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减法教案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内容详尽,能让教师自如应对课堂变化,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编写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6-7的减法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6-7的减法教案6篇

6-7的减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连续退位减法,并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3、在合作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法

点拨法 启发引导法

学法

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

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测评反思(5分)

1、 口算(卡片)

70-532-5 24-22 35-8

44-6 63-4 86-7 48-16

提问: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2、列竖式计算(板演)

68-34 98-57 54-18

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谈话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2分)

三、探究新知(20分)

1、自学例1

内容:22页画面23页例

时间:8分钟

方法: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思考:

(1)口述22页图中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2)从昆明到丽江中途要经过哪里?

(3)观察23页上线段图

348千米表示什么?

517千米表示什么?

大理到丽江有多远?怎样列式?先估算下,再列竖式计算。

(4)个位上7-8不够减向十位退1,是17-8=9,那接下来该怎么做?

(5)例1和前面的练习题54-18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交流反馈:

(1)学生汇报,重点说一说,怎样连续退位?

个位: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十,与个位的7相加得17,17-8=9,在个位上写9。

十位:先减去退位点1是0,0减4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十,与十位的0相加得10,10-4=6,在十位上写6。

百位:5先减去退位点1是4,4减去3得1,在百位上写1。

(2)例1和前面的练习题54-18 比较

相同点:都是减法,都需要向前一位退1.

不同点:54-18不连续退位,517-348连续退位。

3、教师总结:笔算减法,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4、跟踪练习、反馈信息

638 742 821

- 59- 567 - 734

①指名板演。

②检查、生互相纠错。

③集体订正。

四、当堂检测(10分)

1、列竖式计算

594-129 745-679 852-265

2、169比248少多少?

比537少69的数是多少?

3、23页下的做一做

五、板书设计

连续退位减法

例1 517—348 = 169 (千米)

5 1 7

— 348

1 6 9

6-7的减法教案篇2

教学内容:

第95~97页例1、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答案2000-493=答案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小数点对齐

(2)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4.7-0.5=0.56-0.45=1.2+0.8=1-0.4=0.39+0.15=7.7+0.6=3.6-0.8=4.8-3=1.7-0.3=

2、算一算

10.52+3.48=15.24-3.84=9.9+10.11=100-0.27=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四、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略)

6-7的减法教案篇3

目标

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灵活计算从能力

教学及训练

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仪器

教具

小黑板若干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略)

2、笔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同练。

要求学生说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注意点。

二、教学新课

1、变题导入

把+变为”x-=“比较有什么变化?

2、补充例题

(1)审题:这道题是几个分数相减?这三个分数的分母是否相同?能不能直接相减?必须先做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订正。

板书: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x-=

=+x=+

=x=

(3)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么样?

(4)归纳:(略)

3、补充练习:3x-=2x+=

指名板演,其余自练。集体评讲。

四、巩固练习:p121第6题第一列

五、全课小结:(略)

六、布置作业:课作:p122第7题

家作:p121第6题二、三列。

6-7的减法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 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大公鸡和小乌龟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小乌龟对大公鸡说: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大公鸡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16、56-18、。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58、 81-56 68-51、 81-65

68-51、 81-65 68-15、 85-61

65-18、 85-16 86-15 86-51

师: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大公鸡、小乌龟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编制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童话,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

?通过编题、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主动感知和明确问题,为进一步解决新知识问题的探索活动作好准备。这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展开:

1、 猜测活动。 怎样列竖式计算58-16和56-18。

2、 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58-16和56-18。不会做的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做。(指名板演、随练)

3、 你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请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讨论结果

?这里的尝试练习实际上是对猜想的计算方法的验证。】

4、 大家讨论。

怎样计算56-18的?(这里讨论一定要充分,随机板书: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1)借助表象:理解从十位退1。

竖式计算时,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怎么办?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突破难点。

(2)讨论:怎样表示从十位退1,你有什么好办法?

