱼的教案8篇

中班美术好吃的鱼教案8篇

鱼有关的教案优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