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教案6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写教案中,教师能够预先准备好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疑惑,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准确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陀螺》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陀螺》教案6篇

《陀螺》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观察陀螺的外形特征,学会陀螺制作的基本步骤。

2、尝试利用圆规画圆,利用多种材料装饰陀螺。

3、通过玩陀螺,感受制作的成功感,体验动手的乐趣。

教学重点

陀螺的制作及装饰方法。

教学难点

陀螺的制作方法。

课前准备:

1、各种各样的陀螺。

2、准备圆规、铅笔、胶水、硬纸板、小棒、彩纸、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你们认识老师手中的物品吗?

在老师小时候就玩这样的玩具,陀螺。

板书课题(21、陀螺转转转)

二、新授

山东民间自制的玩具种类繁多,这些玩具就地取材,都带有本乡本土的特色。陀螺,就是儿童们十分喜爱的玩具。传统陀螺大致是木质和铁质的倒锥形,玩法是用是用手发动旋转起来,再用鞭子抽陀螺的底部,使其不停的旋转。欣赏各种各样的陀螺(木质、铁质塑料、果冻壳、粘土等)。讨论:

1、你喜欢什么样的陀螺?

2、什么样的造型才适合陀螺旋转?怎样装饰才能使陀螺鲜艳亮丽?

小组讨论制作陀螺的材料,造型及如何装饰。

三、演示捻捻转陀螺的制作方法。

1、用圆规在硬纸板上画几个等大的同心圆。

2、小心的用圆规的针尖在圆心上扎一个孔,把画好的`圆剪下来。

3、将剪好的圆形叠加后用胶水粘牢。取6厘米长的细木棍或牙签,将一头削尖,穿透圆心,尖头部分留三分之一长。

4、试试旋转一下,看是否能够旋转,可调试其平衡,使旋转更稳定后粘牢。

5、设计美丽的彩绘图案装饰陀螺,使陀螺更好看。

6、一个漂亮的陀螺制作完成了。

四、艺术实践:

用你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既可以旋转起来又装是好看的陀螺。

五、评一评

介绍自己的作品材料、造型及如何装饰的。

互评谁制作的陀螺更稳定,装饰更好看?

六、小结

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很多都可以变成好看又好玩的玩具,用心观察,巧装饰,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创意。

板书设计:

21、陀螺转转转

造型

装饰

《陀螺》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转转玩玩》中观察陀螺旋转时的图案与色彩的变化。(包括陀螺转动的速度、颜色、形状、大小等)

3、探索陀螺原地稳定旋转时技巧,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1)自制抽动陀螺。(2)购买玩具陀螺。(3)捻动的陀螺(4)实物投影仪

2、学具:(1)不同类型的陀螺若干个。(2)制作材料: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及各种色彩的卡纸若干、瓶盖、废纸卡等。

活动过程

一、玩玩转转,让陀螺转起来。

1、教师表演,抽动陀螺、捻动陀螺,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教师提问:这是什么玩具?(陀螺)。请问小朋友还见过什么样的陀螺,提醒幼儿思考与现在玩的不同的一些陀螺玩具。

2、让幼儿自由转动,并进行观察。

(1)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分组进行探索、观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2)怎样才能使陀螺稳稳的上时间的转动呢?教师可采取让每个幼儿拿一个陀螺,来转一转,玩一玩。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3)幼儿玩转陀螺,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4)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让陀螺转起来的,请表演给大家看。(个别幼儿幼儿表演时动作不规范或转动效果较差,这种情况教师要给个别指导。如:教师示范,要把陀螺捏紧,稳稳的用力一捻,陀螺就会转动起来。

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转动陀螺的比赛,(相同的陀螺为一组,找出比较认真的幼儿来为本组当评委,进行比赛。)

4、讨论,为什么有的陀螺转动时间长,有的转动时间短。

5、教师演示上弦的陀螺,幼儿观察并发表各自的见解:上一下弦陀螺一转就停,上几下弦陀螺就转个不停。

小结:拿稳放平陀螺,平稳用力不能偏,陀螺才能转稳。陀螺旋转时间的长短与用力气大小有关系。用力大,转的时间久长;相反,有力小,转的时间就相对短些。

二、转转看看、陀螺变变。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来观察不同颜色的陀螺旋转后,颜色与图案的变化。

1、幼儿自由结伴转动陀螺。

(1)提问:陀螺旋转之前与旋转之后有什么变化?