尝试让学生发现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数上面点一个退位点。

(3)十位要算几减几?

引导回忆操作过程,弄清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的道理。

[从十位上退1的含义及原因和从十位退1,十位上就少了1的道理,学生不易理解,且易出错,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的表象,类推出笔算时的方法和道理,充分运用表象作理解算法、算理的支柱和桥梁,揭示自然,学生易于理解,能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5、比较58-16和56-18的异同。

6、阅读教材。

7、小结:以学生为主。

?展开阶段是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这个教学阶段,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新知识所提出的.问题的猜测、探索、验证、阅读、讨论、交流、概括等到一系列活动,并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经验,发展数学素质。】

三、目标检测。

5、 专项练习。

不用计算,判断开始时的10道题是否要退位,若要退位就拍掌三下。

6、 选择其中4道题进行计算。(对比练习)

分小组练习,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65-18= 61-58=

85-16= 85-61=

练习后比较:85-16 和85-61所得差的十位为何不同?

7、 请你当医生。树林时里有许多树生病了,你会帮它们治吗?

出示树上写的式题的练习。课本第21页第7题。

四、总结: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问题想提醒同学们?

五、作业 。

用1、4、7、9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式题,现把它们分分类,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算一算。

?布置课外活动题的目的是减轻课业负担,以动激趣,发展智力。本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编制和排列算式、分类、比较与合作交流,讲讲算算的活动,进一步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求,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和智力水平,激发创新意识。】

6-7的减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习了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今天在这儿和老师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

老师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太好了!

同学们请看,这是智慧爷爷送给我们的智慧星,你们喜欢吗?那么你想得到它吗?教师出示吹塑纸上的星给学生看。

二、复习旧知:

接下来我们就要比智慧了。

教师出示一组复习题目:

6 7 7

1 2 4 6 2

想一想,□里应该填几?谁来说一说?

指名口答,教师填出□里的数。

观察每一组的数,你还能想到什么?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对说错的,只要有道理,要给予肯定,但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再观察,再说)。

你说得真不错,智慧爷爷说,你是得到智慧星的第一个小朋友。把智慧星送给小朋友。

三、探究新知:

同学们,智慧爷爷现在要我们做一件事情,请每组的小朋友拿出6根小棒,把这6根小棒摆成两堆,一堆5根,一堆1根,大家摆好了吗?(教师在黑板上摆)

看一看你面前的小棒,谁来说出一个加法算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5=6

你为什么列1+5=6呢?

学生:我看到左边有1根小棒,右边有5根小棒,合起来是6根小棒,所以列1+5=6(需教师引导学生说)

还有谁来说一下你的算式?(如果和上个算式一样,可让学生再说一下他是怎样看的)。

还有小朋友说吗?

学生:我列的算式是5+1=6(教师板书5+1=6)

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列5+1=6吗?

学生:我看到左边有5根小棒,右边有1根小棒,合起来是6根小棒,所以列5+1=6

再看一看你面前的小棒和同学说的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相互说一说!(给学生两分钟讨论的'时间,展示讨论结果)

(学生可说出的结果有:①发现我在这边看到的是1+5=6,他在那边看到的是5+1=6;②我发现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③我发现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前后位置不同等等)

在说的过程中,说的只要对,都要给予肯定,说的好的,要赞扬并发智慧星。

大家说的都很好,这说明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很仔细。

现在智慧爷爷要我们做第二件事情,请每组的小朋友拿出7个圆片,然后用你的红线把它们隔成两部分,一部分有6个圆片,一部分有1个圆片。大家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吗?

看一看你们摆的圆片,谁来说出一个减法算式?

指名说,教师板书:7-1=6

你为什么说7-1=6呢?

学生:我看到本来(总共)有7个圆片,如果去掉左边的1个圆片,就剩下右边的6个圆片,所以7-1=6

还有别的小朋友说吗?你想的算式是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7-6=1

问:你为什么列7-6=1呢?

