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定详细的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控课堂时间与节奏,在教案中加入小组讨论环节,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信息技术教案范文8篇,供大家参考。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篇1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同,信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同,虽然在上半学期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常用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应用相关的使用经验,和一定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组际竞赛意识。然而对于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只有个别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因此,课前准备好一些说明资料,把活动的安排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在实践与竞赛中学会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信息智能处理的过程,认识智能信息处理这一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应用和体验智能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过程并学以致用。
在设计中采用“任务驱动”和“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利用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软件:ocr软件。
2.硬件:手写板,扫描仪。
3.其它:在线翻译、人机对话网站资源,各个探究活动资料,教学课件。
4.教学实施环境要求: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展现“亚特兰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机大战”和“残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动画”;船长(教师)和机器人小书引领学生进入太空船,出发到“亚特兰蒂斯”星球,进行太空之旅。
?设计意图】构建情景,展现人工智能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二)操作探究
机器人小书告知大家,距离目标星球还有25分钟,在这段时间要完成三个任务和一个游戏。
任务1——人机对话
利用中英文学习网站,与机器人eliza或小布进行对话,将对话内容记录到表中,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任务2——电脑翻译助手
利用在线网站对一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将该中文内容再次翻译成英文,再完成探究与评价,然后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体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回答问题,锻炼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任务3——文字识别进行时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利用ocr软件对四张图片(纸张平整,纸张褶皱、报纸、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图片)进行识别,完成探究活动并提交。探索活动需在10分钟内完成,小组长负责组织,分工合作;探索过程中可求助操作辅助员或小组其他成员。
(学生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探究任务,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小组长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意识;培养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
1、通过创情景,解决问题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象处理。
2、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会套索工具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获取、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合作,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团队精神。
2、通过创设活动情景,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在phtshp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图象。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套索”工具操作方法及使用环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展示图片,白天鹅的家由于受环境污染而无家可归)通过动画介绍学习任务。(板书:美丽的天鹅湖) 观看动画思考 展示任务,激发学习热情,渗透环境保护区意识。
二、为天鹅找家。
(出示“天鹅”、 “湖”图片):我们要使用photoshop中的那些命令,怎样操作,才能把白天鹅送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呢?
三、美化天鹅
同学们,象你们那样做,修饰出来的图形有什么缺点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展示没有背景的'天鹅图片。
1. 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么?
2. 这节课我们就要接触一个新的工具——套索工具。
3、大家想知道这个工具怎样使用么?
4. 观看动画,学习工具的使用。
5. 同学们看完了三个套素工具的使用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 么?
6. 你打算使用哪个套素工具呢?
7. 那么你们就赶快动起来吧!试一试我们所学的工具,看看他能不能帮你创作出美丽的天鹅湖图片。
四、美丽的天鹅湖
同学们,你们都用你们所学的工具和命令送可爱的白天鹅回到了家,但是一只天鹅自己呆在天鹅湖,她也太孤单了,她还想和更多的天鹅伙伴在一起嬉戏生活。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孤独的天鹅完成她的心愿么?
那么大家就行动起来吧,为孤独的天鹅找到更多的伙伴吧!
(分组学习,共同创作)
同学们不但要给白天鹅找到伙伴,还要注意天鹅湖的整体效果。
1、 天鹅的大小。
2、 不同形状的天鹅。
五、作品展评
展示作品评选优秀作品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他人作品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观点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六、教师总结
今天大家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白天鹅找到了美丽、温馨的家,我们的白天鹅有一个礼物要送给大家。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礼物么?(展示动画:白天鹅的感谢信)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调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能力目标:能综合运用实地考察、网络搜索、信息咨询等方法进行信息的收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能综合运用实地考察、网络搜索、信息咨询等方法进行信息的收集。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创造。要美化校园,有必要了解一下目前校园的环境状况,而“调查”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2、谁知道我们的“调查”该如何进行呢?
3、揭示课题:校园环境调查,并出示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
二、新授
(一)确定目标范围
1、在我们的调查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我们的调查范围,例如:“校园环境卫生情况”,你觉得需要调查哪些内容?
2、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确定小组的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并做好记录。
3、将各小组做好的调查计划上传到学科平台进行交流。
4、反馈小结:(如有需要可以请一名学生示范操作。)
(二)运用调查工具
1、我们制订了我们的调查计划以后,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实际的调查工作了。
2、学生根据计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具体的调查活动,教师给予时常的指导。
3、调查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进展情况,掌握时间。
(三)调查数据整理
1、我们的调查活动完成得很好,同学们都按计划获得了具体的数据,接下来你觉得该干些什么呢?
2、你觉得该如何整理你的数据呢?
3、请大家把获得的数据输入电脑中去,并以你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整理。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篇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 “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 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
二、新课导入 1、出示图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 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 (投影出示课题)
三、 教学新课
1、教学“矩形” 画图工具
(1)教学画长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 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矩形。
(2)教学画正方形
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 ②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2、教学“圆角矩形”
画图工具 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3、教学“椭圆” 画图工具
(1)教学画椭圆 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 (2)教学画圆 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可以怎么画?
