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提前准备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时间来进行学生的作业布置和批改,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汉语拼音d的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汉语拼音d的教案篇1
一、背景知识:
这节内容是三个平舌音,虽然并不是很难,却是翘舌音比较的基础。因此很重要。
二、学情分析:
1、这篇拼音课文以充满童趣的小朋友和动物的活动来迁移学习。声母的教学从单个内容相关的画面引入,学生运用以有知识很快就能迁移到三个声母的发音和字形。儿歌《过桥》朗朗上口,既是一种有趣的比喻,又能唤起学生做算术题那种美好的体验,是学生诵读、表演、律动的好材料。
2、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课文中的生字“做、过、了、不、乐”,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认读障碍不太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相互交流来减少呆板的教学模式。
3、在内容方面,由于是拼音,所以教学中在读准三个声母的基础上,一定要能准确拼读九个声韵相拼的音节和三个三拼音。对整体认读音节要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出现并巩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能正确认读、书写声母“”和认读整体认读音节“”及其四声。正确拼读“”与其他韵母组成的音节,能拼读儿歌,并正确认读五个生字。
2、过程和方法。在欣赏画面、练说图中景物的过程中学习三个声母的认读和拼读;在儿歌诵读中识字、巩固拼读和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好的家庭生活和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是学生经常经历的,充满儿童情趣的动物活动画面能激起学生的美好情感,爱劳动、爱家庭、爱父母的感情油然而生。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几天声母家族又有几个新成员要和你们叫朋友了,它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吧!
二、学习声母z
1、借助图画学习声母“z”的.读音。
①出示图,提问: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做什么?(图上画的是一个小姑娘,她在黑板上写字,写的是声母“z”)
②示范读音:把写字的“”读成第一声,读得轻、短些就是声母“z”的音了。听老师读,注意看老师的口形,听听老师的发音。
③学生练习,先跟老师读,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发音的体会。
④检查练习情况:齐读、开火车
2、指导书写。
①记忆字形:小朋友,你能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把它记住的吗?能不能自己编一首小儿歌啊?(像个小“2”zzz)
②观察“”在四线格里的位子。
③师范写:注意笔顺,书写时的注意点。
④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3、拼读音节。
声母都喜欢和韵母交朋友,谁还记得它们交朋友的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①看看书,说说“”喜欢和哪些韵母交朋友?
②谁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方法自己拼读音节。
③谁能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
④老师检查:抽读四声。
⑤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音节来说词语。
汉语拼音d的教案篇2
1、 学会声母j、q、x,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学会j、q、x与ü相拼时,省写ü上两点的规则。
3、复习巩固三拼音的拼读方法,练习拼音4、认读5个生字。
1、学会j、q、x三个声母。
2、学习ü上两点的省写规则。
教学挂图、汉语拼音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 、复习
抽读卡片,认读学过的声母,重点复习g 、k、h、b、p、d。
说说都是怎么记b、p、d这些声母的。(顺口溜、联系数字)
二、教学j 、q、x
?? 学习声母j。
1、出示教学图片第一幅。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母鸡在干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j,告诉学生母鸡的“鸡”。读得轻些、短些就是“j”的音.
3、老师示范发音,学生仿读。
4、启发学生看图记忆字形。
??学习声母q 、x。
方法同j。
(结合讲解字形教顺口溜,左上半圆q、q、q,或像个9字q、q、q,一个大叉x、x、x。)
3、启发记忆字形。
三、指导书写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字母卡片。
2、背顺口溜。
五、布置作业
1、制作j、q、x小卡片。
2、把所有的小卡片都拿出来,按学习的.先后顺序排排队。
3、比一比,读一读。
j—i q—p q—g(唱唱有关的顺口溜)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抽读卡片。
声母j、q、x;韵母ü、а、i。
2、复习拼音顺口溜(二拼音、三拼音)。
3、拼读音节。
n—ü→nü l—ü→lü。
二、学习ü上两点省写规则
1、导入:ü除了和声母n、l交朋友相拼外,还和声母j、q、x交朋友相拼。
2、出示j、q、x 与ü相拼的音节:
j ju
q—ü→qu
x xu
⑴问: j、q、x 与ü相拼时,ü有什么变化?(ü上两点变没了。)
⑵告诉学生:在普通话里,j、q、x三个声母不能同u成音节,所以ü上两点可以省去不写。但是,我们老是忘了省去两点还要读ü,老师编了个顺口溜让你们记住ü。顺口溜:
小ü碰见j、q、x,去掉两点还念ü。
⑶拼读音节。
三、巩固三拼音
1、出示音节小黑板。
j jia
q—i--a→kia
x xia
2、复习三拼音的方法。(顺口溜)
3、拼读音节
声母j,介母i,韵母a,j—i--a→jia
声母q,介母i,韵母a,q—i--a→qia
声母x,介母i,韵母a,x—i--a→xia
三音相拼要强调:声轻、介短、韵母亮,三音连读才顺当。
四、指导看图读儿歌
五、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
1、照样子写音节。
k-u→(ku) n-ü→( ) j-ü→( )
q-ü→( ) l-ü→( ) x-ü→( )
2、照样子填空。