学生:我看到本来(总共)有7个圆片,如果去掉左边的6个圆片,就剩下右边的1圆片,所以7-6=1

再看看图和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这一个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我发现都是用7减去的。

我发现7减去一个大数得一个小数,减去一个小数得一个大数。

我发现7可以分成1和6,也可以分成6和1。

(对学生说得好的及时鼓励,发智慧星。)

四、小结并引入一下练习: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完成了智慧爷爷要我们做的两件事情,学到了我们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识,就是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一幅图可以得到两个算式,但结果都是正确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内容:6、7的加减法(出示课题)

小朋友们,金色的秋天来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向日葵姐姐想知道我们收获了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4朵红色向日葵,2朵黄色向日葵)

谁来说一说图意思?(指名说图意)

谁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在4朵和2朵向日葵之间画一虚线。

问:谁知道这一虚线表示什么意思?

生:他表示把6朵向日葵分成两部分。

问:谁会根据虚线分的情况说出两个减法算式?

学生说算式(6-2=4,6-4=2)

小朋友们,向日葵姐姐就在我们书上的第45页,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5页,先看图,然后把书上的算式填完整。

指名上台填算式,然后讲评,发智慧星。

问:你们觉得上台来的同学做的怎么样?

指名说一说,若有错误教师及时更正。

问:说愿意把你做得给大家看?(可以把学生的书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及时给予表扬)

通过展示,教师做小结。

刚才向日葵姐姐看到我们取得了这么大的收获,为我们感到很骄傲,那么她问大家,是不是每幅图都可以写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或者说,每幅图都可以写出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呢?

等学生反应后,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笑脸图: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说出你想的加法算式。

生:3+3=6

问:还有吗?(学生可能还说3+3=6,或者说没有了。)

再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只能写一个加法算式?

生:两边一样多,两部分一样多。

师:你说得真好。奖一颗智慧星。

师:好,现在谁来说一说减法算式?

板书:6-3=3

问:还有吗?(可能还说6-3=3,或者说没有了。)

再问:谁来说一说,什么时候只能写一个减法算式呢?

生:也是分的两部分同样多的时候。(教师可做引导)

小结:通过这幅图,我们知道并不是每幅图都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这种情况就属于特殊的。

师:同学们,你们的表现真让人佩服,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哪些同学得到了智慧星,请得到星的同学上台来,我们为他们表示祝贺好吗?大家鼓掌。

大家看上台的同学和他们得到的星星,你们也想得到智慧星吗?

那么,你能写出几个加法算式、几个减法算式呢?请按练习格书写。

如: 6 + 1 = 7 62 = 4

(投影演示)

等大家写完后,可在投影上展示学生所写的算式。

问:你是根据看到的什么来写出的算式?

生:我看到了3颗红星,4颗黄星,所以写

3+4=7 7-3=4

4+3=7 7-4=3

问:谁有与他不同的算式?(实物展示)

你是根据看到的什么来写的?

6-7的减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71-72页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在自主计算的过程中,通过体验,感悟,能归纳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

2、基本技能:能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算理。

3、基本思想: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尝试计算小数加、减法,并和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渗透迁移类推思想和比较归纳的数学思想。

4、基本活动经验: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积累思考的经验和探究的经验。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渗透应用意识。

5、四能目标:引导学生读懂情境,从问题入手,经历计算过程,理解算理,并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6、情感与态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放松,活跃气氛。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放松放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小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播放游乐场过山车游玩视频)

师:视频里这是玩的什么游乐项目啊?大家看完这段小视频有什么感受啊?

生:过山车。我觉得很刺激,害怕,激动(找2-3人)

师:老师也觉得非常具有挑战性,而且老师也比较喜欢玩这个项目。大家都去过游乐园吗?你们去游乐园都喜欢玩什么游乐项目啊?

生:海盗船,激流勇进(找3-4人)

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游乐项目吗?

