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教学设计教案模板8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功的教学设计教案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模板8篇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萌发热爱海洋的情感

2、了解海洋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3、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海洋及水质污染的影响

难点: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海洋及水污染有初略的了解

物质准备:课件、磁带、有关水质污染的新闻剪报、各种美工材料及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神秘的海底世界

1、幼儿自由议论,互相交流海洋里有些什么。

2、观看有关海洋的课件,知道奇妙的海底世界里,有着不同的海洋生物。

3、一起聆听录音带海洋里的声音,并尝试分辨鲸鱼、海豚和海狮所发出的声音。

二、基本部分海洋污染的原因

1、通过新闻剪报,让幼儿了解海洋污染对生物以及我们人类的桅。

2、幼儿自由讨论、互相交流,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和商讨如何减少日常生活的污水。

3、到附近海门河边实地观察水源的生态环境,嗅嗅河水所发出的气味,观看垃圾船打捞河面垃圾的过程。

三、结束部分我们是环保小卫士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为海洋做些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改善海洋水质污染活动。

2、设计保护海洋的宣传单、宣传口号。

延伸活动

上街向行人派发宣传单,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海洋。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篇2

一、导入

新课

1、播放歌曲《太阳》,学生跟唱。

2、刚和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吧。(学生说出歌名)

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也叫《太阳》,你们想不想学?(引出课题、板出课题)

3、谁来拼一拼,读一读“太阳”?(指名读、齐读)

4、谁来说说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并进行扩词)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贴出课文的插图)小朋友们仔细看图,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说话

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轮红通能的(太阳)正从(大海)上升起来。阳光下,一片碧绿的(草地),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树),一座座漂亮的(房子),还有一只(大公鸡)正迎着太阳“喔喔”地唱歌呢。

3、你们说这幅图怎么样?(美丽)我们一起来看看诗歌是怎么描写这美丽的景色的。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小结)

3、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刚才圈出来的字。

4、听录音机范读,请小朋友们特别注意刚才你不会读的字。

5、学生自己读课文一遍。

6、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与词宝宝交上朋友了?(检查学生对词的掌握情况)

a、指名拼读生字词

b、全班拼读生字词

c、指名直接读生字词

d、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名话

7、调皮的字娃娃从词宝宝时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现在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娃娃的卡片,小组合作学习,争取认识每个字娃娃,与他们交上朋友。

8、我们来看看你与哪些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检查生字)

a、指名拼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b、全班齐读(指导个别字,如:“森”是由三个“木”组成;“从”是由两个“人”组成;“跳”让学生表演一下;“美”经常是与“丽”在一起;“世”经常是与“界”在一起。)

c、开火车读

9、刚才字娃娃从“家”是跑出来玩,可现在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能帮它们回家吗?(游戏“送字娃娃回家”)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看到小朋友们读得那么开心,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老师范读)

2、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3、那你也像老师这样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让大家听听,好吗?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回家之后,把这首诗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绕毛线的方式,表现神秘的天空。

2、了解排水画的基本方法,学习用排刷从左到右有序的平涂。

3、感知油画颜料和水粉颜料不想溶所带来的`特殊绘画效果,对排水画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油画棒、纸、派刷

2、范画。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范画。

老师画的这一幅画是神秘的天空,请小朋友猜一猜这神秘的天空里有些??

么?你觉得象什么?小朋友想的真多,刚才小朋友说了神秘的天空中有许多神秘的东西,那么现在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准备在神秘的天空中画什么东西呢?请你们猜猜这神秘的天空老师是怎么画的。

2、了解排水画的方法

想知道是怎么画的?请小朋友仔细的看清楚老师手里的东西,(出示排刷)

谁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让幼儿认识排刷)老师是先用蜡笔在纸上画神秘天空中的东西,然后用这个排刷蘸颜料,从左向右涂上底色。(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排水画的效果。)

3、幼儿作画

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作画,涂底色时,让幼儿注意衣服的整洁,画好后请小

朋友讲讲自己在神秘的天空中画了什么。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探索实验,认识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感知“沉”和“浮”的概念。

2、听清实验要求后,再进行操作,体验探索实验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每组一艘大船、一艘小船模型、探索记录表、勾线笔、课件、橡皮、空瓶、回形针、泡沫球、石头、花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提问:你们坐过船吗?船是在哪里航行的?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船能在水面上航行呢?

