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候类型教案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详细规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控制课堂的节奏和流程,教案是教师有效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工具,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世界气候类型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世界气候类型教案7篇

世界气候类型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图片、地图、图表、阅读材料、搜集的谚语、诗词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善于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新知识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了解家乡的天气及气候特点,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难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投影:北京地区的四季景观图片。(京郊玉渡山春季、八达岭长城夏季、京郊玉渡山秋季、八达岭长城冬季)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同一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差异?(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所致)

多媒体展示投影:两组不同地区(南北、东西)同一季节景观图片:(二月海南风光、大兴安岭冬景、内蒙古温带草原夏季、我国温带沙漠夏季)

(1)让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回答:影响我国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因素是什么(气温)?从东到西的景观差异影响因素又是什么(降水)?

(2)从以上景观图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师生归纳总结:中国气候差异很大,那世界的气候差异会更大。由此导入课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活动一:比一比,贴一贴——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画出世界的轮廓图)

活动要求:参考世界气候分布图,请同学们快速地把写有气候类型的纸板,在贴中世界地图的适当位置上,看看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并请介绍一下经验,有什么好方法快速找到相应的位置。

?师生总结】低纬地区是热带的气候类型,高纬地区是寒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中纬地区是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海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是根据这些规律来拼贴的。

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师ppt展示书本65页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世界上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2)热带有哪些气候类型?各气候有什么不同?温带和寒带呢?

(3)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

?师生总结】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蒂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苔原、冰原气候)。

(2)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带海洋性气候、温蒂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极地气候(苔原、冰原气候)。

(3)亚欧大陆东岸是季风气候,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主要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让学生能在气候分布图上指出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随学生回答投影展示各类型气候下的景观图片,增强学生对所介绍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的感性认识。

?师生总结】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许多地方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侧。这里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地面树木稀疏,长着较高的草。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生长着落叶阔叶林。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地面被冰雪覆盖。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展示出来。

世界气候类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

(3)记住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3、情感目标:

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难点

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热带气候类型

1、介绍热带的.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区域)

2、热带雨林气候

a、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

b、通过看图教学生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c、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图

d、通过看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期中以亚马孙平原雨林气候面积最为广阔,并介绍“地球之肺”。

e、看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图加深对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讲解热带地区的其他几种气候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

(1)欧洲地形特征;

(2)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特征;

2、理解: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教学重点:

1、欧洲地形特征;

2、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

读、讲、议、练

教具使用:

挂图、投影片、录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师问:亚洲和非洲的地形各以什么地形类形为主?

生答: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

导入:

我们今天来学习有关欧洲的地形和气候的知识。

新课:

(将学生分成3组,每组选一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课堂学习和竞赛,并负责检查别组的.学习情况。为激励竞赛,规定课堂竞赛得分少的一组要表演节目。)

引导学生读图13、7欧洲的地势和欧洲西部地形图,完成22页活动内容,并思考问题:

欧洲的地形特征是什么?欧洲的平原有什么特征?成因是什么?冰川作用能形成哪些地形?

1、学生活动:小组内可互相讨论要完成的内容,组长负责检查别组的学习情况,没完成一人次扣一分。并抢答问题。

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欧洲西部的板图,边小结边画板图。

3、要求学生也画出欧洲西部的草图,并填上西欧平原、中欧平原、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勃朗峰。

学生自学西欧的气候:学生读图13、9西欧的气温和降水,从降水和气温两方面分析西欧的气候特征。

答:西欧气温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海洋性特征显著。

学生读图13、10西欧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讨论完成23页活动内容。并在图上填出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老师在板图上边画边小结。学生讨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和成因。

学生发言后老师小结: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气温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成因:西欧濒临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沿岸,强劲的西风把暖湿气流输送到大陆内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水汔进入内陆。

地中海气候特征:冬雨夏干。成因:冬季,西风带南移,带来暖湿的气流,气候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用投影片演示)

1、老师小结后,看有关内容的教学录像,巩固效果。学生做课堂练习。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让得分少的小组表演节目。

板书设计:

湖泊

地形:平原-----波状起伏-----冰川作用-----冰川地形---- 峡湾

u形谷

欧洲西部

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季节分配均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匀。

成因:海陆位置、洋流、地形、风带

地中海气候 特征:冬雨夏干

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世界气候类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3.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培养学生判读等值线的技能。

4.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重难点

1.1月0℃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理意义,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2.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教学工具

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二、新课教学

(一)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1.比较学习新知

读图2.13,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

根据我们学过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一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2)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设疑导读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除纬度因素外,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引导学生读课本p40图2.28,思考以下问题: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风向如何?