d de
t—(e)→te
n ne
g gu
k—( )→ku
h hu
j ju
q—( )→qu
x xu
汉语拼音d的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号,没有词句等丰富的内容,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这些让孩子们学起来感到很枯燥。学前班的孩子具有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拼音教学活动对于善于直观形象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学前班的拼音教学是幼儿教师们一直困扰的问题,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不枯燥,还能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呢?我一直在探索,并且进行了多次尝试,所以选择了组织拼音声母《j》 的教学活动这节课。
活动目标
1、学会j这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j与单韵母i、ü 相拼。
3、能够用j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练习组词或说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j这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难点:1、学会j与单韵母i、ü 的拼读。
2、用与音节相应的汉字组词或说话。
活动准备
1、拼音卡片,图片,《汉语拼音书》每人一册。
2、录音机,录音带,小鼓,小铃铛各一个,奖品数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好!请问大家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漫游拼音王国,好吗?(好)
2、请大家站起来,排成两纵队,让我们乘上这“快乐列车”出发吧!“小小汽车开起来,嘀嘀嘀,嘀嘀嘀……”,同时播放音乐《我们去郊游》。
3、啊!我们到了,拼音王国的朋友们已经在这里欢迎我们了,我们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二、复习巩固。
1、出示拼音卡片,认读6个单韵母(a、o、e、i、u、ü ).
2、现在,这些单韵母朋友已经戴好帽子排好队了,我们一起来点点名吧!(读带声调的单韵母)
3、再让我们一起坐上汽车去请出我们的声母朋友吧!
(出示已学的声母b、p、m、f、d、t、n、l、g、k、h小朋友们读一读)
4、小结过度: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记住了我们已学的拼音。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的声母朋友,他究竟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
三、学习声母j。
1、出示课本上的图,提问:图上画着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一只母鸡在捉虫子喂小鸡)
教师引入:母鸡,小鸡的“鸡”的读音跟我们要学的声母“j”的读音相同,教师板书:j
教顺口溜:“小鸡小鸡,叽叽叽;母鸡母鸡,咯咯咯”。
2、学习j的发音。
(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2)讲解发音方法:舌尖顶住下门齿,舌面抬高紧贴硬腭,然后舌面放松,让气流挤出摩擦成音,发“鸡”音,读音轻短。
(3)学生跟读,自由读,齐读,开火车读。
汉语拼音d的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d、t、n、l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二、教材说明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d、t、n、l,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画。
第一幅图是一只队鼓和一副鼓锤,敲鼓的声音“得”提示d的音,队鼓和鼓锤组成的图形提示d的形。
第二幅图是一条跳起的鱼,鱼的体态提示t的形。
第三幅图是一个大门洞,门洞的形状提示n的形。
第四幅图是一个小男孩手拿一根小木棍赶猪,小男孩嘴里发出的声音“嘞”提示l的音,小男孩手中的小木棍提示l的形。
第二部分是d、t、n、l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d、t、n、l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第四部分是带调拼读音节,认识五个生字。配有图画,画着一匹马驮着米袋在前面走,后面小兔追上来告诉他:你的米袋漏了。
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
三、教学重点:
声母d、t、n、l的发音及d、t、n、l与韵母拼读音节
四、教学难点:
n、l的发音及n、l与韵母的'拼读。
五、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d、t、n、l发音的录音带;d、t、n、l的字母卡片;d、t、n、l与单韵母相拼的翻动式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生字生词卡片。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b、p、m、f和六个单韵母
(二)教学声母d
1看图,出示声母d及直观图。
2、小朋友,你认识它吗?指名试着读一读。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教师示范发音引导学生读对,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3、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 纠正发音。
利用图画,第一幅图是一只队鼓和一副鼓锤,敲鼓的声音“得”提示d的音,队鼓和鼓锤组成的图形提示d的形。以说话助发音,借助“得”发准d的音。
教师注意:
1、发d时,舌尖抵住上牙床(上齿龈),憋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放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
2、学生练习发d的音,体会发音要领。教学d时,可让学生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觉不同的发音方法:发d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3、教学d的字形。
(1) 看图,d像马蹄印子;
(2)读顺口溜“左下半圆d d d”;
与字母b进行比较。
(三)按以上方法教学声母t、n、l
注意:
1、发t时,发音动作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发n时,舌尖顶住上牙床,发音时声带颤动,气流从鼻腔出来。发l时,舌尖顶住上牙床,发音时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2、方法同上,着重区别n和l的发音。教学n、l时,可让学生捏着鼻子发l的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松开鼻子发n的音,体会气流从鼻腔出来。
3、d、t、n、l的发音部位都在舌尖和上齿龈,叫舌尖音。
4、教学d、t、n、l的形,可以结合看图,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队鼓鼓锤d d d,鱼儿跳舞t t t,一个门洞n n n,小木棍儿l l l”。
(四)书写指导
除了讲清d、t、n、l的笔画笔顺和每一笔在四线格所占的位置外,还要提醒学生将d、t、n与学过的有关字母进行区别,如d—b,d—p,t—f,n—m。笔画名称:“”叫左半圆。
汉语拼音d的教案篇5
一、复习
1.读字母卡片:j、q、x
2.背诵学过的声母。
二、游戏中学习j、q、x与ü相拼去点规则。
1.请3个同学带上j、q、x的头饰到前边来,小ü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孩子,戴上小帽子也到前边来,他只要见到j、q、x三个声母,马上就会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站 在j、q、x的身旁就成了ju、qu、xu。
2.教儿歌:
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就摘帽,摘了帽子不是u,还是ü ü ü。
“小ü碰见j、q、x,去掉两点还读ü。”
“j、q、x,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它们和ü来相拼,见了帽子就摘去。”
板书:
j - ü →
q - ü →
x - ü →
3.请同学想想箭头后面应写成什么样的音节?教师补写板书:
j - ü → ju
q - ü → qu
x - ü → xu
4.自己读音节
5.同桌互读音节。
6.指名读
三、学习三拼音节
1.背三拼连续的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要迅速。
2.自己练习试拼,体会和掌握拼音方法。
3.指名拼读jia qia xia,教师纠正。
4.同桌同学互相拼读、纠正。
四、看图拼读音节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读图下音节
(1)自己试拼
(2)同桌互相拼
(3)指名拼。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声母朋友j、q、x,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正确书写,而且学会了j、q、x与ü相拼去点的规则,同学们学得不错,老师奖励每个学生。
第三课时
一、复习声母j、q、x和j、q、x与ü相拼去点的规则
二、认读字词
1、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人在做什么,读读音节,正确回答。
2、 在读词语中巩固带调拼读的方法,复习整体认读音节、轻声。
3、 “喂小鸡”因“喂”“小”的韵母没学过,图中没有出示词语,学生可照着“洗衣服、搭积木”说出结构相同的词语来。
4、 单独出卡片“鸡”,让学生到儿歌里找到这个字,认读出来。
5、 多次读词语后要指导学生认字,告诉学生“服”单独念时,念fú。
三、读儿歌
1、 让学生带调拼读红色音节,
2、 找找还有哪几个音节自己也会读,如yì、tǔ、dì等,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3、 老师再指导读儿歌,儿歌的内容画面上有,不必讲解,学生能正确朗读就可。
四、扩展活动
1?做游戏“找朋友”。
五名同学分别戴着j、q、x、u、ü的头饰,让j、q、x分别找ü做朋友,组成音节,并去掉ü上两点,全班同学一齐拼读。2?拼读音节,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qì xǐ jī qù jú xū
jiā qià xiá
3?连一连,读一读。
xǐ jī dì yī
地 衣 洗 鸡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5个字,学习了儿歌,同学们学得不错,老师奖励每个学生。
汉语拼音d的教案篇6
课文标题
汉语拼音3
教学目的
1、学习4个声明母b、p、m、f的发音及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读音节的方法。
3、学会拼读“b、p、m、f”与“u、o”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b、p、m、f字母卡片、媒体资源(动画、ppt)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上次课,我们学了6个单韵母a、o、e、i、u、uuml;,(出示字母卡,抽查学生读、写的掌握情况。
这节课我们学习声母b、p、m、f。
二、学习声母b
1、字母b的发音
师: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一个小女孩在收听广播。
师:字母b读广播的“播”的音。
(教师示范读,并讲解)
发音要领:把两片嘴闭合,把气憋住,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双唇
口诀:拉开天线听广播“bbb”
学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2、字母b的书写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怎么写“b”?字母“b”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哪个格?
注意:“b”的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到第三条线停笔,右下半圆“bbb”。字母“b”有点像数字6。
学生练习写,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三、学习声母p
1、字母p的发音
师:第二幅图画的是什么?一个小男孩在爬山。
师:字母p读爬山的“爬”,“山坡”的“坡”音。
(教师示范读,并讲解)
发音要领:发“p”音时,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注意:“b”不送气,“p”送气。用一页纸试试,发“p”时,纸会颤动。
学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2、字母p的书写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怎么写“p”?字母“p”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哪个格?
