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因此在制定教案时不可忽视,制定教案时,教师应考虑如何使教学内容相互关联,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平分生命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平分生命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平分生命》一文记叙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血浆太昂贵时勇敢地献出了自已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学情分析
新课程改革下的三年级小学生问题意识很强,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解决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或许比解决问题还重要。此外,学生还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彰显个性,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关注与关怀,给学生充分地鼓励和引导。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3、本文要重视朗读指导,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疑问,读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难点:体会当时男孩的心情变化,并将体会说出来。
教学过程
(一)、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 生回答。
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怎么也可以平分呢?谁来告诉老师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齐读。男孩抽血时是怎样的表现呢?请用横线画出来。(生反馈)
2、适时出示句子“抽血时……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贝贝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生齐读、指导读)
3.师:在这里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座大部分人都有过打针,抽血的经历吧,还记得当时你的表现吗?
4、投影显示小孩抽血图片,出示问题:你害怕吗?你不疼吗?你在想什么呢?你为什么还微笑呢?(四人小组合作时,要互相帮助,按1—4号顺序说。)
5、小结:从男孩的这些内心想法中你感觉到他是怎样的一个男孩呢?(对妹妹的关爱)。
6、妹妹动完手术后,贝贝又是什么如何做的呢?这时他用怎样的声音问医生?生:颤抖。师:颤抖是什么意思?(声音发颤)指名学生读男孩说的那句话。指导读。
7、贝贝的声音为什么“颤抖”呢?(男孩的害怕,以为输血会失去生命。)
师:听了男孩的话医生是什么反应?
生:医生正想笑贝贝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他得勇敢震撼了。
理解词语:a、震撼:震惊,内心的撞击。b、转念间:表示时间很短暂。
8、让我们再来好好读一读感受这个男孩的勇敢无私吧!
(三)、引导学习第4、5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4、5自然段,把医生的话用横线画出来,把贝贝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2、高兴过后,脸上这回又是怎样的神情呢?(郑重其事)
师:“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让我们每人都再活五十年!”妹妹已经抢救过来了,为什么还要再抽一半的血给妹妹呢?
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能联系我们的生活,说说你感人的亲情故事吗?
(四)、总结课文
(五)、课后作业
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1、请把你学习这课的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2、收集感动自己的有关亲情的故事和同学交流交流。
平分生命教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发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点:体会亲情。
教学难点:从男孩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
一、揭题
板书“生命”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
板书“平分”“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这么多问题怎么办?(从课文中去找)怎么读?(轻声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自身都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推荐
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生命?怎样平分生命?
三、细读课文,领会中心
1、当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是(出示:男孩开始犹豫……终于点了点头)
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把你心中的犹豫,考虑写在空白处。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真是个勇敢的小朋友,多善良的男孩呀,是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谁都是珍贵的,更何况是个10的小朋友,所以一开始男孩开始……)多善良的小朋友,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当你有了这些感悟时,请你在来读读这段话。
2、抽血时,(出示:读男孩恬静地不发出………)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说(2个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
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3、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岁时,男孩(出示:确认……)
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说勇敢的、毫不犹豫的、慷慨读,)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的胸膛,读第5段……
所有的人震惊了,这就是人类最无私、纯洁的亲情!这就是浓浓的兄妹亲情!
四、读写结合,情动辞发。
(“平分生命”)分享生命。现在,你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请把你的感受写在读书笔记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发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点:从男孩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体会读出来。
一、回顾
1、上节课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多,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吗?(推荐各自的所得)
2、在大家对课文的回顾中,我们再次体会了男小朋友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这种浓浓的亲情使我们震撼,也使我们向往。让我们再次回到文中细细感受这可以触摸的真情。
二、品读
1、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2、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7-8页的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三、积累
1、在积累本上摘抄本课好词。7页抄一抄以和学生自身的词语。
2、“金钥匙”指点:把最感动自身的句子,自身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自身认为最美的句子,都可以抄下来。
四、拓展
收集感动自身的有关亲情的故事,等课前3分钟推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易错生字的识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一、课前3分钟:讲亲情故事。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自学生字,找出难记的字小组内独立解决。
3、师重点和学生学习易错生字:降、瞬、承。(可以多种方式协助学生)
4、书写生字。(正确、美观)
三、学习7页比一比。
1、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读后先说一说这几个词的意思)
2、把这些词语分别放在语境中体会用法。
四、作业超市
1、选用学过的词语编写一段话。
2、帮家长做家务。
3、给家长洗脚。
平分生命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子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时,勇敢地出了自己的鲜血并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子勇敢,表达了浓浓地兄妹亲情。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字11个。
2、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识生字、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由奶奶送给“我”的小鸡中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
血液 抽血 颤抖 惟一 渗出 一瞬间 挽起
(1)自由读生词
(2)开火车读生词
(3)齐读生词
2、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
(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他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
a、理解“震撼”的意思。
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
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b、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
c、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观察男孩的表情)
d、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
e、指名读。
f、齐读。
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自读课文,谁来把课文流利、有感情地读一读?