(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否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

过渡: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1.读图导读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海南省南部7月份平均气温为28℃,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2.设疑导读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讨论回答。)

(1)夏季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过渡: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请同学们读图2.17《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几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4)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小组讨论、回答。

结合课本p33“活动”,说一说在不同的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不同?(如水果、房屋、服饰、耕地、农作物、饮食、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

(四)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读图知新知

读图2.18,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1)找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2)用彩色笔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观察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及其东部大致经过的地区。

(3)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设疑导读

(1)造成我国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3)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很大,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仅仅取决于当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吗?

学生回答:干湿程度与蒸发量也有关。根据各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五)干湿地区

划分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读图2.22,小组交流:

(1)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其中,山东省有哪两类干湿地区?

(2)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3)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各以什么植被为主?

2.读课本p37“活动”

(1)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图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学生比较、讨论和发言。

(2)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阅读课本p37“活动2”,并加以补充,说明干湿地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提问:书中的描述材料究竟说明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①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因而林木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②干湿地区不同,植被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

③干湿地区不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2、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五、教学方法:

读图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看图识区域:观看图片,根据图片景观判断它所属的地区,从而确定其气候类型。(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沙漠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

2、气候: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下列句子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

明天大风降临;——天气

全班分十个组,抽签选取一种气候类型,探究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在亚马孙河流域,在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的岛屿上也有大面积分布。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

3、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的两侧,最大一片分布在非洲大陆上。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时炎热干燥,湿季时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及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等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热带沙漠。在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上和澳大利亚中部也有热带沙漠分布。全年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

世界气候类型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及景观图,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主要自然景观的分布。

2、能够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能分析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景观特征

三、教学难点:

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

四、教学过程:

(一)由“探索”活动导入教学

1、简单介绍自然景观

2、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纹、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

3、由于地形、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二)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汽车拉力赛沿途经过哪些气候类型

(三)借助教材上回幅景观图来讲解什么是自然景观

(四)读教材“热带气候类型”图,说出四种气候类型

依据四个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森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1、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就应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不同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形成不同气候的特点

3、归纳四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并明确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

(五)亚热带气候类型

1、让学生观景雅典和上海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这两个同属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分布特征,这两种气候景观差异和对比

3、阅读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经一部加深对地中海气候类型的理解

(六)温带气候类型

1、三种:伦敦、乌兰巴托和北京的气温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异同。

2、齐齐哈尔和巴黎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东西岸且唯独相当但温差很大,归纳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差异。

(七)寒带气候类型

1、读图读出寒苔原气候和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地区。

2、读卡扎奇耶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代表的.寒带苔原气候和特点。

3、东方主要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所代表的寒带冰原气候。

(八)高原、水地气候,教师通过板书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关于气候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成因。

(九)教师对全文总结。

(十)作业:

1、从统计图上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的依据是( )

2、欧洲、亚洲、南北美洲都具有的气候类( )

3、欧洲西部温和多雨的气候受大西洋影响很大,据此可看出其影响因素是( )

4、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的主要因素( )

5、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这种气候是( )

附答案:

1、气温和降水

2、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水地气候。

3、洋流

4、地形

5、热带雨林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学会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3、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教学难点】

利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归纳气候特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多媒体导入:多媒体展示几幅不同气候条件的自然景观图片,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自然景观的差异。由此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世界气候。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认识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自主探究】

掌握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归纳一个地方气候特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认识的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2、教师点评说明: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大。

3、学生读p62页第一段文字内容,读后,归纳以下认识:

(1)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导致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2)由此可见,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

4、教师点拨:解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分析气候特征的重要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书本p63页活动,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技巧。

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3.25)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师问:根据图3、25中的气温曲线,可知该地最冷月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生答:10℃以上。

师问:最冷月均温在10℃以上,那么冬季是温和还是寒冷呢?

生答:温和。

师问:该地最热月均温在多少度以上?

生答:23℃以上。

师问:月均温在23℃以上,是温和还是炎热呢?

生答:炎热。

师小结:根据该地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月均温,综合得出该地气温特点: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师问:根据图3、25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哪几个月降水量多,哪几个月降水量少?

生答:该地降水量12.1。2月多,6、7、8月少。

师小结:由此得出该地的降水特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师问:根据前面分析该地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可以综合得出该地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呢?

生答: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师小结:通过对图3、25的分析,我们应该明白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分别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

世界气候类型教案7篇相关文章:

书的世界教案模板5篇

伞的世界教案模板8篇

幼儿园大班伞的世界教案5篇

山青世界我的世界作文优质7篇

山青世界我的世界作文7篇

我的世界世界末的作文7篇

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作文模板7篇

我的世界,作文7篇

写缤纷世界的作文7篇

关注世界的作文7篇

世界气候类型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