师:好玩吗?听着就觉得很刺激!

师:哇,通过你的介绍我觉得真的很好玩。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任务。

师:通过课前对大家的了解,老师发现大家都特别喜欢去游乐园玩,如果周末我们可以去游乐园玩一天的话,你想玩什么游乐项目啊?

生:碰碰车,旋转木马,旋转秋千,水上滚筒,跳床(找2-3人)

师:听着大家说的就觉得有趣,在出发之前,你想为游玩准备些什么东西呢?

生:巧克力,伞,照相机,帐篷,水,零食等。(找3-4人)

师:大家想的真周到!我想带一些食品是必须的。老师为大家在超市里选出了一些食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课件:薯片、火腿肠、面包、水和巧克力(一起出)

师:这么多食品,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看谁发现的信息最全。

生:我发现每袋薯片4.29元,每个面包6.45元,一袋火腿肠9.61元,一袋巧克力14.39元,一瓶矿泉水2.58元。(找2个学生来说,一定引导孩子说完整话,因为图中的信息多,老师最后在带领学生梳理一遍)

师:真棒!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你能根据其中的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且用竖式进行解答?

生:能

师:那同学们根据其中的两个数学信息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着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进行解答。

(指名两名学生板书解答过程 一个加法问题一个减法问题)

师:解答完后小组交流一下,你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开始!(孩子交流时,老师参与其中,心中有数)。

设计意图:两位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生利用迁移思想尝试解决问题,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放手放学生去尝试。

三、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 归纳交流

师:请大家坐好,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认真,我们先来看看黑板上的这道题,你给大家说一说你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怎样解答的?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的想法对不对。(学生到讲台给大家边说边讲)

生:我提的问题是一袋薯片和一个面包一共多少元?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4.29+6.45=

师:大家看看这样列式对不对?

师:好,同学们,我们关注一下他的竖式,4.29+6.45,你接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生:4和6都要写在个位上,4和2写在十分位上,5和9写在百分位上。

师;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也就是什么对齐?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小数点对齐了,也就做到了相同数位对齐。你说的太棒了,谁能像它这样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生:找2-3人。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难点就是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在第一个孩子表达列竖式方法的时候,老师引导孩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师:请你接着说各个数位上的数怎样相加的?

生:百分位9+5满十向前进一得14,十分位2+4+1得7,个位4+6满十向前进一得10,小数点对齐,最后就是10.74。

4. 29+ 6 . 45=10. 7 4

师:说的非常好,谁还提出了加法的问题,到前面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2:我的问题是一袋薯片和一袋火腿肠一共多少元?列式是4.29+9.61。

师:这样列式对不对?竖式是4.29+9.61,大家听他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生:我把相同数位对齐。百分位9+1满十向前进一得10,十分位2+6+1得9,个位4+9满十向前进一得13,小数点对齐,得13.90.横式写13.9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为什么写13.9,去掉末尾的0?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末尾的零可以省掉。

师:非常好,根据小数的性质,写横式时末尾的零可以省略不写。

设计意图: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所学习过的知识活学活用,使孩子能够注意到问题并能自己解决问题。

师:谁还提出了加法的问题?

生3:我的问题是一瓶水和一袋巧克力一共多少钱?列式是2.58+14.39。

写竖式时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8+9满十向前进一得17,十分位5+3+1得9,个位2+14满十向前进一得得16,最后得16.97.

师:每一步说的非常清楚,我觉得你提的这道题很有难度啦,每一个数位都要向前进位,你能告诉大家,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要注意小数点对齐,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找2人说一说)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小数加法列竖式时要做到相同的数位对齐,(板书: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为对齐)计算时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不要忘了加小数点。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自主概括总结的能力,同时为计算小数减法做基础。

师:看来两位小数的加法大家会做了,我们再来看看黑板上这道减法题是怎么做的。刚才这位同学,你说说你提的什么问题?(学生到讲台给大家边说边讲)

生1: 我的问题是一袋面包比一袋薯片贵多少元?