2、复习词语
血液 抽血 颤抖 惟一 渗出
挽起 降临 犹豫 一瞬间 郑重其事
二、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2、指学生回答。
3、出示生字:
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7、“颤”、“瞬”:教师范写,加以指导。
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
三、布置作业:
认真练写生字,进行扩词。
平分生命教案篇4
【内容简析】
本课讲的是父母早逝的小男孩儿贝贝为了挽救染上重病的妹妹,虽然他以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当他知道输血不会失去生命,他“还能再活一百年”时,便要求医生把他的血抽一半给妹妹,让妹妹和他平分生命,再活五十年。
【设计理念】
教学本课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贝贝当时的心理变化,并将自己的体会说出来。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找出文中描写男孩儿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来反复品读,去体会他的纯真无私。
【教学目标】
1、认识“输、浆”等7个生字,会写“依、贵”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贝贝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他的勇敢,感受兄妹情深,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重点难点】
1、体会亲情,从贝贝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带、生字卡片、挂图、课件等。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生命”。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
2、板书“平分”。“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这么多问题怎么办?(从课文中去找)怎么读?(轻声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预习时画出来的生字词的读音。
3、同桌互相拼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4、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读音。
5、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6、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7、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自学生字,找出难记的字,小组内独立解决。
3、重点指导学生容易写错的字(可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4、学生写字。仔细观察每个字,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5、老师示范。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得最好?(正确、美观。)
6、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节课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
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生命?怎样平分生命?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贝贝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1)当医生问贝贝是否有勇气抽血给妹妹时,贝贝有什么表现?(出示句子:贝贝开始犹豫……终于点了点头。)假如你就是那个男孩儿,你心中在犹豫什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怎样读这句话才能让大家体会到你的感受?
(2)抽血时和抽血后,贝贝各有什么表现?(出示句子:贝贝静静的不发出……“我还能活多长时间?”)抽血时,贝贝静静的在想些什么?他为什么向妹妹微笑?抽血后,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心里会想些什么?怎样读好这三句话?再自由读第3自然段,想想为什么医生听了贝贝的话想笑他无知,转念间却又被他震撼了?你也被贝贝震撼了吗?让我们满怀深情读一读第3自然段的最后三句话。
(3)当医生告诉贝贝还能再活100年时,贝贝又有什么表现?(出示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抽血时,贝贝是犹豫的,而现在贝贝却昂起头,郑重其事地要求医生把他的血抽一半给妹妹,让妹妹和他平分生命,再活五十年。你从贝贝的.神情、语言看出了什么?这就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亲情!这就是浓浓的兄妹亲情!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的手臂,昂起你的头,挺起你的胸膛,勇敢地、毫不犹豫地、慷慨地读第5自然段。
三、朗读积累
把最感动自己的句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有兴趣的可以背一背。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对贝贝说些什么?
2、点题:“平分生命”就是分享生命。现在,你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亲情体验:帮家长做家务、给家长洗脚。
?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xi1nɡyīwéimìnɡ( )yídnɡbúdnɡ( )rénɡr2n( )
zhènɡzhnɡqíshì( )zhōnɡyú( )fùqi2n( )quèrèn(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钱( ) 贵( ) 仍( ) 抽( )
线( ) 费( ) 扔( ) 油( )
三、造句。
终于——
仍然——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抽血时,贝贝( )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 )。抽血后,贝贝躺在床上( )。
2、在那瞬间,贝贝所做出的是( )的决定。
3、贝贝( )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 )给妹妹吧,让我们每人( )!”
平分生命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品读有关语句感悟男孩的无私、纯真。体会人世间的真善美。
2、有感情地朗读部分句子。
3、根据课题推想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品读句子感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师:同学们,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很多,里面包含的有浓浓的亲情,有温馨的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阳宗的《平分生命》,(板书)感受其浓浓的亲情。面对课题,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怎样平分?)