4、教学“多边形” 画图工具 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 教学画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5、教学画一幢房子。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布局,提问:图形的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
(1)画房子的主体,用矩形工具
(2)画房子的门,用矩形工具
(3)画房子的窗户,用圆角矩形工具
(4)画房顶,用多边形工具
(5)画烟囱,用椭圆工具
6、练一练
画出下面的图形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画图工具?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准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格式及分类方法,能通过计算分辨出ip地址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掌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辨别ip地址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熟记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方法。
?难点】
能进行ip地址类型识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众赌博案件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
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根据什么线索进行破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的概念。
环节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答一答
(1)学生自习课本上关于ip地址概念的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ip地址”,老师做补充总结。
任务书二、查一查
1.设置小竞赛,根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任务三、说一说
1.学生利用2分钟自习书上内容,讨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机号的讨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篇6
?学习目标】
1、掌握动画的分类。
2、学习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学习重点】
制作二维动画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难点】
动画制作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设置。
?预习导学】
1、从空间角度来划分,动画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如果动画的画面称为二维动画,二维动画画面构图 ,二维动画的文件格式有如果动画的画面是______就是三维动画,三维动画增加了还具有三维动画的文件格式为______ 。
2、制作二维动画的软件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是macromedia公司的______。动画采用了______ 技术,可以______ ,它具有 ______特点,被广泛应用于 ______。
3、用flash制作动画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_ 。
?合作探究】
一、讨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各有什么表现特点?
二、两种动画制作方法的比较
1、逐帧制作:
2、中间帧自动生成:
三、制作遮罩(mask)动画
在flash中设为遮罩的层可以将其下一层的内容隐藏起来,再下一层的内容将透过遮罩层填充颜色形状或文本对象显示出来。
演示动画并分析制作方法
5.2 动画的制作(一)导学案
四、文件格式
1、fla格式:
2、swf格式:
?实践探究】
探究任务:制作遮罩动画
要求:1、仿照课堂实例制作遮罩动画,保存成swf格式。
2、改变“背景”图层的形状,观察遮罩动画的效果。
?交流评价】
交流制作心得,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提交作业】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分册,是关于计算机结构原理的初步梳理。在本节课之前,已经介绍了计算机的应用,学生对于计算机也并不陌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的是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都有所接触和涉猎,困难之处在于如何将所学内容与之前学生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
高中的学生对计算机并不陌生,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具体软件的操作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一些知识的内在原因,希望能够找到操作的规律。因此学生学习本课恰逢其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了解各设备的功能及特点;能够正确指认计算机硬件设备,区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游戏活动过程,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以及各设备的功能,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增强学生视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所提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习趣味性,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
?难点】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特点。
五、教学方法
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谈话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将采用谈话的形式导入,我会问学生一些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计算机这么长时间了,计算机能做哪些事情,大家能举例说明下吗?同学们说的非常对,计算机功能好强大!既然计算机能做这么多工作,它是依靠哪些部件来工作的呢,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在学生的回答中,回顾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在学生回答之后,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追问“那么计算机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呢?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计算机结构原理初步。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系统
在新课教学的第一个部分,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逐步引导。我会提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制作word文档、excel表时,没有计算机的机箱、显示器等外部设备能实现制作任务吗?只有机箱、显示器等外部设备,但没有安装office软件,可以制作word文档、excel表格吗?
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思考,那么机箱显示器是什么,而office软件又是什么呢?学生通过总结会发现,计算机包括有型的硬件和无形的软件,此时我还会让学生通过举例来说一说他们理解的硬件和软件有哪些?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不再拘泥于书本而是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二)硬件系统的分类
承接计算机系统的分类,我会带着学生首先学习硬件系统的分类。在此部分的教学,我将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介绍计算机工作的流程。在观看flash的过程中,我将留下一些问题,计算机内部有哪些硬件设备,数据和程序是如何在这些硬件设备中运行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硬件从功能的角度可以分成哪几类?
学生通过flash和自己对计算机的理解,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描绘整个程序和数据的运行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总结出计算机硬件提供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三)分析详解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分成了五个部分,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我将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相对这几个部分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将通过严谨的知识讲授和生活实例相结合的形式,介绍它们的运行原理、分类及发展趋势等。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原理相对简单,按时更新速度较快,因此在此部分讲解的过程中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不再被书本框住,而是能够将知识结合生活。让学生发散思维,在轻松的气氛里完成本部分的教学。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的部分,我将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具体的方法是请同学们上讲台表演一种硬件设备,可以用肢体表示,也可以发出声音,但是不能说功能部件的名称,让大家猜一猜表演的是什么部件。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各部件的名称与功能);难点(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及特点)。
2.作业:网上查找以下设备的图片或品牌:3种打印机图片及其名称,3种u盘品牌及其图片。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篇8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
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教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计算机比如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讲解。
cpu:犹如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控制作用。
主板:它是计算机的血管和神经,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
显卡:相当于人的眼球,图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声卡:它是计算机的声带,计算机能发出声音全靠它。
内存条:计算机的临时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内存储器。
硬盘:犹如一个大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用于储存程序和数据。
显示器:相当于人的脸,大脑处理后的信息,往往通过人的脸表现出来,它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音箱:是计算机的嘴,计算机由它发出声音,同样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键盘、鼠标:各种操作和命令由它输入计算机,它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打印机:相当于我们使用的笔,也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我们说内存是临时仓库,硬盘也是个大仓库,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和u盘等),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展示课件)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
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
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1 gb=1 024 mb
信息技术教案范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