(2)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在旋转前和旋转后有什么变化?谈谈自己的发现。(转动后陀螺的颜色与图案有什么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陀螺旋转起来后,颜色在视觉上的变化。

小结:由于陀螺转动很快,看上去,五彩的陀螺各种颜色有些混合色,小块的颜色变成了圆形。

三、做做玩玩,观察不同形状的陀螺旋转后,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

1、组织幼儿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

(1)选择适合的材料(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边长2厘米的卡纸,火柴棒等。

2、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找准插孔,将火柴棒磷头朝下安装。引导幼儿进行装饰陀螺。

3、转转看看,让幼儿发现陀螺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

(1)幼儿自由自由转动陀螺。

(2)提问:陀螺旋转后看上去有什么变化?

(3)幼儿自行讨论交流。(略)

4、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投影仪,来观察不同形状的陀螺转起来后,形状在视觉上的变化。并引导幼儿概括:由于陀螺转动的非常快,所以,无论是什么形状,转动起来后我们看上去都是圆形的。

活动延伸

幼儿玩自制陀螺,进一步感知陀螺的各种变化。

活动反思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趣的陀螺》这一大班科学活动,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中是因为整个活动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适合大班幼儿的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战性,它激发了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一直表现出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

《陀螺》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尝试制作简易陀螺并装饰。

2、愿意在玩自制玩具的时候观察并思考转动前后陀螺颜色的变化。

3、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陀螺若干

2、圆形卡纸(找好圆心),棉签(下端缠上胶带)、蜡笔、记号笔每人一份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制玩具并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

难点:观察并思考转动前后陀螺颜色的变化

活动过程:

环节一:认识陀螺"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简易陀螺,小朋友们想不想一起玩玩?"(展示,每桌一个)提问:

1、"小陀螺有什么组成?"(纸片、中心轴、花衣裳)

2、"小陀螺应该怎么玩?"请小朋友探索(转动并演示)

3、"你觉得如果做一个的话应该怎么做?"(部分小朋友回答并总结)

环节二:自制玩具"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陀螺好不好?"讲解过程:

花衣裳--中心轴指导语:

"我们一起来看看,哦,小陀螺是由一根小棉签和一个圆纸片做成的!其实呀,老师偷偷告诉你们,这个圆纸片是小陀螺的裙子,现在是白色的,我们一起给她设计衣服好不好?小朋友们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也可以直接给他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的小陀螺呀非常害羞,所以呀我们要先给她穿上花衣裳。来看这支棉签,一边有小陀螺的小舞鞋,一边是小陀螺的头,千万别穿倒了哟!小朋友们给她们穿衣服的时候穿到这块缠着透明胶带(有利于固定圆纸片)的地方就行了,那是小陀螺的小内衣!"注意事项:

简易陀螺不可晃动圆纸卡,容易坏掉。

指导语:

"小朋友们,小陀螺很小,你们请他跳舞的时候千万不要碰她们的衣服,不然会坏,裙子坏了小陀螺就不肯跳舞了!"

环节三:玩自制简易陀螺并探索

1、工具,制作小陀螺

2、玩自制小陀螺提问:"小朋友们,小陀螺不仅会跳舞,而且会变魔术!你们看一看小陀螺的小裙子不跳舞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跳舞的时候变成了什么样子?想一想,为什么?"(发现问题并讨论)

活动延伸:

小陀螺舞蹈大赛:

孩子们用自己的小陀螺比赛并说一说自己的小陀螺的装饰,为什么转得快?为什么转得慢?为什么转得时间长?为什么转得时间短?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的发现创造,他们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才是真正的活动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者。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会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以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陀螺》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陀螺的过程中,探索发现与陀螺旋转有关的各种相关因素。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

二.活动准备:

1、每张桌子上的筐内有小陀螺

2、幼儿人手一份:1号盒中形状不同的小陀螺;

2号盒中转动盘不同的小陀螺;

3号盒中轴不同的小陀螺。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喜欢玩陀螺吗?那你们谁的陀螺赢了?你的陀螺是怎样赢得?

(二)操作探索1

1.①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陀螺,请你们一起来玩好吗?先请小朋友玩1号盒中的小陀螺,我们再来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②幼儿玩陀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比。

③交流反馈。提问:你跟谁比了?陀螺成绩如何?为什么会比他的快(慢)呢?

④验证。你们再来比一比,看看到底为什么?