(二)感受浮力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好吗?

2、教师示范,并提出要求:先把船放在水里,轻轻地用一根手指去压船,注意一定要控制住力度,不能把船压沉,然后感受一下手指上有什么感觉。

3、幼儿操作(一)

交流:当你用手指压船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小结:原来当船在水面上时,会有一股从下面往上的力托住它,这种力就是浮力。

4、教师提问:当我们的手指用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浮力会有什么变化呢?

5、幼儿操作(二)

要求:轻轻地用一根手指去压船,并且逐渐增加手指的力度,注意一定要控制住力度,不能把船压沉,然后感受一下浮力有什么变化。

交流:当你的手指用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你感觉浮力有什么变化?

小结:在船不沉下去的时候,压下去的力越大,浮力越大。

6、教师提问:当用同样的力去压两艘大小不同的船时,感觉到的`浮力会是一样吗?

7、幼儿操作(三)

要求:请你分别用一根手指同时去压大船和小船,请你感受一下浮力是一样的吗?

小结:当用同样的压力去压大船和小船,大船所受的浮力大,小船所受的浮力小。大船的体积大,排水量大,所以所受的浮力也大。

(三)哪个沉,哪个浮

1、教师提问:水可真神奇,能让小船稳稳地浮在水面上。那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水里,都能浮起来呢?

2、出示材料:橡皮、空瓶、回形针、泡沫球、石头、木块

3、猜测并记录:有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

4、统计猜测结果

5、实验探索这些物品的沉浮现象

要求:两人合作进行,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操作;探索一种材料后要及时记录,然后再探索另一种材料。

6、交流

小结: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物体就会下沉,如橡皮、回形针和石头;当物体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物体就会上浮,如空瓶、泡沫球等。

(四)延伸

1、出示鸡蛋,猜测:鸡蛋放到水里,是浮还是沉?

2、请一位幼儿上来操作。

3、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只要往水里放一件宝贝,并让充分溶解,鸡蛋就会像小船一样浮起来。(出示盐和糖)猜猜会是哪一件宝贝?

4、请你们回家也去试一试,明天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好吗?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欢快的情绪与节奏特点。

2、能够有控制地用身体动作和乐器表现音乐的节奏及内容。

二、活动准备

打字机图片及视频、碰铃、《键盘的舞蹈》cd、节奏图谱。

三、活动过程

1、通过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的对比欣赏,初步感知《打字机》这首乐曲欢快活泼的风格。

2、完整欣赏,引导幼儿通过打自己图片和视频了解打字员的工作场景,理解音乐的内容。

3、尝试用动作表现乐曲情绪和节奏。

(1)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打字员的动作并尝试用拍手表现出“叮”的声音,初步感知音乐的难点。

(2)出示节奏谱,借助语词准确感知并读出节奏。如:哒哒哒哒哒哒。

(3)边看图谱边听音乐,准确用拍腿、拍手的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如:拍腿拍腿拍腿拍腿,拍手,可反复进行练习。

4、尝试有控制地用乐器表现音乐。

(1)出示碰铃,引导幼儿控制乐器音色来表现“叮”处的节奏。

(2)幼儿听音乐边看节奏谱边尝试用碰铃的短音的表现音乐中的“叮”。尝试有控制地演奏乐器。

(3)加入键盘,幼儿分角色配合练习演奏:一组演奏碰铃,一组用键盘表现打字节奏。可交替演奏。

出示小鸟图片,引导幼儿送“小鸟”回家,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在大树上。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8个生字,记住字形,理解新词。

2、 初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指导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难点: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南、鱼”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

4、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可 采莲 莲叶 田田 鱼戏 间 西 北

(2)指名朗读,指点学生区别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

采莲:采摘莲子

戏:游戏、嬉戏

二、教学生字词

1、自学书后第二题,练习书空。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口头组词:长江、江水、江南

南:下面的里面不是羊,口头组词。

可:注意笔顺,最后写竖钩。口头组词。

鱼:上面像鱼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北:右面先写撇,左不出头。

实施修改意见

了解江南

重点指导“鱼、西”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录像出示有关江南一带风光、山水的内容,使学生对江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实施修改意见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必做: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 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选做:

课外阅读:描写江南的景色。

实施修改意见

生字加拼音写2遍

教学札记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木兰形象;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互文、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作用。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引读