注意:从第二条线起笔写竖,到第四条线上面一点停笔,然后再写右半圆。
学生练习写,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学习声母m
1、字母m的发音
师:第二幅图画的是什么?两个小朋友在一座拱门,蒙着眼睛玩摸人的的游戏。
师:字母m读摸的“摸”的音。
(教师示范读,并讲解)
发音要领:双唇闭拢,把气赌住,气流从鼻子里出来,声带有些颤动
学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2、字母m的'书写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怎么写“m”?字母“m”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哪个格?
注意:m像两个门洞,“m”占中格,注意左边和右边的门洞要一样大。
学生练习写,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二、学习声母f
1、字母f的发音
师:第四幅图画的是什么?一个老人扶着拐杖在看着一尊大佛。
师:字母f读扶着拐杖的“扶”、大佛的“佛”的音。
(教师示范读,并讲解)
发音要领:
口诀:
学生练习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2、字母f的书写
师: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怎么写“f”?
字母“f”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哪个格?
注意:“f”有点像拐棍。第一笔在上格的三分之一处起笔,写到中格第三条线停笔,第二笔横写在第二条线下边略低一点的位置上。
学生练习写,相互纠正,教师巡视。
三、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a”拼读音节的方法。
四、练习:请把拼音与相应图片连线
五、复习
这次课主要学习了4个声母b、p、m、f的发音与书写。现在来复习一下。
学生集体跟读、分组读。
汉语拼音d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能正确拼读声母与复韵母ie、üe组成的音节。
2.认识“雪、儿”2个生字,学会儿歌。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复韵母ie、üe及其与声母组成的音节。
学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用时:5分钟)
1.(出示:ui、ou、ai、ei、ao、iu、ie、üe、er)你都认识它们吗?
2.引导学生复习。
3.板书课题:ieüeer。
二、学习ieüeer。(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er的音和形。
(1)课件出示第3幅插图,引导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指名读。
(3)小结:er这个韵母不同于其它韵母,我们知道每一个韵母都可以和声母做朋友组成音节,可是,er是个小淘气,它和谁也不团结,只能自己独立成音节了。
(4)板书:ērérěrèr,引导学生试读。
(5)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2.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ie、üe。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拼读音节。(用时:15分钟)
1.板书:ye、yue。引导学生比较韵母ie、üe与整体认读音节ye、yue在字形上有什么变化?
2.启发思考:音节yue中“ü”的小点为什么没有了呢?引导学生复习两点省略规则。提醒学生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摘帽。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读准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4.出示n、l与üe,j、q、x与üe相拼的音节。强调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规则。
5.引导齐读。
四、学习句子。(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看图: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呢?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句子,引导学生试着读一读。
3.引导同桌互读、互评。
4.指名读。
5.组织全班齐读。
五、朗读儿歌。(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图片,播放儿歌《月儿弯弯》的朗读录音。
2.引导学生拼读儿歌。
(1)指名读红色音节。
(2)引导同桌互读儿歌。
(3)教师指导读。(提醒学生注意:“儿”在词语的前面读第二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读轻声。)
(4)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圈出生字。
3.指导识字。
(1)引导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2)师生共同交流。
汉语拼音d的教案篇8
教汉语拼音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练习辨析多音、多义字;认识连词的用法;修改病句。
2、阅读短文,训练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的能力。
3、练习具体地记叙事情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练习辨析多音、多义字;认识连词的用法;修改病句。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
三、讨论:
第一题:
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2、请说说每组音节的不同。
第二题:
1、指名读组词。
2、评论。
3、各自修改组词。
第三题:
1、分别读句子,并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请同学逐题口头造句。
3、学生评论。
第四题:
1、分别请同学找出句子中的错误。
2、修改,评论。
3、找出这类句子错误的特点:概念混乱。
四、预习“阅读”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短文,训练一清文章条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自学要求:
默读短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内容。给课文分段,想想段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二、学生自学,边学边做记号。
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短文,纠正读音、读破句子的地方。
2、交流短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说说自己是怎样概括中心思想的。
(主要内容:林巧稚回忆自己上中小学时,教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自己不仅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一种人生的哲理。)
3、短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有条理地记叙的?
(两件事:一是海滩上做地形沙盘;二是生物课上教师告诉大家树叶千奇百怪。)
四、自由读课文,提出疑难,讨论。
五、作业:
想想生活中让你不能记忆的事,为作文做准备。
汉语拼音d的教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 拼音k的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