⑤师生共同小结: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与陀螺的形状有关系。

2.①下面请小朋友再来玩2号盒中的小陀螺,比比谁的陀螺厉害。

②教师巡回指导

③交流反馈。

④验证。

⑤师生共同小结: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与陀螺的转动盘有关。

3.①下面请小朋友再来玩3号盒中的小陀螺,比比谁会赢。

②教师巡回指导

③交流反馈。

④验证。

⑤师生共同小结: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与陀螺的轴有关。

(三)操作探索2

1、下面老师请几个小朋友从3号盒中拿出陀螺再来比一比。

2、你们看他们手中的陀螺都是一样的形状,转动盘和轴也一样,现在转的时间一样长了吗?

3、幼儿比赛、验证。

4、小结: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还与用力的大小、速度有关系。

四、结束:进一步探索、设疑。

小朋友,你们想想看,如果陀螺放在瓷砖上和放在地毯上,哪一个转的时间长?这个问题老师把它留给你们自己去探索,好不好?

《陀螺》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尝试在转转玩玩中探索发现陀螺旋转起来后的视觉变化。

2、具有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

3、体验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陀螺一个,陀螺图片,教师自制陀螺5、6个。

2、学具:不同类型的陀螺若干,手工制作材料,剪刀每人一份,火柴若干,蜡笔。

活动过程

一、 玩玩转转,让陀螺转起来。

1、教师出示陀螺,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玩具?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陀螺?”

2、幼儿自由探索玩陀螺。

(1)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陀螺玩一玩,转一转。

(2)幼儿自由玩陀螺,教师巡回观察。然后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让陀螺转起来的,表演给大家看看。

(3)讨论:为什么有的`陀螺转得时间长,有的转的时间短。

教师小结:陀螺转的时间长与短和力气的大小有关。用力大,陀螺转的时间就长,用的力气小,陀螺转的时间就短。

二、观察陀螺旋转后,在视觉上的变化。

1、幼儿自由转陀螺,让幼儿仔细看看旋转前与旋转后什么发生了变化?

2、幼儿讨论自己的发现。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陀螺转起来后在视觉上的变化。

教师小结:由于陀螺转得很快看上去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了,小块的颜色变成了圆形,看上去都是圆的。

三、制作陀螺

1、幼儿选择材料制作陀螺,告诉幼儿剪圆时注意边缘要光滑。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自己制作,装饰陀螺。

2、幼儿自由转动陀螺,发现转起来后在视觉上的变化。自由讨论交流。

3、玩玩转转,看谁的陀螺做的最好,转起来最好看,转的时间最长。

四、延伸活动,幼儿玩自制陀螺,进一步感知陀螺的各种变化。

《陀螺》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火柴捧插在圆片的圆心陀螺才能平衡转动的原理。

2.能设计、制作不同图案的陀螺并发现陀螺转动时色彩和图案的奇妙变幻。

3.喜欢动手制作彩色陀螺,体验将陀螺转动起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的彩色陀螺,幼儿常见的陀螺玩具若干。

2.圆形纸片(找好圆心)、废旧光盘,火柴棒、大头针、牙签,剪刀,彩色蜡笔、水彩笔、铅笔,尺子,双面胶、不干胶纸等。

活动建议:

1.请幼儿欣赏各种陀螺,探究陀螺转动的方法,激发幼儿制作彩色陀螺的兴趣。

(1)请幼儿自由欣赏,找自己喜欢的陀螺玩一玩。

(2)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陀螺转起来的?你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小结:有的陀螺是用手转的,有的陀螺是用鞭子抽的,还有的陀螺是用到发射器的;彩色陀螺转动时图案和颜色有新变化。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陀螺,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陀螺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提问:彩色陀螺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变成彩色陀螺?中心轴插在圆形纸片的什么位臵?为什么?

小结:陀螺由纸片、中心轴、花衣裳组成,把火柴棒插在圆心位臵可以让陀螺在转动时保持平衡。

3.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制作?我的陀螺?。

(1)提问: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陀螺?色彩和图案是怎样的?

(2)幼儿交流自己设计、制作陀螺的想法。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把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解决方法记在心里,制作完成后和同伴分享。

4.组织幼儿开展?彩色陀螺旋转比赛?。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陀螺名称及制作步骤。

组织幼儿玩一玩,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陀螺》教案6篇相关文章:

美工活动的教案6篇

音乐小树教案6篇

中体育教案通用6篇

面试微教案参考6篇

新年教案反思6篇

幼儿折纸活动教案6篇

美术糖果罐教案6篇

中班交通教案6篇

世界真精彩教案6篇

认识米教案6篇

《陀螺》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1381