1、播放豫曲《谁说女子不如男》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这熟悉的戏曲里是谁的唱段?(生:花木兰)对,花木兰。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木兰诗》:

2、解题:《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二、诗歌诵读,疏通文意

(一)诗歌诵读:

1、播放录音,明确听读的要求:

①.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在预习中遇到的字词障碍。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随时用笔圈点勾画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重点字词。)

②注意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

2、学生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

(二)疏通文意:

1、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读作(tie)

出门看火伴:“火”同“伙”读作(huo)

2、古今异义字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意是只(副词);今意是但是,可是(转折连词)出郭相扶将郭:古意是外城;今意是仅用作姓氏

双兔傍地走走:古意是跑;今意是行走

3、一词多义

东市买骏马集:市(名词)

愿为市鞍马:买(动词)

4、词类活用

愿为市鞍马市:买名词用如动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动词用如名词

策勋十二转策:记下名词用如动词

5、数词运用

军书十二卷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

(注意:这些数词均不表示具体数目,即表示虚数,言其多。)

三、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3、解释词语和翻译句子:见课文。

(补充:对偶、互文、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含义。)

4、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数年征战历尽艰辛

第三部分(5—6段)还朝辞官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比喻赞美木兰

5、小结:

这样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性,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醇厚质朴又机敏活泼,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传唱。

四、作业

1、识记词语的音、形、义,背诵诗歌。

2、探究理解木兰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背诵。

2、回顾上一节课所讲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二、齐读全诗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一)人物赏析:

1、木兰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哪些诗句描写刻画了她这一形象?

明确:

①“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烘托渲染了军旅生活的艰苦与惨烈,从正面塑造了一个勇敢刚强的战士形象。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了战争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

“归来见天子……赏赐百千强”,通过写天子的赏赐之多,侧面表现出木兰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女英雄。

2、木兰既是一位传奇英雄,又是一个普通的女性。诗中哪些细节描写了她的女性心理?

明确:

①停机叹息时的心理描写:既为家里着想,又为国家大计着想,这种焦虑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②远征沙场时思乡心理的描写。远在边塞的木兰看到眼前一草一木都忍不住触景生情,想起家中慈爱的双亲,想起家的温暖。③辞官还家后“著我旧时裳”和“对镜帖花黄”的行为描写。木兰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急待地把自己还原成“女儿身”,从她“开、坐、脱、著、理、帖”一系列欢快的动作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兰的一颗爱美、爱生活的心。

3、你认为诗中刻画木兰英雄形象的笔墨多一些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形象写得多一些?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明确:诗中既写出了她的英雄气,又写出了她的儿女情。正是这样一位柔弱女子在国家需要、家庭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毅然奔赴艰险的沙场,在战争中屡建奇功,这样的奇女子怎能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所以作者这样选材更有利于刻画一个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

4、这一形象的意义何在?

明确: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矫健尚武的精神,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纯朴、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和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

三、赏析写作特色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所以这样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女郎英雄形象。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

2、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明确:《木兰诗》具有乐府诗歌的独特风格,复沓、问答、排比、重叠、对偶、顶真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新奇幽默的比喻,有气势酣畅的排比等等。

(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品析特色及作用)

四、拓展延伸

1、历史上不独有花木兰这一个巾帼英雄,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让我们仰慕。你还能再举出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

居里夫人、刘胡兰、穆桂英、佘老太君、王昭君、秋瑾等。

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五、总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并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互文等修辞方法,这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些特色。

六、作业

1、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木兰诗

故事情节:

代父从军,踏上征途(详写)

数年征战历尽艰辛(略写)

还朝辞官,家人团聚(详写)

吟唱比喻,赞美木兰(略写)

木兰形象: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怀)(详写)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略写)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幼儿园认识钱币教案,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就是人民币,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用人民币来买,所以教会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很重要,这是幼儿们正式踏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设计游戏棋教案模板6篇

做成功的自己作文5篇

盆和瓶教案及教学反思模板6篇

坚持后成功的作文优秀7篇

坚持后成功的作文参考5篇

坚持后成功的作文优质5篇

教案设计小学英语教案8篇

幼儿教学教案推荐8篇

氨教学教案8篇

8,7,6加几教学教案8篇

功的教学设计教案模板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