列式6.45-4.29。

师:大家来看看他的式子写得对不对?

生:对。

师:同学们认真听他说说,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生:我把相同数位对齐。

师:你能具体的说一说,相同数位怎么对齐吗?

生: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

师:这样对齐也就表示什么对齐?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好,下面是怎么计算的?

生:从百分位算起,5-9不够减,向前借一得6,十分位4变成3减2得1,个位6减4得2,结果是2.16.

师:你做的非常好,谁还提出了减法的问题?

生2:我的问题是一袋巧克力比一袋火腿肠贵多少元?列式14.39-9.64。

我把相同数位对齐,百分位9-4得5,十分位3-6不够减,向前借一得7,个位14变成13-9得4,结果是4.75.(学生说完后教师评价)

师:好,谁还提的是减法的问题,也想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7:我的问题是一袋巧克力比一袋面包贵多少钱?列式14.39-6.45。

我把相同数位对齐,百分位9-5得4,十分位3-4不够减,向前借一得9,个位14变成13-6得7,结果是7.94.(学生说完后教师评价)

师:解答这道题你有什么要提醒给大家的吗?

生:列竖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师:谁再说说,计算小数减法应该注意些什么?(找两人说)

师:的确小数减法和小数加法一样,列竖式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设计意图:及时小结并强调计算小数减法和小数加法一样,都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突出重点。

师:(组织学生做好,看黑板,对照板书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自己提出并解决了这么多小数加减法(教师边说边板书)的问题,要想知道我们这些问题解答的是否正确,可以进行验算,谁来说一说小数加法可以怎样验算?

生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相加。

生2:也可以用和减其中一个加数验算。

师:那小数减法呢?

生1:减数加差。

生2:被减数减差。

师:说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把你刚才解决的问题在选择一种方法演算一遍,看你算得对不对。(找两个学生验算黑板上的两个问题)

(学生做完后看黑板订正黑板上的验算)

设计意图:计算小数加减法不仅考察学生的仔细认真的计算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师:看来同学们都算对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同学们,老师这收集了几位同学的作业,大家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出示投影)

四、巩固练习 应用拓展

一 出示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 . 0 3 1 5 . 6 2 2 3 . 4 7 . 8 5

+ 0 . 9 8 - 7 . 4 6 - 1 3 . 4 + 9 . 1 9

————— —————— —————— ——————

7 . 0 1 8 . 2 6 1 0 0 1 7 . 0 4

(逐一看说理由)

师:大家来看看这几道题,自己先思考一下每道题有没有什么问题,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大家的眼力真好,发现了同学的问题,还帮助他们改正了过来,老师相信大家在计算时肯定不会出现这些错误,我们做几道题试试。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做题积极性,并能发现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醒学生不要犯同样的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

五、计算下面各题。

2.98+0.5612.53+4.676.07+4.895.64-1.787.2-0.815.62-7.46

师:一共六道题,分成三组。

师:独立列式解答,并展示学生答案,师生共同分析对错,强调需要注意问题。

师:全做对的同学举手,大家真棒。同学们,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方说,去超市买东西,评比体育测试的成绩,比较人的身高体重,都会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加减法,希望你们能够用这节课的收获去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师:刚才咱们只做了其中的两道题,剩下四道计算题还有这道图形题是我们书上做一做的题,我们留作课下练习。好,同学们,下课。

6-7的减法教案6篇相关文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数学教案8篇

大班数学8.9的减法教案5篇

幼儿园8.9的减法教案5篇

蒙氏数学10的减法教案最新7篇

蒙氏数学5的减法教案8篇

蒙氏数学5的减法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3的减法教案5篇

蒙氏数学10的减法教案8篇

5减法教案模板6篇

蒙氏数学10的减法教案优秀5篇

6-7的减法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5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