二、初读。
1、师: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后交流: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3、根据交流出示:
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师:这是孩子无心的承诺吗?(不,这是——)
出示:
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师:你知道什么是诺言,你能帮它换个词语吗?(承诺、誓言)
自己试着读读,该怎样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听着大家深情的朗读,我心中不由产生了一个疑问(可由学生提出)为什么这诺言是最无私最纯真的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用心地读一读,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处。
三、精读。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一下。
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深思熟虑……神情。
当医生征求男孩的意见时,男孩犹豫了,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呢?把你的忧郁,把你的思考说出来,好吗?(谁先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是啊,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更何况他只是一个10岁的男孩,所以一开始,他——(犹豫了)可这又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呀,他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当我们有了这些感悟时,再来读读这句话。
男孩安静地不发出…………………………微笑。
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
(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他在地上转了几圈……………………胳膊。
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勇敢的,毫不犹豫的慷慨的)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们的胸膛,说:“那就把我的血…………50年。
面对这一切,医生震撼了,(出示:这就是人类最……)
面对这一切,我们震撼了,(出示:这就是人类最……)
面对这一切,所有的人震惊了,(出示:这就是人类最……)
四、写话。
生命是如此短暂,如此宝贵,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快乐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作到呢?然而这个10岁的男孩作到了。
此时此刻,如果这个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交流
五、结语。
平分生命教案篇6
[设计理念]
课文记叙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液时,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语文是读会的,课文是读懂的,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反复强调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指出阅读教学是“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中抓住10岁男孩的心理变化,初读,精读,自读,互读,引读,悟读,教师围绕读来展开教学,学生围绕读来与主人公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支付、费用、相依为命、确认、郑重其事”等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在表达文章中心时的作用,提高理解词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当时男孩的心情变化,并将体会说出来。
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设疑揭题
板书“生命”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
补充课题,“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临这个课题,你必定会有许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这么多问题怎么办?(从课文中去找)怎么读?(轻声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师强调:要弄懂同学们提的问题,首先必须读准生字,读顺句子。
3.指名分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规范的初读课文与整体把握是很必要的,也能加强学生随文识字的能力。
三、识字认字。
1.读准字音。
“终”“郑”“仍”为后鼻音,“抽”“终”“郑”为翘舌音,“贵”“否”“确”的读音要与大同方言区别。
“圈”为多音字。
2.多种形式认读。
3.记忆字形,同桌交流,重点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4.组词竞赛,并用典型的词语说句子。
5.开火车认字组词。
6、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设计意图】把生字从课文中拿出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认识,既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又对文中词语进行巩固。
四、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去,再次通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课文写了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生命?
五、识字写字。
1.重点指导:
(1)“贵”上下结构上边的一竖不要拉下来。
(2)“付—时—对”要对比记忆。
(3)“钱”右边不要少写一横,“圈”里面的“卷”不要多写一横。
(4)“仍”的右边不是“及”。
(5)“郑”的左边最后一笔不要写成“捺”
2.学生书写。
3.听写。
六、课后作业。
1、看拼音,组成词。
què yī guì zhōng
的( ) ( )靠 宝( ) ( )于
冷( ) ( )服 书( ) ( )间
2、给带点的字加上正确的读音。
郑重其事( )仍然( )抽出( )
花费( )是否( )金钱( )
3、课后生字组成词语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平分生命
男孩贝贝——输血——妹妹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题中词语,导入新课。
1、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平分”这个词的意思吗?你认为世界上哪些东西可以平分呢?
2、同学们思考,并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师导入:是啊!苹果可以和亲人平分吃,金钱可以和亲人平分用,那人的生命能不能和亲人平分呢?学生回答:不能。师继续导入:可有一个男孩,他要和他的妹妹平分生命,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课件演示]板书:平分生命
【设计意图】紧扣课题谈话导入,运用疑问,并且所提问题又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激起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初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学生回答读懂的内容,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可能对课文的大意、小男孩的勇敢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男孩为什么开始输血时犹豫,后又为什么点点头等关于男孩的一系列神态、动作和语言。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和句子,并好好读一读。
1、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男孩:犹豫?点头?微笑?颤抖?转圈?
3、找出小男孩的语言,小组内分角色练读,要求:读出男孩当时的.心情,读出医生充满爱心的语气。
3、小组围绕问题讨论学习。
4、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
“犹豫”是因为男孩认为抽血就是抽掉自己的生命。
“点头”是因为小男孩已有了为亲人献出生命的决心。
“微笑”是想给妹妹最大的安慰。[
“颤抖”是他认为他就要死了。
“转圈”是因为得知了输血不会死,他又可以和妹妹“各活50年了”。
从“一瞬间”感受小男孩决心为妹妹献出生命的迅速。
【设计意图】在感知词语的表层意思时,学生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学,能提高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精读课文,情感升华。
1、当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是什么表现?
(课件出示:男孩开始犹豫……终于点了点头)
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把你心中的犹豫,思考写在空白处。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真是个勇敢的孩子,多善良的男孩呀,是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谁都是宝贵的,更何况是个10的孩子,所以一开始他读男孩开始……)多善良的孩子,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当你有了这些感悟时,请你在来读读这句话。
2、抽血时,他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课件出示:读男孩静静地不发出………)
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
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3、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岁时,男孩表现怎样?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是什么样的?
预设:勇敢的、毫不犹豫的、慷慨的、激动的……
(课件出示:他昂起头……)
4、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的胸膛,读第5自然段 。
5、分角色朗读,教师扮演医生,一好学生扮演小男孩展示读,然后让小组上台展示。
6、面对这一切,医生震撼了,我们震撼了,所有的人震惊了!
(课件出示:这就是人类最无私、纯挚的亲情!这就是浓浓的兄妹亲情!)
激情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当时男孩的心情变化,因此从男孩的神志、说话、动作中体味人物心理,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并将体会说出来,这是本环节的教学思路。
五、课后作业。
1、在采集本上摘抄本课好词。
2、把最打动自己的句子,自己认为最主要的句子,自己认为最 美的句子,都可以抄下来。
3、收集打动自己的有关亲情的故事。
板书设计:
18、平分生命
犹豫?点头 郑重其事
微笑 高兴
颤抖 转圈
男孩勇敢 亲情伟大
平分生命教案6篇相关文章:
★ 生命演讲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